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摘?要:小學生因為年齡普遍小,理解能力不夠強,導致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無法找到一個平衡點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面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征服作文這座高山。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
引言: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但是,從學生寫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對作文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寫出的作文情節(jié)也平淡無奇,甚至存在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夠恰當。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加強對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以此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小學作文教學形式化
我們知道,由于作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學習。但在教學中,仍然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追求作文寫作的效率,追求高分,把作文教學推向形式化的模式,讓學生背一些萬能開頭,萬能結尾,讓學生在寫作文時進行套用。這不但大大限制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讓學生為了套用萬能開頭和結尾而勉強把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塞在中間,使作文表達不連貫。還有一些教師,不講解如何豐富作文內容,突顯作文中心,只在寫作形式上下功夫,這也導致學生的作文容易千篇一律,沒有內容,枯燥乏味,從而導致學生為了形式而套形式,讓寫作失去靈性,寫出的作文生硬死板,這不但對學生寫作文沒有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反而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
(二)忽視作文教學,其重要性沒有突顯出來
眾所周知,作文和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板塊,它們與語文的基礎知識構成小學語文學習的三大塊主要內容,可是受到傳統(tǒng)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再加上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雖然學習了新課標的要求,領會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但是其對素質教育、能力教育的認識依然不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是會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字、詞、句的講解、記憶、默寫上。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策
(一)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
語文知識繁多,又無處不在,所以對于語文的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時的、天長日久的積累。尤其是作文寫作,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作文語言的積累,如好的字詞、優(yōu)美的句段,甚至好文章、古詩詞的背誦等。只有這樣,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才會達到一定的程度,他們的語言也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寫出來的作文來才會如涓涓細流。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才能用最恰當、最美麗的語言把作文故事寫出來,中心突出,邏輯清楚,且還有內容,有故事等。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但應要求學生在語文具體的學習中積累好詞、好句,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和能力,讓他們通過課外閱讀,積累好詞、好句,甚至可以寫讀書心得、日記等。這些都是能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素材,語文基礎知識的好途徑,有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更有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作文題目
小學作文的作文題目往往過于傳統(tǒng),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選題,選擇的題目要新穎,符合時代的發(fā)展,不要選擇大家都普遍寫的作文題目。寫作次數(shù)較多的作文題目,經(jīng)典范例也比較多,但是沒有太多新意,也沒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在寫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不給學生布置作文題目,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寫自己喜歡寫的,鼓勵學生使用新的內容和素材來寫作,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自主選擇作文題目,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讓學生感受寫作的快樂。在學生自主選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選題、寫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
學校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陣地,教師則在其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活動時,應該積極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在語文學科考試中,作文的分數(shù)在其中占據(jù)很大的比例,因此,家長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都十分重視。在小學階段就給學生報了各種興趣班,希望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成績。而事實上,過多的機械化寫作訓練,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依然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機械化的訓練,那么很容易致使學生對作文的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影響作文教學的效果,而一個輕松、和諧的寫作環(huán)境,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
(四)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寫作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它的過程包括寫作材料的搜集、作文大綱的構思、作文的表達。寫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腦力勞動。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會使用自身聽覺、說話、閱讀、寫作的能力。聽,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學生只有認真聆聽,才能更好地去思考和總結,領悟知識的內涵。說,是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有效的說話交流練習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一份助力。只有流利地說,才能更好地寫。讀,是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同時,大量的閱讀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對于作文整體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寫,是作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作文是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寫作是對學生邏輯思維的整合。因此,在小學創(chuàng)新作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十分重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如作文的內容偏離實際以及生活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具體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策,提出應將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教師應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方法等。
參考文獻:
[1]葉泳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23):53.
[2]劉美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分析[J].學周刊,2019(35):125.
[3]殷春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新智慧,2019(32):123.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沋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