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花因其品種豐富,植株矮壯,花大色艷而深得人們喜愛。臨洮大麗花曾在世博會、中國園藝博覽會等多次獲獎,享譽海內外。通過多年栽培實踐,總結出如下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自然環(huán)境條件:海拔1700~2600 米,最適溫度10~25℃,光照8000~12000 勒克斯,生長期日照時數10~12 小時/日,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干燥度2左右,≥10℃有效積溫2400℃以上,無霜期150 天左右。
土壤條件: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連作。
水質條件:利用符合灌溉標準的地上水源或地下水源進行灌溉;干旱山區(qū)可利用人工集雨工程所蓄水源進行灌溉。
1.分根繁育
催芽:3 月份萌芽前,將貯藏塊根取出后,用0.5%高錳酸鉀消毒,用濕沙在溫床或溫室內保濕催芽。
分根:萌芽后帶根頸分割,一根一芽,分割成具根頸芽的單個塊根,傷口處涂抹草木灰消毒。
栽植:土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定植于大田或花盆中。
2.扦插繁育
催芽:早春將塊根置入溫床內,培干凈濕土8 厘米左右,使根冠顯露出土表,溫度白天保持在8~20℃,夜間15~20℃,待芽長到3~5 厘米時留基部截取插穗扦插。
扦插:扦插床以潔凈河沙為基質,扦插深度為插穗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株行距3×5 厘米,澆透水,覆膜保溫。溫度白天保持20~22℃,夜間15~18℃,土壤持水量60~70%,空氣濕度90~95%,7~15 天左右即可生根。
移植:生根后要適當增強通風透光,再經15 天左右即可移植大田。
1.整地施肥:選擇土層深厚,向陽通風,排水良好的田塊,每畝施腐熟廄肥800~1000 公斤、純氮5 公斤作基肥,翻耕、耙平或起壟。
2.定植
塊根定植:四月中旬進行,株距60~80 厘米×80~100 厘米,穴栽,每穴施腐熟有機肥250克左右,將土拌勻,埋入穴底。選擇健壯充實、幼芽飽滿的塊根,每穴一塊,置于中央,芽眼向上,墊土輕壓,覆土厚度為根頸低于地表3~4 厘米,澆透水。
扦插苗移植:四月下旬至五月初進行,選擇健壯充實、根系發(fā)育良好的扦插苗,每穴一株,置于中央,株距60~80 厘米×80~100 厘米,注意幼苗根系伸展,先在穴內幼苗根部填少許土之后,澆水,待水滲完后,再填平定植穴。
3.整形修剪
整枝:大花型品種采用獨桿式整枝法,苗高20 厘米時,摘除側枝與側蕾,只留主枝頂蕾開花。小花多花型品種采用多桿式整枝法,苗高15~20 厘米時,留2~3 節(jié)摘心,促發(fā)2 對側枝形成4 枚花枝,每個側枝留頂芽成花。
抹芽:及時去除無用的側芽和根頸萌發(fā)的新芽。
摘葉:摘去基部枯黃葉,病老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掐蕾:去除多余的花蕾。
去殘花:及時剪除凋謝的花朵。
4.追肥
追肥一般在首花凋謝后結合灌水進行穴施,畝施純氮12 公斤左右。
5.澆水
見干見濕、干透澆透、忌積水。
6.中耕培土
前期要加強中耕、松土除草,后期應避免中耕,結合追肥向植株基部培土,促使塊根發(fā)育。
1.盆栽基質:腐葉土、粗沙、腐熟有機肥過篩后按3∶1∶1 比例混合。
2.上盆:幼苗長到8~10 厘米時,移植到直徑10~15 厘米的小盆中,舒展根系填入盆栽基質,輕輕震動后澆足水。
3.換盆:苗高達15~20 厘米時換入直徑20 厘米的中盆中,注意保持根系舒展。
4.定盆:苗高達25 厘米以上時,換入直徑25~30 厘米的大盆中,注意保持根系舒展。
5.肥水管理:控制澆水,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增施鉀肥,少施氮肥,控制株高。
6.整形修剪:(與大田栽植的整形修剪方法相同)。
1.白粉?。杭訌娞镩g管理,早期發(fā)現病枝時,及時摘除,燒毀。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 倍或50%甲基托布津粉劑700~1000 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 倍液,每5~7 天一次,連續(xù)噴灑3~4 次。
2.灰霉?。喊l(fā)病初期葉面噴施50%代森銨800~1000 倍液防治。
3.大麗花螟蛾:用50%殺螟松乳劑1000~1500 倍液噴灑,防治初孵幼蟲。
4.大麗花夜盜蛾:清除田間雜草,用糖、醋、酒、敵百蟲、水,按2∶1∶1∶1∶2 比例混合配成毒餌誘殺。
收獲時間:10 月底到11 月中旬。
收獲方法:地栽大麗花經霜打凋謝后,割除莖葉,保留15 厘米根莖,將塊根挖出,在陽光下晾曬1~2 天。
塊根貯藏:塊根移入溫度3~5℃、空氣相對濕度50~60%的地窖貯藏,定期檢查塊根,干時則可埋些濕土濕沙,但不能澆水。
原盆貯藏:盆栽大麗花凋謝后,剪去莖葉,連盆放入溫度3~5℃的濕潤避光處保存。
分根貯藏:大麗花塊根帶根頸分割,切口涂抹2%福爾馬林或草木灰消毒,平置在木箱內,填充干凈濕潤的河沙,置3~5℃避光通風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