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六六醫(yī)院病理科 (遼寧 丹東 1180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探討陰道鏡下活檢、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及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對宮頸病變的臨床價值。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7例婦女均進行TCT檢查,其中315例同時進行了HPV檢查,對其中高度懷疑有宮頸病變的239例進行陰道鏡活檢,以活檢病理學為金標準,判斷TCT、HPV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結(jié)果:活檢病理學證實,正?;蜓装Y改變93例(38.9%),CINⅠ39例(16.3%),CINⅡ48例(20.1%),CINⅢ28例(11.7%),宮頸癌31例(13.0%)。以活檢病理學為金標準,TCT的敏感性為63.7%,特異性為61.9%,陽性預測值為77.4%,陰性預測值為48.1%。HPV的敏感性為94.8%,特異性39.4%,陽性預測值為60.5%,陰性預測值為44.8%。結(jié)論:HPV檢測宮頸疾病的敏感性高,靈活運用多種檢測方法對宮頸病變的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宮頸癌是女性特有的生殖道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據(jù)流行病學顯示,全球每年的宮頸癌新發(fā)數(shù)目達51萬,病死達20多萬,其中我國分別可占到30%、26.5%[1]。宮頸癌的危險因素多,而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xù)感染則被認為是核心因素[2]。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研究表明,可分為CINⅠ、CINⅡ、CINⅢ三個階段,早期篩查CIN對于預防宮頸癌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陰道鏡下活檢、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及HPV檢測對宮頸病變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3月~2019年3月427例婦女,年齡24~68歲,平均(45.03±9.25)歲,就診原因:陰道異常出血97例,性交出血152例,宮頸炎139例,健康體檢39例,所有受檢者均無子宮及宮頸切除等既往史。
TCT檢測:使用國產(chǎn)液基細胞學檢測儀,制片,巴氏染色,由病理醫(yī)師閱片報告。
HPV檢測:常規(guī)采集宮頸足量分泌物與脫落細胞送檢。采用第2代基因雜交捕獲技術(shù),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對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等13個高危HPV基因型進行檢測。
陰道鏡活檢:陰道鏡下在異常部位或可疑區(qū)取多點活體組織,送病理組織學檢查。病理類型分為慢性炎癥、CINⅠ、CINⅡ、CINⅢ、宮頸癌。
本組427例婦女均進行了TCT檢查,檢出陽性69例(16.2%),其中315例同時進行了HPV檢查,檢出陽性177例(46.2%)。綜合分析,239例高度懷疑有宮頸病變并接受陰道鏡活檢?;顧z病理學證實,正?;蜓装Y改變93例(38.9%),CINⅠ39例(16.3%),CINⅡ48例(20.1%),CINⅢ28例(11.7%),宮頸癌31例(13.0%)。以活檢病理學為金標準,TCT的敏感性為63.7%,特異性為61.9%,陽性預測值為77.4%,陰性預測值為48.1%。HPV的敏感性為94.8%,特異性為39.4%,陽性預測值為60.5%,陰性預測值為44.8%。
我國是宮頸癌高發(fā)國家,宮頸癌已成為我國癌癥預防與控制的重點癌種。據(jù)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全球?qū)m頸癌發(fā)病數(shù)與死亡數(shù)前三的國家中,我國排在第二位。宮頸癌從CIN發(fā)展到浸潤癌一般需要10~15年的時間,所以早期篩查具有重要意義[3]。近些年,宮頸癌的篩查與診療取得了較大進展,宮頸細胞學篩查基本已在各級醫(yī)院廣泛推廣應(yīng)用,是早期檢出宮頸癌前病變的重要手段。在美國,宮頸細胞學篩查的系統(tǒng)開展使其宮頸癌發(fā)病率幾乎降低了50%[4]。
持續(xù)HPV感染被公認為宮頸癌的核心危險因素,它是宮頸癌發(fā)生的必要條件,它具有多達幾十種的分型,不同分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性,高危型HPV感染則具有相對更強的致病性,可引起CIN和宮頸癌[5]。研究表明,高危型HPV在宮頸腺癌患者中的檢出率可達到85%~90%,而非宮頸癌者一般呈HPV陰性[6]。HPV16、18型是引起宮頸癌最主要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別可達50%、20%[7]。還有研究表明,HPV16、18型與宮頸癌的組織分化程度顯著相關(guān)。因此,檢測高危型HPV感染成為了目前篩查CIN和宮頸癌的新手段,且高敏感性是其一大優(yōu)勢之一。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PV的敏感性達到94.8%,而TCT僅為63.7%,但HPV的特異性只有39.4%,TCT能夠達到61.9%,說明HPV對宮頸病變的敏感性具有優(yōu)越性,但特異度低,與既往研究相符。
TCT、HPV、陰道鏡下活檢均是篩查宮頸病變的有效手段,且各個方法均有一定的優(yōu)缺點,制定合理的篩查方案顯得尤其重要,以避免過度檢查,造成資源浪費,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經(jīng)濟負擔。國際專家認為,25歲以下女性不宜進行HPV檢測,過早以及高頻率HPV檢測可提高假陽性,同時若篩查結(jié)果過HPV陽性還需行陰道鏡活檢,次數(shù)過多則對女性的身體及精神會帶來較大的影響[8]。國際指南推出了以“風險—獲益平衡”為目標的年齡特異性篩查方案,有助于實現(xiàn)診斷路徑的合理化。HPV的敏感性高于TCT,但特異性不如TCT。有研究表明,篩查頻率及后續(xù)分流的評估策略是影響HPV特異性低的兩大原因,對于HPV檢測陽性者,必要時可進行病毒分型技術(shù),有助于減少陰道鏡檢查次數(shù)??傊胶狻帮L險—獲益”可作為制定宮頸病變篩查方案的基本原則。
綜上所述,HPV檢測宮頸疾病的敏感性高,靈活運用多種檢測方法對宮頸病變的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