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戰(zhàn),我們應時刻保持警覺,盡量避免置身絕境。新聞曾有多次報道驢友探險出事、誤入傳銷團伙、被拐賣以及被強逼賣淫等悲劇,非常令人痛心。而要保持警惕,我們首先要了解相關(guān)知識,加強防范意識。其次,如果某些惡性事件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我們應積極求助所有能夠求助的力量,包括家人、朋友、鄰里、專家、媒體、警方等等,在自救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得到他人的救助。
身處絕境,如果不想自救,別人是無法救你的。就好像一個溺水的人,如果沒有足夠強烈的求生欲,唯一的可能就是放棄自救,沉下去。
就像前面提到的“黎貝卡的異想世界”作者所說,“一切都會過去的前提是,你自己愿意讓它過去。只有愿意自渡的人才有被渡的機會?!?/p>
愿意自渡,就是求生欲。
關(guān)于奮發(fā)之心,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里,李斯說了一段話:“詬莫大于卑賤,悲莫甚于窮困。若處于卑賤,卻無奮發(fā)之心,更自命不凡,標榜與世無爭,實乃故作姿態(tài),禽獸不如?!?/p>
這里的“禽獸不如”跟我們現(xiàn)在的語義有所不同,不是罵某人行為惡劣禽獸不如,而是說,人處于窮困潦倒的境況中如若仍不思變、混吃等死,還自命不凡地標榜厭惡名利,把“佛系、與世無爭”當成躺倒的借口,這樣的人就跟那些只能張嘴等著喂食的動物沒有兩樣。
自救的開端,是具備足夠強烈的求生欲和奮發(fā)心。
“人在逆境中,不得不低頭”是無奈之舉,也是戰(zhàn)術(shù)。適時低頭不等于全盤服輸,更多是頭腦清醒的面對現(xiàn)實、自我保全,以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目光長遠。
在這種處境中,爭強好勝、意氣用事說明智慧不足,也說明自救的不可能。成熟的、可望自救的人格,是像大樹一樣,疾風吹時不妨彎彎腰,風平浪靜后再挺起身來。
所謂“先蹲后跳”,蹲下的瞬間,你可以有一萬種思考。
實際上,從某種角度說,低谷和逆境也是我們自省的好機會。一個好問題是:“我為什么落到如此境地?”是自身能力弱,還是性格有缺陷,與人溝通有障礙?是找錯了人生方向,還是輕信他人誤墜陷阱?
發(fā)現(xiàn)了問題,你才能解決問題。能夠不斷解決問題,你就實現(xiàn)了自救。
其次,逆境也是學習的機會。人生低谷期通常比較“閑”,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讀書,去學習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能,而學習的積累反過來又會幫助你在生活和事業(yè)上東山再起。
所有的準備都不會白做。一刻不停地學習,就是自救。
樂觀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能力。擁有樂觀的能力,才承受得起人生中的各種打擊,扛得住低谷期的挫敗感。
如何獲得并持續(xù)擁有樂觀力?首先,你需要隨時關(guān)注自己的心理狀況,在不斷的心理調(diào)適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內(nèi)心變得強大。
其次,在面對“自救”這個龐大命題的時候,你不妨分解目標,用一個個的小成績、小進步、小改變來振奮自己,讓自己不斷有新的成就感,從而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更重要的一點是,樂觀來自目標和信念。很多人一生辛苦努力卻始終在逆境中打轉(zhuǎn),原因就在于缺乏長遠目標和堅定的信念。目標和信念就像是一座燈塔,無論身處高山低谷,無論路途有多么跌撞,它讓你始終看得清方向,始終記得你要去哪里,并且始終堅信你會抵達你要去的地方。
奧斯卡大導演李安當年在美國讀完電影專業(yè)后,整整六年沒有工作,在家里做飯帶小孩。他的岳父母曾經(jīng)想資助他開一間餐館,但他沒有接受。他打算去社區(qū)大學讀計算機課,這樣學成之后,可以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畢竟計算機是時代的熱點。但他的太太林惠嘉阻止了他這么做。她撕掉了他的課程表,提醒他:“要記得你心里的夢想!”
李安的夢想、目標和信念,就是電影。他放棄了旁逸斜出的念頭,繼續(xù)朝著這座燈塔往前走,最終實現(xiàn)理想,成功自救。
心態(tài)樂觀、信念堅定的同時,你還需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真正的樂觀主義者并不是只看事情好的一面,或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是在清醒洞察事情的好與壞之后,選擇直面現(xiàn)實,并竭盡全力讓現(xiàn)實變得更好。
在任何時候,都保持頭腦清醒、雙眼明亮。時刻警告自己:別犯糊涂。
心明眼亮的同時,你還得能夠吃苦,敢于死磕。這里的吃苦不是安于貧困,能過苦日子,而是跟困難較勁,去克服自救路途上的所有困難、克服自己的畏難情緒,克服自己的意志不堅與脆弱。
不服輸,不認慫,不放棄。就算被命運摔到谷底,只要沒死,就不可輕言放棄。懷著死磕到底的心,你才能重新浮上水面,看見遠處的救生艇。
身處困境、險境以及絕境時,感情用事只會壞事。理性態(tài)度和專業(yè)精神,在任何時候都相當管用?!缎ど昕说木融H》里,男主在牢房里往地下深挖,最終挖出一條通往監(jiān)獄外面的地道,這需要精確的計算;《火星救援》里,男主乘坐的升空艙要和團隊操縱的航天器接近,更需要精確的計算,差之毫厘,他分分鐘會成為一粒塵埃,流浪在茫茫宇宙里。
2021年,埃隆·馬斯克成為世界新首富。在被問如何應對棘手問題時,他提供的6個步驟很值得借鑒:一,提出一個問題。二,盡可能收集多的證據(jù)。三,根據(jù)證據(jù)制定公理,并嘗試為每個公理設定一個可能性的概率。四,根據(jù)有效性得出結(jié)論,以便確定:這些公理是否正確;是否相關(guān);是否必然導致這個結(jié)論?概率有多大?五,試圖推翻結(jié)論。尋求別人的反駁,進一步幫助打破你的結(jié)論。六,如果沒有人可以使你的結(jié)論無效,那么你可能是對的,但你并不一定是對的。
理性和專業(yè)是自救最堅實的基礎,越是精準自救,越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