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甲狀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乳頭狀癌、未分化癌、濾泡狀癌以及髓樣癌四種病理類型,其中乳頭狀癌、濾泡狀癌與未分化癌均起源于濾泡上皮細胞,以乳頭狀癌最為常見[1]。據(jù)研究指出,該病于早期通常并無明顯的癥狀及體征表現(xiàn),大多患者通常需通過觸診或頸部超聲等方式進行檢測,其癥狀多表現(xiàn)為甲狀腺腫塊[2]。但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甲狀腺癌患者多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癥狀的出現(xiàn),甚至引起頸交感神經(jīng)綜合征(Horner綜合征)的形成,且極易造成局部淋巴結及遠處器官轉移等表現(xiàn)[3]。因此,給予及早、準確的檢測診斷,對甲狀腺癌患者病情的轉歸及康復均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多采用超聲檢測作為甲狀腺癌的主要檢測方式,但在甲狀腺囊實性結節(jié)等良惡性腫瘤的鑒別中,常規(guī)超聲檢測通常具有一定的難度[4]。對此,本文選擇了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診的56例甲狀腺癌患者,在常規(guī)超聲的基礎上加用了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進行診斷,并對其診斷效果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可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診的56例甲狀腺癌患者,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54.6±6.2)歲;其中乳頭狀腺癌30例,濾泡狀腺癌17例,髓樣癌5例,未分化癌4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檢測確診為甲狀腺癌,且病例資料完整;②患者均充分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存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存在出血性疾病的患者;④存在精神、智力障礙等無法正常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二維超聲檢測: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將其下頜抬高,頸部充分暴露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進行掃描,將超聲儀探頭(5~12 MHz)置于患者甲狀腺部位,隨后開始由甲狀腺部位向周圍血管方向進行掃描,對腺體形態(tài)、大小以及病灶位置、體積、邊界狀況、數(shù)量、內部血流、回聲狀等表現(xiàn)進行觀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將其下頜抬高,頸部充分暴露后,將超聲儀探頭(7~10 MHz)置于患者甲狀腺區(qū)域做多切面檢測,對甲狀腺病灶的部位、結節(jié)大小、形態(tài)、鈣化、血流分布以及內部回聲等情況進行觀察,并測量其血流阻力指數(shù)。
1.3 觀察指標
1.3.1 診斷準確率 以病理學檢測作為本次甲狀腺癌檢測的金標準,對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診斷結果進行觀察,對比其診斷準確率。二維超聲的診斷標準[5]:①良性結節(jié):邊界清晰、形態(tài)規(guī)則、回聲偏低、內部回聲均勻、血供較弱;②惡性結節(jié):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縱橫比>1、無聲暈或聲暈不完整、血供較強、微鈣化。彩色多普勒超聲判定標準[6]:①良性結節(jié):呈單純囊性、海綿狀,且半數(shù)以上多個小囊泡占據(jù);②惡性結節(jié):病灶邊緣不規(guī)則或缺失、針尖樣彌散分布鈣化、血流阻力指數(shù)>0.7、血供豐富、血流信號紊亂。
1.3.2 血流豐富程度 對比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血流豐富程度,分為:①0級:腫塊內未見血流信號;②1級:可見少量血流,腫塊內可見1~2個點狀血流信號;③2級:可見中量血流,腫塊內可見3~4個點狀血流信號或1條管壁清晰的血管;④3級:可見豐富血流,腫塊內見4個以上點狀血流或2條管壁清晰的血管[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Z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檢測方式的診斷準確率對比 本次56例患者均經(jīng)過病理學檢測確診為甲狀腺癌,其二維超聲檢測的診斷準確率為78.6%(44/56),其中誤診3例、漏診2例、不確定診斷7例;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診斷準確率為94.6%(53/56),其中誤診2例、不確定診斷1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二維超聲檢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35,P=0.013<0.05)。
2.2 兩種檢測方式的血流豐富程度對比 在二維超聲檢測的診斷結果中,其血流信號1級共21例、血流信號2級共22例、血流信號3級共13例;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診斷結果中,其血流信號1級共10例、血流信號2級共28例、血流信號3級共18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血流豐富程度明顯優(yōu)于二維超聲檢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023,P=0.043<0.05)。
目前,甲狀腺癌的臨床治療多以藥物及手術治療方式為主,但其治療方案的開展往往需依賴患者的診斷檢測結果,因此,其臨床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對患者治療及康復效果的改善具有直接的影響[8]。但據(jù)研究顯示,甲狀腺癌的早期癥狀多不明顯,且患者體征往往并不典型,在該疾病的臨床診斷中極易造成漏診、誤診等情況的發(fā)生,從而導致病情的延誤,不利于疾病的治療與預后[9]。目前,臨床已將超聲檢測作為甲狀腺癌的主要檢測方式,通過甲狀腺部位的全面掃描,對其病灶部位、大小以及位置等信息進行準確檢測,并以此作為良、惡性腫瘤的評判依據(jù),幫助臨床獲取更為準確的診斷結果[10]。此外,彩色多普勒超聲不僅可有效顯示出腫瘤的位置、形態(tài)、數(shù)目、大小等信息,且對其病灶及周邊組織的血流情況也具有良好的檢出效果,可為臨床提供更為豐富的診斷依據(jù)[11]。且據(jù)研究顯示,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清晰顯示出2 mm×2 mm的微小病變,大大降低了誤診及漏診現(xiàn)象的發(fā)生率,且操作簡單、檢查時間短、安全性高,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檢測診斷中[12]。本文選擇了56例甲狀腺癌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別進行了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其結果顯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二維超聲檢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血流豐富程度明顯優(yōu)于二維超聲檢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相較于常規(guī)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癌的臨床檢測中具有更為顯著的診斷優(yōu)勢。
綜上所述,二維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癌的臨床檢測中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中,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檢測效能更為顯著,臨床可根據(jù)實際病情給予必要的聯(lián)合檢測,以獲得更為可靠的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