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政
(甘肅省定西市漳縣殪虎橋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甘肅 定西 748302)
臨床發(fā)現(xiàn),以中西獸醫(yī)結合的方式對羊腹瀉疾病加以診斷和治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治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副作用,讓病羊得到更好的病期維護、更快恢復健康。
在對羊腹瀉疾病進行診斷時也應要綜合中西獸醫(yī)診斷方式做好對病羊病情的分析,繼而基于病癥表現(xiàn)確定最適宜的治療方案,獸醫(yī)首先要做的便是向養(yǎng)殖人員逐一盤查家畜的患病始末。諸如發(fā)病時間、病癥表現(xiàn)、日常飼料食用情況、目前采用的治療手段等,在逐一調查好以上信息之后,一般可以對于病羊的患病情況有一個較為初步的判斷,在這一過程中,診斷人員需保持同養(yǎng)殖人員的融洽溝通,彼此配合、認真合作。在問診完畢,了解完病畜的各項相關信息后,便要及時望診,即就病羊目前的所有病癥加以充分觀察,一般要重點觀察病羊的外在狀態(tài),例如病羊的形體變化、精神狀態(tài)、排泄物情況等。望診是疾病診斷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獸醫(yī)可以立足于病畜的基本病癥進一步搞清楚疾病類型,為后續(xù)治療措施的擬定給以充分參考。另外,便是問診和切診,聞氣味、聽聲音、辨脈搏,聞病羊體表、排泄物、口腔等處的氣味,聽病羊的心音、腸音,然后還可以通過診脈來確定病羊的病情輕重程度。一般而言,基于羊場內疾病的流行狀況、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能夠就病羊的腹瀉疾病做出初步診斷,然而要想進一步確診還要依靠西醫(yī)手段做好實驗室診斷,可以采集病羊的血液、腸內容物進行細菌分離鑒定。
染病羊最常見的癥狀如下:開始發(fā)病時,病羊排泄的糞便一般呈黃綠色,稀薄粘稠,中間還會夾雜一些黏液、血絲亦或脫落的黏膜,有刺鼻的異味,糞便還會附著于肛門處,若是未能即刻治療,排便頻率會繼續(xù)升高,病羊狀態(tài)很差、神態(tài)不振,進食量也明顯下降甚至不再進食;伴隨病情的繼續(xù)加重,病羊還會出現(xiàn)顯著的脫水癥狀,體表毛發(fā)變得粗糙,皮膚也不再光滑,兩只眼球塌陷明顯,一旦脫水癥狀未能及時緩解,便會畏寒怕冷,站立時很是艱難,嚴重時還會直接不能站立,昏迷沉睡。
在羊腹瀉疾病的診治過程中,獸醫(yī)可以綜合采用中、西醫(yī)手段,擬定好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具體如下:首先是西醫(yī)手段,取適量青霉素、地塞米松配合溶解,以針刺形式注射至病羊體內,亦或將鹽酸普魯卡因、青霉素相融合,實際用量一般在5mL左右,20萬IU標準,注射1次/d,連用3d以上。此外,對腹瀉疾病的治療,脫水問題的改善是關鍵所在,可以以靜脈輸液的方式改善羊的酸中毒狀況,加大血容量,確保羊體內酸堿的平衡性,注射液為葡萄糖生理鹽水和5%碳酸氫鈉,輸液前要將上述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其次是中醫(yī)手段,主要以止痢散進行治療,要用到的藥材有丹參、訶子、蒼術、木香、梔子、郁金、車前子、黃柏、黃芩、滑石、白頭翁,以水煎煮,等藥液放置至溫涼時灌服給病羊,1劑/d,連用藥3d。還可以適時以中藥對羊進行脾胃調養(yǎng),一般會用到以下處方:黨參15g、篇蓄10g、瞿麥15g、車前子10g、蒲公英40g、百合50g、木通5g、滑石5g、茭白20g、甘草20g、炒薏仁18g、白術7.5g、生甘草5g、蓮肉10克、芡實子30g、紅茶20g、麥芽15g、砂仁20g,將以上藥材研磨至粉末狀,以水煎煮之后給病羊灌服,2次/d。
引發(fā)羊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飼養(yǎng)管理不當、日常飲食不均衡、氣候問題等都容易誘發(fā)腹瀉疾病,在實際治療中,相關人員需謹慎做好檢查,并分辨好羊腹瀉的具體類型,給以針對性治療。除了病后的治療外,平時的疾病預防事宜也要逐一抓好,兼顧多個方面,全力推進各項預防措施:一是要施以細致嚴謹?shù)娘曫B(yǎng)監(jiān)管,確保羊舍環(huán)境的潔凈性、干燥性、保暖性,為羊只尤其是孕期母羊和初生羔羊配備養(yǎng)分充裕的日糧,在搭配上要兼顧平衡性、全面性和多元性,并讓羔羊及時吃上初乳;二是要擬定科學縝密的接種方案,按時給各年齡段的羊只接種疫苗,另外,還可以提前采納一定的藥物防范措施減少腹瀉問題的出現(xiàn)概率,比如說可以在日糧中添加適量的抗菌保健藥物等等;三是要抓好清潔消毒事宜,對于日常養(yǎng)殖中產(chǎn)生的糞便、廢渣等養(yǎng)殖廢物也必須嚴格處理,將糞便及時堆積發(fā)酵,消滅其中的致病原,羊舍中的飼槽、飲水設備等也要按時清理,在羊舍旁邊設置消毒池,相關人員進入羊舍之前要穿戴好專門的鞋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