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博,卜三平
(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 841000)
臨床診斷的基本方法包括簡單的視、觸、叩、聽等方法,即中醫(yī)中傳統(tǒng)的“望、聞、問、切”,通過臨床診斷對疾病進行大致的判斷。直腸檢查技術即觸診,是指操作人員將手臂深入家畜的直腸內對胃、腸、子宮、卵巢、盆骨骨骼等進行觸診的一項診斷技術[1]。直腸檢查可以探查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道以及血管、腹膜和盆腔結構。消化道所能摸到的異常包括直腸麻痹和積氣,內臟器官例如腎臟、膀胱如果出現異常或病變也可通過直腸檢查而得出判斷。
消化系統(tǒng)的檢查常常將聽診與直腸檢查聯(lián)合應用,為使治療和防治獲得最佳效果,診斷必須盡可能準確,無論是哪一種檢查方法均存在其優(yōu)缺點,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臨床診斷也是結合多種診斷方法進行判斷。
進行直腸檢查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操作人員應修剪指甲并磨光,對手臂進行清洗消毒,準備好一次性長臂手套、溫水、肥皂水或潤滑劑。具體操作如下:采用保定欄保定,檢查都站在奶牛正后方,肛門周圍涂上肥皂水或其他潤滑濟,檢查者將手指并攏呈錐形,手心向下,緩慢旋轉通過肛門進入直腸,如果有宿糞,則需要排除宿糞,按照“努則退、縮則停、緩則進”的原則進行操作,直腸檢查未找到腸管方向時切勿盲目前伸,動作應緩慢輕柔,不可力量過大,否則容易造成腸壁損傷。直腸檢查可探查直腸內異常,卵巢、子宮變化等情況。如果需要從陰道進行檢查應注意做好外陰及手臂的消毒工作。
直腸檢查是消化道后段及腹部疾病診斷的重要方法,操作人員必須要熟悉腹腔后部的解剖及各臟器的位置特點,這樣才能合理、準確判斷各種器官特別是大腸的位置。直腸檢查消化道的異常通常包括三種,其一是由大結腸的糞便阻塞或回盲瓣處回腸末端的食物阻塞所造成的呈堅硬圓柱狀腸增大。其二重要的異常是膨脹,如果小腸受到侵害,通常是由氣液混合物造成的膨脹,如果是大腸則只是氣體。其三是繃得非常緊的腸系膜,表明其末端為一沉重的腸段或腸段自身纏繞、套疊時腸系膜折疊在一起。腸梗阻早期病例在直腸檢查時沒有任何癥狀,但是不排糞、直腸內有血液、黏液即為本病的特征,在進行直腸檢查時應注意鑒別。
當臌氣或迷走神經性消化不良時瘤胃膨脹,胃可能完全擠入骨盆腔,而在瘤胃空虛時則只能剛夠摸到。若發(fā)生皺胃扭轉或迷走神經性消化不良病例,膨脹的皺胃可在腹腔右半側摸到,正常動物是很難摸到的,因為這一位置被正常腸管所占據。在臨床診斷過程中,直腸檢查時對摸著的物體必須仔細檢查。
直腸檢查可以摸到左腎,分葉十分明顯,但達不到右腎。當奶?;加心I盂腎炎、腎盂積水、淀粉樣變性時,腎的大小可能有異常,發(fā)生腎盂腎炎時則有壓痛感。正常情況下,輸尿管和排空的膀胱都不能摸到,但是脹大的膀胱或發(fā)生膀胱壁增厚的慢性膀胱炎可在骨盆腔前緣的中線處摸到。如小結石引起的泌尿道梗阻、膀胱炎和尿道炎時觸診尿道會出現疼痛。發(fā)生腎盂腎炎時可在腎臟與膀胱之間摸到輸尿管腫大、管壁增厚。
椎骨骨折時,被動性運動増高,直腸檢查可觸摸到骨折部位。對盆腔、腰椎部的骨折可通過直腸檢査摸清是何處存在變形、腫脹或骨痂增生。
當奶?;加薪Y核病時,直腸檢查在腹膜和腸系膜上可能會摸到結核病的小如葡萄狀的結節(jié),也可摸到脂肪壞死的大而不規(guī)則的硬塊或淋巴瘤病增大的淋巴結。
當奶牛患有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時,臨床上除了嚴重的毒血癥病例外,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初期腸蠕動音增強,其后蠕動減少而微弱,甚至出現麻痹性腸梗阻,繼而腸管擴張??赏ㄟ^直腸檢查進行輔助診斷。直腸檢査可發(fā)現直腸內積有黏性、色黑而惡臭的糞便,腹膜敏感、粗糙,如胃、腸發(fā)生穿孔可摸到滲出液中的飼料或糞渣。
配種及人工授精技術要求適時輸精(交配),以達到妊娠的目的,因此發(fā)情鑒定至關重要。母牛發(fā)情鑒定方法有很多,現常用的發(fā)情鑒定方法包括外部觀察、試情、陰道檢査和直腸檢査等方法。直腸檢查可判斷排卵時間,是臨床上常使用的方法,為提高發(fā)情鑒定的準確性,可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判斷。直腸檢查法進行發(fā)情鑒定是將操作人員的手臂伸進母畜的直腸內,隔著直腸壁觸診卵巢上卵泡發(fā)育情況,以便確定適宜的配種時期。其優(yōu)點是通過觸摸卵泡狀態(tài),可以判斷排卵時間。具體操作如下:被檢母牛必須進行安全可靠的保定,操作人員的指甲需剪短磨光,手臂涂以潤滑油,將手指并攏呈錐形,慢慢插入肛門伸進直腸內,然后分次掏出直腸內宿糞,當手臂達到卵巢部位后,詳細地檢査其形狀、大小、硬度、位置等。當手臂進入肛門伸入直腸后,手掌平伸,掌心向下,按壓撫摸手心下的組織,在骨盆底部可以摸到一個縱向的、圓而質地較硬的棒狀物,即為子宮頸,向前觸摸,在兩子宮角之間有一淺溝,即為角間溝,在角間溝的兩旁為向前下方彎曲的兩側子宮角,如果母牛處于發(fā)情期,會出現一側子宮角充血變硬(懷孕時也會出現此現象),然后沿著子宮角大彎向前,在其外側下方即可摸到呈葡萄大小、橢圓形的卵巢。輕輕握住卵巢,輕觸卵泡檢查其形態(tài)及發(fā)育程度,一側檢查完畢后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側。直腸檢查可判斷最佳的輸精時間(發(fā)情末期或排卵前6h),此時可摸到卵泡突出于卵巢表面,有彈性和波動感,像熟透的葡萄,有一觸即破的感覺,此時為卵泡成熟期,是輸精或配種的最佳時機[2]。
奶牛人工授精常采取直腸把握子宮頸輸精法,于子宮體或子宮角輸精。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奶牛站立保定,洗凈外陰或用干凈的紙巾將外陰擦干凈,配種技術員一只手戴上直腸檢查手套,按照直腸檢查操作伸入直腸,掌心向下,緩慢握住子宮頸后端,另一只手持輸精槍緩慢插入陰門,通過兩手的配合使輸精槍前端位于子宮體中部,注入精液后緩慢拉出輸精槍以完成輸精操作。
直腸檢査法是妊娠診斷中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在整個妊娠期間均可使用此方法,并能判斷懷孕的大概月份,通過直腸檢查可判斷假發(fā)情、假懷孕,一些生殖器官疾病及胎兒的死活。通常在配種后20d左右,在卵巢發(fā)情排卵處有發(fā)育成熟的黃體,體積較大,可初步判斷為妊娠[3]。妊娠的不同時期,子宮角及卵巢的變化均不同,例如在妊娠2個月左右時,由于羊水增加,孕角增大且向背側突出,孕角比空角約粗1倍,而且較長,兩側懸殊明顯。妊娠4個月左右時子宮全部沉入腹腔,子宮頸越過恥骨前緣,觸摸不清子宮的輪廓形狀,只能觸摸到子宮背側及該處明顯突出的子葉,形如蠶豆或小黃豆,偶爾能摸到胎兒,子宮動脈的妊娠脈搏明顯。
直腸檢查技術在奶牛疾病診斷、發(fā)情鑒定及妊娠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直腸檢查不需要特殊的儀器,實用且準確性高而被廣泛使用。臨床上準確的發(fā)情鑒定和妊娠診斷對于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十分關鍵。
直腸檢查需特別注意不要弄傷家畜或引起努責。在進行直腸檢查時,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保定要安全可靠;二是檢查者指甲需修剪磨光;三是使用潤滑劑,可以使用肥皂水作為潤滑劑;四是動作應緩慢、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