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東趙 強方良發(fā)曹海霞
(1.河南省農村科學技術開發(fā)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鄭州450008;2.河南省科研生產試驗基地管理服務中心 鄭州450008;3.南陽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河南南陽473053;4.新鄭市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 河南新鄭4511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的組成也發(fā)生很大變化。甘薯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備受人們的喜愛。普薯32品種是普寧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選育,該品種不僅具有多分枝、產量高等特點,而且具有商品外觀美、營養(yǎng)價值高、食用品質優(yōu)的特點,同時利于貯藏保存,該品種具有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適應性強等優(yōu)勢,食味和品質深受種植戶和消費者的歡迎[1-3]。近年來,普薯32在河南逐漸推廣種植,特別是鄭州市周邊面積逐年擴大。本文作者通過設置不同栽插時間、種植密度來研究普薯32在鄭州市的栽培技術,為普薯32的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地點在鄭州市惠濟區(qū)鄭新黃河大橋東黃河灘區(qū),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地勢平坦,排灌良好。試驗時間為2019年4~10月。普薯32種苗由河南億豐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本試驗中每小區(qū)5壟,壟距90 cm,壟長6 m,小區(qū)面積為27 m2,收獲時取中間3壟計產,采取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設計。栽植時間設置4月15日、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5日共6個水平;不同種植密度設置2 500株/畝、3 000株/畝、3 500株/畝共3個水平。田間管理按照當?shù)亓晳T進行。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栽植時間的推遲,普薯32產量呈下降趨勢,4月份栽植的產量最高,其次是5月份栽植的,6月份栽植的產量最低。通過單試驗因素方差分析,4月15日與4月25日栽植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5月5日與5月15日栽植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4月份2次栽植的與5月份2次栽植的和6月5日栽植的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
表1 不同栽植時間對普薯32產量的影響
表2 不同種植密度下普薯32產量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產量先增大再減少,在栽植密度為3 000株/畝時產量最高,為2 108.87 kg/畝,栽植密度為2 500株/畝的產量最低,為2 019.12 kg/畝;栽植密度3 000株/畝的產量比2 500株/畝的產量增加4.40%,說明合適的密度對甘薯栽植最好,產量最高,此外,通過收獲甘薯發(fā)現(xiàn),在栽植密度3 000株/畝下,甘薯薯形均勻,商品薯率高。
甘薯因栽植時間不同,分為春薯和夏薯,春薯生育期長而夏薯生育期短。根據作物生長規(guī)律,隨著生育期的增長,產量會隨之增高,這一規(guī)律與本研究中得出的4月份栽植的產量最高,5月份產量次之,6月份栽植的產量最低結果一致。根據作物生長規(guī)律,隨著密度的增加,作物產量呈拋物線規(guī)律,與本研究中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先增加再減少的結果一致,在密度較小的情況下,作物不能充分利用空間、水、肥等資源,造成資源浪費,密度過大作物之間相互影響,爭奪空間、水分、養(yǎng)分等,造成產量下降,需在適宜的種植密度下才能收獲最高的產量。
本文作者通過對甘薯品種普薯32的栽培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普薯32的最佳栽植時間在4月15~25日之間,最佳栽培密度為3 000株/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