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蕓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龍門鄉(xiāng)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744408)
在基層進行動物防疫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面臨著巨大的疫病風險,因為他們與養(yǎng)殖戶的關系非常密切。在工作人員日常對動物防疫進行工作開展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接觸到致病因子,或者因為空氣中的病毒而導致患上一些疫病。所以,本文就此類人員的職業(yè)風險進行探討,并提出一系列的防護措施,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雖然非常困難,但是我們也不能夠輕易產生退卻心里。正是因為工作的困難,我們更應該對基層的動物進行嚴格的防疫工作,嚴防疫病的混合傳播,研究出有效的防疫措施和設備,保證防疫人員的健康安全。
第一是物理因素,空氣受到嚴重的污染。因為基層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治理能力,所以,動物產生的一些有害氣體融入空氣中,而因為空氣不流通等問題,導致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人員長期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加大患上疾病的風險。除此之外,一些人員在長時間進行動物防疫工作之后,往往很容易失去警惕性,從而降低自我防護的意識。在對動物進行疫苗注射,或者病情檢查的時候,沒有穿好必要的防護服,且沒有按照相關安全標準進行操作,從而導致一些細菌通過表面創(chuàng)傷或者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部,導致工作人員受到疫病感染。第二是化學因素,在基層動物養(yǎng)殖過程中,對養(yǎng)殖場進行消毒的時候,往往使用的是像含氯類的化學藥品去消毒,但是這類消毒用品具有非常強的刺激性,并且很容易揮發(fā)在空氣之中,從而對人體的呼吸道產生非常嚴重的破壞,如果稍有不慎,消毒用品濺入眼睛,甚至會對眼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
因為基層防疫所處的環(huán)境治理能力比較低下,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動物進行相關防疫工作的時候,接觸到一些病菌是無法避免的。這些病菌的來源非常之多,如:前文提到的空氣傳播、動物病死、糞便、尿液等。所以,導致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有著非常大的染病風險。并且一部分人員為了圖方便,防護意識比較差,往往光著手就去觸碰病源,這樣不僅會讓自己染病,還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傳染給大范圍的人。
當今我國基層的防疫工作現狀不是很樂觀,因為其沒有得到必要的重視,政府也不給予充分的支持,所以導致防疫人員經常得不到基層養(yǎng)殖戶的認可,從而無法達到二者和諧的配合。尤其是在養(yǎng)殖戶的動物病死之后,養(yǎng)殖戶還往往與防疫人員產生意見分歧,認為是防疫人員操作不當,從而導致防疫人員身心俱疲,如此惡性循環(huán),讓基層的防疫工作變得更加難做了。
想要提高基層防疫人員的安全保護的程度,首先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提高他們的防護意識。所以,在防疫人員下基層之前,應該對其進行必要的防疫意識提升,可以開展一些安全教育,或者進行一些安全考試等,讓他們了解到基層的防疫現狀、疫病的來源、病毒的傳播途徑等,從而意識到自我防護的重要性,在下基層前充分做好思想層面的準備,并且通過培訓以及考試,掌握相關的防護技能,確保能夠大幅度降低防疫人員的疫病感染風險。
在防疫人員進行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確保自己安全按照標準去開展,并且要穿戴好必要的防護服。在這個層面,當地的防疫站需要為他們準備好一些防疫用具,嚴防出現防疫用具不足的情況,因為動物發(fā)病是無法預測的,如果事態(tài)比較緊急,而恰好沒有充足的防疫用具,很容易對人和動物雙方都造成傷害。防護措施包括防護服、口罩等,以及合理處理用過的刀、注射器等。并且還需要在對一些比較兇悍的動物進行檢查治療的時候,需要進行保定穩(wěn)住動物,防止對人員造成傷害。
因為基層的安全問題,防疫人員即使做足了準備,也會難免的受到病毒感染。因此,為了不造成大范圍的傳播以及讓人員得到及時治療,需要對高風險人員進行頻繁的定期檢查,保證他們受到第一時間的治療,并控制住病毒的傳播。
總而言之,想要降低基層動物防疫人員所面臨的風險,我們需要考慮到基層疫病傳播的多個途徑,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進行必要的防護安全培訓考試,要求他們掌握防護技能。從而讓我國的防疫人員得到安全保障,積極推動基層防疫工作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