于媛媛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協會,山東 濟南250014)
群文化活動的主體是人民群眾,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各種娛樂活動,每一個時代的群文化活動都不一樣,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征。群文化活動的開展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并且對青少年具有教育意義。另外,群文化活動對傳統文化有繼承與發(fā)展的意義。在本文中將探討群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方面。為了豐富人們的生活,順利開展豐富多彩的群文化活動,因此需要加強活動的管理創(chuàng)新,通過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來確保群文化活動更有序更健康的開展。群文化活動的管理創(chuàng)新方面是本文探討的另外一方面,旨在啟發(fā)更多的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將群文化活動更好的開展起來。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壓力逐漸增大,能夠放松人們心情、釋放壓力的娛樂休閑活動逐漸興起并且被認可??墒请S著網絡的發(fā)展,電子產品開始占據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在手機、平板、電腦上追劇、打電腦游戲、看網絡小說等,這種休閑方式看似很放松身心,實則存在很多弊端,并且長時間進行這些活動會給人的健康帶來隱患。群文化活動的開展大大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群文化活動沒有門檻與要求,只要想參加,老少皆可參與,因此群文化活動具有普遍性。群文化活動代替不健康的業(yè)余休閑活動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
在人們的物質生活被滿足之后就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的滿足,群文化活動滿足了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隨著低俗的休閑方式充斥著人們的生活,更多的人開始追求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中央電臺辦的一場古詩詞大賽掀起一股背誦古詩詞的熱潮。另外,書法比賽、國畫比賽也在開展舉行。這樣的群文化的進行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還培養(yǎng)了人們的文化素質,對提升整體的國民文化素質水平有助益。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文化是因為群文化活動的開展而保留下來的。例如端午節(jié)賽龍舟、元宵節(jié)猜燈謎、戲曲表演活動、民族舞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讓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喜愛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不至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形成多元文化發(fā)展的局面,很多外國的文化沖擊著我們的傳統文化。很多人開始過情人節(jié)、萬圣節(jié)以及圣誕節(jié)等,這些節(jié)日的盛行導致很多人對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與傳統文化淡忘。群文化活動開展對傳統文化有傳承作用,尤其針對青少年有教育意義。
人們在這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都在關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很少關注自身的才華與潛力。通過參加群文化活動,人們開始挖掘自身的才華與潛力,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例如三三在工作當中只是一名小小的職員,在龍舟賽上是舵手或者戲曲表演活動中是主角,可以極大的提升三三的自信程度。龍舟賽是一個團體活動,每個人在團體中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只有將每個人的價值發(fā)揮出來,才能使團體在龍舟賽中脫穎而出。在群文化活動中每一個人都是被需要的,也就是有個人價值的,并且個人價值隨著才華與潛力的挖掘而不斷提升。
經濟的長效發(fā)展與社會的穩(wěn)定有關,只有社會長治久安,才能實現經濟的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我國的社會管理工作是以人為本,一般參與群文化活動的人數越多,社會管理難度越大。因此,將群文化活動融入到社會管理工作中很有必要,通過群文化活動的開展促進社會管理的穩(wěn)定進行,人們在參加群文化活動時對于相關社會管理工作也能有更多的理解與支持。這樣降低了社會管理的難度,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進程。群文化活動豐富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并且使人們的身心得到極大的放松,可以讓人們在放松之后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工作,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奉獻一份力量,間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長效發(fā)展。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沖擊著人們的視野,人們的審美觀出現疲勞。很顯然的,千篇一律的文化活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觀,群文化活動在內容上需要創(chuàng)新,以帶動參與群文化活動的人的積極性。在內容創(chuàng)新方面,可以結合當地特色進行,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正在消退,可以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進群文化活動,既能傳承少數民族當地的文化又能給群眾文化帶來新的內容。例如傣族的潑水節(jié)通過旅游的途徑稱為一種獨特的群文化。也有利用當地的特征形成的獨特群文化,例如濰坊的風箏節(jié)也是利用當地的地理優(yōu)勢與氣候特征,這一活動隨著旅游訪客數量增多,參與群文化活動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這些內容新穎的群文化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加,使當地具有特色的文化得以保存并且傳承下去。
群文化的組織形式應當與時俱進,而不能單一的按照以往形式進行組織。例如廣場舞,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問題越來越看重,廣場舞逐漸在中老年人群中盛行。一段時間以來提起廣場舞必定是與大媽聯系在一起的,但是近段時間以來廣場舞不再局限中老年人參加,更多的青年小孩參與其中。究其緣由,主要是廣場舞增加了新的元素,如鬼步舞和街舞等元素頗受青少年的歡迎。這兩種舞蹈都是在廣場上進行的,且沒有獨特的名字,雖說可以統稱為廣場舞,但實際上可以稱為街頭舞。這是一種活動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還有另一些日?;娜何幕顒觿?chuàng)新,例如開展全民閱讀和全民公益的活動,全面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從親子閱讀開始,通過學生的讀書習慣影響家長的閱讀習慣,促進共同學習進步。全民公益活動也是培養(yǎng)社會愛心的活動,對青少年具有教育意義。
群文化活動因為參與的人數眾多,在管理上有一定難度,因此管理的方式很重要。尤其在開展大型的群文化活動時,由于內容多且比較繁瑣,所以需要有效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群文化活動的管理可以參考企業(yè)管理架構進行,有總負責人,也有分支負責人以及組長進行層層管理。這種管理的好處是,事務的分配比較清晰,每個人的崗位職責很明確,團隊的協同合作效果好,對順利開展群文化活動有裨益。
而傳統群文化活動的管理方式是由一個人總負責,再有一到兩個協助總負責人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不分事務巨細都是由一個人管理,管理的效果沒有分層管理的效果好。人的精力有限,當一個人負責的事務很多時難免會出現失誤的情況,并且負責人的壓力會比較大,所以在群文化活動管理上需要創(chuàng)新。像樹根一樣層層設立分支管理,增強活動團隊的凝聚力,為群活動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團隊氛圍和條件。
人們在參加群文化活動時需要準備相應的道具或者設備,例如參加端午節(jié)的龍舟賽,參賽人員需要準備統一的服裝、龍舟、獎以及鼓槌。在以往的參賽過程中,龍舟就是及其普通的木舟,沒有過多的裝飾?,F在人們參加龍舟賽會給龍舟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將龍舟全身用鋁箔紙裝飾或者涂漆,穿統一的隊服,將鼓槌上綁定彩帶,當龍舟下水參加比賽時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注視,給隊員的精神面貌也是極大的促進。還有元宵節(jié)的舞龍與彩船,其設備也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得花樣繽紛起來。很多人在設計龍和彩船時增添了時代的氣息,人們在觀賞舞龍與彩船活動時很有代入感。很多彩船師在唱吉利話時加入現代流行的寄語,有很強烈的時代感,給人們帶來喜慶的同時讓人感受不到違和感,人們對于這樣的文化的喜愛程度會越來越高。這些創(chuàng)新和改變使群文化活動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對群文化的發(fā)展是一種利好現象。
總而言之,群文化活動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繼承和發(fā)揚了傳統文化,對青少年具有教育意義。人們在參加群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提升了自我價值,對群眾文化參與程度高。群文化活動的推動與發(fā)展對整個國民素質水平提升有積極的意義,對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有促進作用。所以,應當重視群文化活動的開展,對群文化活動進行內容創(chuàng)新,使內容與時俱進,從而吸引更多人參加群文化活動。注重對群文化管理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用分層管理代替?zhèn)鹘y的管理方式,使群文化活動能高效進行。另外,加強群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活動設備的創(chuàng)新,使群文化在整體管理上創(chuàng)新,從而增加群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構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為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