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李雪柏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21)
疾控研究機構供配電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與病毒分析和疫苗研發(fā)的安全性息息相關。作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后勤支持人員,應從配電系統(tǒng)的設計階段開始,根據電源的特性和疾病控制的變配電需求,合理地改善配電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配電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是通過建立完善的監(jiān)管和緊急保證機制得到保障,同時為基礎醫(yī)療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電源保證。
本單元建筑物建于1980年,供電方式為10kV 雙回路電源,變壓器為530kVA,干式。采用雙回路徑向法,電氣主接線由單根母線分開,方便開合和維護。接地采用中性點接地系統(tǒng),可以提高電源的可靠性。功率保護主要基于限時快速中斷,過流和接地保護。該變壓器使用易于維護且高度可靠的干式變壓器。
低壓系統(tǒng)采用三相四線系統(tǒng)和PE 線,對關鍵負載使用徑向電源,對照明和一般負載使用徑向和樹形電源的組合。低壓保護地主要采用TN-S 系統(tǒng),整個系統(tǒng)的中性線(N)和保護(PE)應完全隔離,不得混用。電源系統(tǒng)中的許多異常情況都是不穩(wěn)定的,因此自動重合閘設備(AR)可以提高電源的可靠性。低壓配電入口開關會因電網波動或閃爍而導致電壓損失和跳閘。手動復位會延長斷電時間。在低壓配電入口開關上安裝AR 設備可以快速恢復電源。第一負載和第二負載所需的低壓系統(tǒng)采用單母線分開接線方法,并且母線的兩端來自不同的高壓接收線,并安裝了用于設備的自動供電器(ATS)。如果主電源出現故障,備用電源將自動打開。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涉及科研的所有配電系統(tǒng)設計為雙電源,以盡可能降低電源風險并保證科研人員的正常工作。
建立健全設備的巡視檢查、移交、設備缺陷管理等一系列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操作票制度。操作員必須獲得電工的進入電力網絡操作證和電工特種作業(yè)操作證,且在審驗期內,方可上崗工作,并且倒閘操作和停送電操作操作必須在指揮長的監(jiān)督下通過填寫操作票來進行。明確各級指揮長和操作員的職責以及工作職責范圍,建立每個人的崗位責任制,加強勞動紀律,鏟除違反習慣規(guī)則的行為。
配電系統(tǒng)人員必須熟悉高壓和低壓主配線圖,了解命名的饋線開關的負載狀況,熟悉處理各種緊急情況,如主電源和雙電源同時停電、電纜故障等,并熟悉供電設備故障應急處理和人員觸電后的急救措施。了解命名的饋線開關的負載狀況、觸電人員心肺復蘇術(CPR)等。
我們必須保證疾控科學研究部門的電氣及設備的安全,同時不斷加強變配電人員的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培養(yǎng)與疾控科學研究部門的認同感。強化變配電人員的安全意識,強調疾控科學研究的電源保證的特殊性,使變配電人員嚴格自律遵守各項變配電規(guī)章制度。鼓勵變配電人員開展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
(1)進行組織和管理工作,建立規(guī)章和法規(guī),以實現良好的管理、完整的系統(tǒng)和適當的實施目標。(2)實現變配電操作所需的實際內容,以實現合理的規(guī)劃,零錯誤率,嚴格地實現既定目標,及時地進行總結。(3)各種文件的準備工作必須符合指導要求和卡片的完整性、適當性以及實際情況。(4)現場工作人員的規(guī)范行為必須按照操作票的要求進行,以避免違規(guī)的發(fā)生,如果違規(guī)的發(fā)生為零,則工作完成率則為100%。
根據變配電站的內部計劃,配電站內的高壓配電設備必須一律編號。根據高壓機柜的功能,高壓開關機柜可以分為輸入機柜,返回機柜和主機柜。高壓開關設備的編號按照輸入和輸出線路的順序命名,由三位組成。為了統(tǒng)一和標準化配電變電站高壓機柜的安全管理,配電變電站高壓操作裝置被統(tǒng)一鎖定和控制。同時,我們還制定了配電變電站高壓機柜的運行系統(tǒng)和程序,以有效地規(guī)范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并在所有方面杜絕誤操作事故的發(fā)生。在變電站的房間內放置合格的絕緣墊,以便操作員能夠站在干燥的絕緣物體上進行操作。
根據低壓機柜的功能,低壓開關機柜可以分為主次級機柜、觸點機柜、饋線機柜、低壓聯絡柜和無功補償機柜,低壓開關編號由三位組成。將“負載名稱”粘貼到空氣開關的空白上,并使用備用電纜在開關電路上設置“不閉合”警告標志,以防止工人意外閉合開關。根據負載平衡圖創(chuàng)建電纜卡。規(guī)格:前一行為“電纜端”,中行為“電纜規(guī)格型號”,下行為“電纜長度”。
根據變配電站設備的統(tǒng)一編號,用微型計算機提供高電壓和低電壓的配線圖,以應對現場設備,并防止誤操作事故的發(fā)生。根據變配電站設備,用微型計算機繪制高電壓和低電壓的配線圖。同時,通過拍攝配電變電站高壓和低壓設備的數碼照片,并將其以照片形式保存在計算機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配線圖和數碼照片確認配電變電站的運行模式和地區(qū)負荷運行情況。
在數據分類過程中,配電數據的復雜性、多樣性和抽象化無疑是需要加強的問題。放棄落后的配電數據管理模式,使用先進技術使配電數據管理更加科學。標準化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未來的趨勢。
在實施無紙化管理之前,配電設備的原始信息是用鉛筆填寫,由于摩擦等原因,保存的信息變得難以辨認,各種數據變得無法清晰識別。各種配電數據報告錄入、保存和查找也是團隊最枯燥、最容易出錯的任務之一。要查找此段資料,您需要找到基本數據,如開關卡、變壓器卡、高壓線路圖、低壓臺區(qū)圖和線路缺陷記錄等。
使用計算機管理變配電數據,打破原始管理模式、零碎、低效率、困難的存儲和書寫原始的管理。這一變化凸顯了配電數據的計算機化管理功能的優(yōu)勢,因為它具有快速的操作、大容量內存空間、簡單的移動和運輸等優(yōu)點,并隨時適應配電線路和設備的可用性。
根據載體的不同材料,配電數據分為兩類:一種是紙質數據,主要形式是配電變電站的完工圖、各種設備的測試報告、合格證書和其他書面數據,并存檔和保存在數據庫中,實施存檔管理。另一種是使用CAD 繪圖軟件支持在計算機上創(chuàng)建的高壓和低壓單線圖、電纜方向圖、配電變電站平面圖以及配電變電站高低壓電纜列表。輸入計算機進行管理。概括地說,電腦化管理配電數據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優(yōu)勢是紙質數據無法比擬的。計算機管理需要一定的資本,但從長遠來看,對于管理來說這會更加有效、便捷。
根據主要負載的優(yōu)先負載向次級或更高電源消耗者供電,例如,重要的p3 實驗室和相關設備、照明,重要的科學研究主要負載和與房間相關的區(qū)域的照明,測試區(qū)域的過道照明、培養(yǎng)箱、冰箱和恒溫浴以及清潔區(qū)域中的空調系統(tǒng)。照明環(huán)境中的照明必須寬闊、舒適、清潔且安靜,為了協調光源的色溫,建筑物的顯色性和配色方案,應使用高顯色性光源。作為中央照明設備的選擇形式,理想的是顯色指數為80 以上,并且應該盡可能地選擇節(jié)能照明設備,例如,電子鎮(zhèn)流器中的T5 三元彩色熒光燈和LED 照明設備。紫外線殺菌燈是應在實驗室等地方選擇的類型,在固定安裝紫外線殺菌燈的過程中,請選擇特殊的控制方法或防止其暴露在操作員的視線范圍內。接地和等電位連接、防雷接地、配電系統(tǒng)接地以及保護建筑設備的接地目前,通用接地系統(tǒng)是主要的接地系統(tǒng),并且根據醫(yī)療設備制造商的建議,在測試設備等電位接地期間可單獨使用接地設備。并與防雷接地系統(tǒng)和保護接地系統(tǒng)絕緣。實際上,不可能將這些單個接地設備與建筑物接地網絡完全絕緣,并且如果要破壞絕緣層,則測試設備的相關接地和配電系統(tǒng)的保護性接地將具有不是同一個等電位的可能,如果測試儀周圍存在兩個不同的電勢,則將導致電擊。
疾控科研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是疾控科研部門后勤工作保障業(yè)務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是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建立安全可靠的配電系統(tǒng),建立認真負責的供電保障團隊,開展科學、系統(tǒng)的精細化管理工作,確保疾控科研動力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疾病預防管理工作提供強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