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玉龍
高地應力軟巖隧道施工危險性高、地形復雜、施工時間長,所以在施工期間,要進行充分的研究,并合理地采用隧道施工技術,這樣便可以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的整體效果。
高地應力軟巖隧道施工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若無法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那么就很有可能引發(fā)施工風險,并且也難以保證隧道施工的整體質(zhì)量。
在進行隧道施工期間,要通過實際狀況,來合理地加強預留變形量,這樣便能夠保證支護發(fā)生侵限時還可留有足夠的變形量。在剛開始進行支護的時候會出現(xiàn)相應的位移,利用該方法,可以讓地應力得到足夠的釋放,降低作用二次襯砌載荷,從而能夠使隧道施工更加具有安全性。不過在施工期間,若未能保持好預留變形的話,那么在施工期間,二次襯砌厚度就達不到標準要求,這樣就無法保證施工的安全性。比如在進行隧道施工時,依據(jù)隧道圍巖分布以及變形的實際情況,在隧道的周圍把變形預留量加大了0.8m,從而有效地改善了支護侵限問題,同時還讓地應力得到了完全的釋放,解決了二次襯砌受壓問題,從而使隧道結(jié)構更加具有安全穩(wěn)定性。
軟土隧道變形情況會影響到施工期限和工序。而想要降低變形程度,那么就要注重一個字,那就是“快”。具體來講就是在施工時要進行快挖、快支、快封閉。同時還要根據(jù)實際的施工情況來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其中快挖是指在施工時要盡可能地節(jié)省工期,避免在施工期間出現(xiàn)影響施工進程的狀況;快支指的是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支護施工,在開挖結(jié)束以后,要馬上對巖面進行封閉,以有效地維護好原巖,防止圍巖長期裸露在空氣里,從而得以使施工順利的進行;快封閉,能夠讓支護結(jié)構以最快的速度改善受力條件,從而有效地抵擋住壓力,這樣一來便可有效地降低圍巖變形的程度。
對相關的施工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對軟巖隧道進行開挖時,臺階法效果最為理想。在施工過程中,若能合理的采用此施工方法,不但可以減少封閉時間,同時還可提升支護成環(huán)速度。通常在施工期間,核心土的高度要保持在2.4m上下,長度則要保持在2.9m上下。而臺階的長度為:上部臺階要保持在3m~5m上下;中部臺階要保持在5m上下;而下部臺階要保持在6m~7m上下。同時要注意的是,下部臺階和仰拱之間的長度要控制在15m上下。
根據(jù)多年的施工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在施工期間,隧道變形控制工作至關重要。通常,對下部臺階進行接腿時,時間要少于9d,而且封閉仰拱的時間要低于15d,若遇到特殊情況,則要按照工程的實際狀況來設立符合要求的橫撐結(jié)構,以確保施工的有序開展。
在高低應力隧道施工中,仰拱極為關鍵。高地應力軟巖變形地段,仰拱要在開挖工作結(jié)束后開展,仰拱距開挖面下臺階長度通常要小于15m。任何一環(huán)仰拱開挖的長度都要小于4m,開挖后馬上使用U型鋼架、鋼筋網(wǎng)來開展支護施工,讓支護系統(tǒng)封閉成環(huán),然后馬上對仰拱混凝土進行施工,這樣就可以使支護系統(tǒng)的受力達到最為理想的效果。
在進行隧道施工時要遵照“提高初期支護強度,杜絕拆卸”的要求來進行施工,這樣便可保證施工能夠順利開展。如果隧道產(chǎn)生了大范圍的變形情況,那么則最好采用鋼架支護體系,以保證施工的整體質(zhì)量。如果軸向水平擠壓應力比橫向水平擠壓應力大的話,則要控制好鋼架縱向的連接工作。而且還要加大對隧道變形問題的研究力度,然后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在拱部鋼架間合理的增設縱向連接鋼架,利用此方法能夠使支護結(jié)構剛度符合規(guī)定要求,從而得以保證施工的整體質(zhì)量。
高地應力會導致軟巖產(chǎn)生明顯的變形,同時還會形成明顯的流動性,而且無法以最快的速度達到理想的平穩(wěn)性,尤其在低強度應力下,若想保證平穩(wěn)性,那么至少要2年到3年。而如果采用等待的方法,不但需要很長的時間,并且在施工過程中會產(chǎn)生位移的情況,這樣就無法保證施工的整體質(zhì)量。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如果不斷進行拆除和更換,那么對于施工的質(zhì)量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上面我們提到過,在施工期間進行二次襯砌對于施工至關重要。具體表現(xiàn)在,對剛強結(jié)構進行澆筑,能夠抵擋得住由變形所產(chǎn)生的壓力,從而保證隧道結(jié)構和圍巖的平穩(wěn)性。
在進行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施工期間,噴射混凝土時,強度等級要達到C20,噴射厚度則要達到26cm。通常噴射分成出兩個階段,分別是初噴以及復噴,在初噴時,厚度要達到4cm,復噴則要達到22cm。初噴混凝土屬于圍巖的首層支護,能夠避免新裸露的洞壁圍巖出現(xiàn)風化現(xiàn)象,這樣一來便可以減輕圍巖承載力;能夠?qū)鷰r開挖輪廓的不平整處填平;能夠降低甚至清除掉應力集中的情況,從而加強圍巖的平穩(wěn)性;對圍巖進行封閉,可使接下來施工更加的安全。
在初噴結(jié)束以后,要馬上開展錨桿施工,隨后再進行復噴混凝土施工,在完成以后才可開展接下來的開挖工作。剛進行噴射的混凝土強度高,和圍巖黏結(jié)能夠保證穩(wěn)固性,可很快和圍巖構成拱形整體,一同來承擔負荷壓力,這樣就可以使圍巖更加穩(wěn)固,同時還能夠加強圍巖的承載力。
上面提到過,在初噴混凝土施工結(jié)束后,緊接著就要進行錨桿施工,錨桿桿體要達到直徑22mm,螺紋鋼長度要達到4m,環(huán)向、縱向間距則要達到1.2m,設置成梅花形,錨桿要和圍巖形成垂直狀態(tài)。在錨桿端頭處設置鐵墊板,在進行施工期間使用螺母穩(wěn)固墊板,保證其能夠和巖面緊密地銜接。錨桿桿體在孔里的長度要超過設計長度的95%,裸露在外的長度要比噴射混凝土厚度小。
隧道開挖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降低一次性開挖面積,每個部位都可以實現(xiàn)錯開開挖,可降低掌子面高度,保證其平穩(wěn)性,而且還能夠減少開挖和支護的時間間隔,保證開挖處可以馬上得到支護。
使用微振控制爆破技術,使裝藥量與延期時差可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保證爆破振速的合理性,降低給附近圍巖所造成的影響。隧道高應力段以IV級圍巖為主,其每循環(huán)進尺要在2m~2.4m的范圍,附近眼線裝藥密度要在0.075kg/m~0.1kg/m的范圍內(nèi),平均裝藥量單耗要保持在0.55kg/m~0.65kg/m的范圍,附近眼環(huán)向間距要保持25cm~30cm的范圍,而外插角則要保持在1.5°~2°的范圍。
一項隧道施工總長達到了3 3 2 5 4 m,埋深是9 7 2 m。在檢測后了解到,施工的水平鉆孔的最高主應力平均值達到了21.47MPa,最小平均值則是10.52MPa,垂直鉆孔最大主應力平均值是17.28MPa,最小則為9.21MPa。
在進行工程設計的過程中,原錨桿長度是2.5m,噴C20混凝土,以臺階法為主。在實際施工期間,水平方向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形,所以要采取有效的處理。具體方案為:采用柔性設計,通過錨注支護改進圍巖,以加強剛度支護效果。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封閉成環(huán),最終使施工得到了有序的開展。
完善設計方案,并在隧道施工結(jié)束以后,還要做好管控工作,通過一周的工程檢驗,了解到收斂速度達到了3mm/d,不過在一周后,初期支護管控量測數(shù)據(jù)的收斂速度降低到了2mm/d,變形速度逐漸減慢,從而減輕了隧道變形的程度。
考慮到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隧道施工風險度高,并且地形復雜、施工周期長,所以一定要掌握支護、噴射混凝土、二次襯砌、隧道開挖方法和鉆爆等一系列技術,這樣一來便可以保證隧道的整體施工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