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群
摘 要: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剛接觸知識學習,對各方面的學習,對各方面的基礎(chǔ)和技能掌握得還不是特別牢固,由于學生的年紀比較小,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在課堂中才能讓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通過生活化中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更快地去接受知識,這樣不僅通過情景設(shè)定將師生聯(lián)系更加緊密,還有助于學生和教師的相互配合,將學生的基礎(chǔ)理解能力先提高,再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讓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狀態(tài)更加高效。
關(guān)鍵詞:情景模擬;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引導學生;直觀理解;強化表達;提高氛圍;表達能力
尤其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話,知識不是特別牢固,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知識和方法相結(jié)合,讓學生以更快的速度結(jié)合去強化知識記憶,通過更有趣化的課堂模式,拉近學生和課堂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快地去接受。接受語文這門學科,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基礎(chǔ)興趣,達到基礎(chǔ)的語文學習目標,按照要求完成語文任務(wù),并可以進行相對應的知識拓展和語文知識學習。情景化學習主要是用基礎(chǔ)的學習模式加強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從小就能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不會迷失語文學習方向。
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語文課堂的要求下,課本內(nèi)容不斷地更新和改進,學習內(nèi)容也更加充實,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也都偏于基礎(chǔ),為了學生牢固掌握這些知識內(nèi)容,積極引入學生參與課堂,教師也要針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模式進行應用,同時達到優(yōu)化課堂效果、提升學習目標的目的,讓學生可以更深層次地學習,強化自己的學習目標。通過低年級的基礎(chǔ)學習,打好高年級的拔高準備,這樣也算是完成一個義務(wù)化教育的要求。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更快速地融入課堂中。
例如,在教師教學《菜園里》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課前提問學生平時喜歡吃什么水果和蔬菜,讓學生通過這個提問引入到課堂中,并且可以增長學生的生活常識,問問學生,知道這些蔬菜長在什么地方嗎?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本課時的課題寫在黑板上,通過“菜”和“圓”兩個大字,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生字聯(lián)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用自己的雙手進行生字練習,這樣不僅可以練習自己的寫字能力,也可以將學習和生活結(jié)合起來,更快地在課堂中表現(xiàn)自己,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二、直觀理解作者情感
在教師提高學生語文興趣這一方面,更多的應該關(guān)注在學生的想法上,通過課本上的人和事物,包括一些細節(jié)性的描寫,讓學生感悟這門學科的細節(jié)作用,然后再創(chuàng)建出一個比較輕松有趣的場景,讓無聊的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抽象的知識更加的具體化,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生活化的思想和課本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與書中的角色進行互動,加深文章的印象和學習。將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模式引入課堂中,更加直觀地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師教學《我多想去看看》這一課的時候,本篇課文是一篇詩歌,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我”和媽媽之間的對話,講述自己去北京看升旗儀式的感想。詩歌的內(nèi)容非常真摯,語句運用非常樸實,主要是讓學生可以掌握朗讀技巧,明白作者的感情所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前去進行音頻學習,明白本篇課文的主旨意境,并感受北京的風光,為情感激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可以嘗試去進行朗讀寫作。
三、強化學生表達能力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重要的是促進各項能力的發(fā)展,各項能力并不是單單指語文學科中的學習,而是包括學生心理和學習共同的進步,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自己打開思維模式,更快速和更有專注力地去接收新的知識,讓自己更快地融入知識學習中,更高效地將課堂模式更加有吸引力,這樣會讓學生更加有動力,在語文課堂中去學習和發(fā)展。這個是學生在學習中應該做到的基礎(chǔ),要求做好課內(nèi)外的預習和復習。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通過傳統(tǒng)文化知識強化自己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教師教學《四季》這一課的時候,它是以兒歌的形式出現(xiàn)在課本中,讀起來是比較朗朗上口的,學生也是比較容易記憶的,主要是體現(xiàn)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jié)的景色。上課時先讓學生去認識生字,將學生的寫字能力進行提高,可以有感情地去朗讀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形式進行視頻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進行跟讀,并去圈畫生字。通過表演法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中,并明白四季的不同以及區(qū)別。在教師進行課題設(shè)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并將他們帶入到課堂中,這樣為下一步的教學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四、提高課堂學習氛圍
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在新課改條件的不斷深入下,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挑戰(zhàn)。改變在課堂模式中存在優(yōu)勝劣汰的學習教學模式,有些教學模式就不太適用于現(xiàn)代化的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會失去自己的主心力,并且會降低自己的聽課情緒,教師要及時地去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通過身邊的事物導入真實事例,并和課本結(jié)合起來,這樣學生的理解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強化課堂學習氛圍。
例如,在教師教學《雨點兒》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這一課時學習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分角色進行短文朗讀,讓學生讀懂課文,感受雨點的可愛,并可以去感悟雨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進行角色,讓學生可以對角色進行介紹。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這樣將學生更快地引入到課堂中,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在表演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快速提升自己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并繼續(xù)拓展課外的知識,深化整個課堂學習的記憶。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是需要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自制力的,教師和家長只有給予學生正確的方式,才能夠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通過教學模式和課下監(jiān)督相結(jié)合,讓學生更快地接受新的學習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學習到好的知識效果,也能讓學生在整個課堂氛圍更快地提高和表現(xiàn)自己。這不僅需要學生個人語文能力的提高,也要讓學生自己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去面對考試。
參考文獻:
[1]王小蓮.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07).
[2]劉玉鴻.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3(22).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公莊松園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