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旭
(安徽大學 文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近年來,漢語學界對“X不得”的句法語義特征和歷時演變展開了持續(xù)的研究。下面僅以歷時角度討論“X不得”詞匯化和語法化的研究為例:對“怪不得”的研究,主要有張富翠[1]、陳寶珠[2]、王利[3];對“了不得”的研究,主要有徐時儀[4]、王麗玲[5]、趙麗華[6];對“恨不得”的研究,主要有王燦龍[7]、袁雪梅[8]、李廣瑜[9]。除了這些期刊論文的個案研究,還有對“X不得”進行整體研究的碩士學位論文,如董玲玲[10]、張明友[11]、陳寶珠[12]、石陽[13]。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張明友[11]、陳寶珠[12]、石陽[13]并沒有區(qū)分是成詞的“X不得”還是短語關(guān)系的“X不得”,而是把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X不得”混在一起進行研究。雖然董玲玲[10]研究的是已成詞的“X不得”,但也只討論了“怪不得”“了不得”“舍不得”“恨不得”這4個詞語,相對于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成詞的13個“X不得”來說,依然略顯單薄。
本文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對《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已經(jīng)收錄并標注詞性的“怪不得”“怨不得”“巴不得”“恨不得”“由不得”“了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等13個詞語進行研究。按照詞性的不同,這13個“X不得”可分為三類:動副兼類詞“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等3個;動詞“巴不得”“恨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等9個;形容詞“了不得”。我們將重點研究動副兼類詞“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動詞“巴不得”“恨不得”,形容詞“了不得”這6個詞語。此研究的特色是,放在漢語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V不C”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來探討這6個詞語的歷時發(fā)展演變脈絡,最后嘗試歸納出“X不得”的共時變異及其歷時形成機制。
由于這6個詞語漢語學界已有很多研究,因而在此結(jié)合北大CCL古代漢語語料庫對這6個詞的歷時形成過程只作簡要梳理,將研究重點放在學界還未研究或研究較少的“X不得”的語音弱化、詞性及語義固化程度、有無相對應的肯定形式、能否作補語、成詞時間與形成機制這五個方面,嘗試從宏觀上對構(gòu)詞圖式“X不得”內(nèi)部13個成員之間的共性與差異,展開歸納分析和解釋說明。
“X不得”中的動副兼類詞有“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3個,就此嘗試討論這3個詞的歷時演變問題。《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對“怪不得”的解釋是:1)動詞,不能責怪;2)副詞,表示醒悟(明白了原因,不覺得奇怪)[15]239。《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怪不得”的解釋是:1)動詞,不能責備,別見怪;2)副詞,表示明白了原因,對某種情況就不再覺得奇怪[14]477?!肮植坏谩睆乃纬_始出現(xiàn),并且都是動詞的用法,表示不能責怪,如:
(1)也怪不得州郡,欲添兵,誠無糧食給之,其勢多招不得。(北宋《朱子語類》)
(2)某嘗說,怪不得今日士大夫,是他心里無可作做,無可思量。(北宋《朱子語類》)
到了元朝,“怪不得”動詞用法繼續(xù)使用的同時,如例(3),還出現(xiàn)了副詞用法,表示明白了原因,不再覺得奇怪,如例(4)和例(5)。
(3)你兩個果來得蹊蹺,怪不得那老兒;如今也不依官兒,也不依娘子,依了我罷。(元《全元曲》)
(4)怪不得小生疑你,偌大一個宅堂,可怎生別沒個兒郎,使得梅香來說勾當。(元《西廂記雜劇》)
(5)婆子看那婦人,心下想道:“真天人也!怪不得陳大郎心迷,若我做男子,也要渾了?!?元《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明朝時期,副詞“怪不得”使用頻率進一步提高,如:
(6)怪不得馬公公說你是個鬼推。這等看起來,真是個鬼推。(明《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
(7)好詞,好詞!關(guān)情之處,令人淚落,真一時名手!怪不得他咬文嚼字。(明《二刻拍案驚奇》)
(8)張四道:“你這嚼舌頭老淫婦,掙將錢來焦尾靶,怪不得你無兒無女?!?明《金瓶梅》)
清朝和民國,副詞“怪不得”廣泛使用,如:
(9)不識抬舉的東西!怪不得人人說戲子沒一個好纏的。憑你甚么好人,入了這一行,都弄壞了。(清《紅樓夢》)
(10)洪秀全聽了哦了一聲道:“怪不得軍師方才沒有派給他的實職,此人竟以百騎下了柳州,才情非小?!?民國《大清三杰》)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怨不得”的解釋是:1)動詞,同動詞“怪不得”;2)副詞,同副詞“怪不得”[14]1615?!霸共坏谩蹦纤纬霈F(xiàn)一例,元朝沒有用例,明朝也只有下面這一例?!霸共坏谩焙竺鎺У亩际求w詞,此時的“怨不得”都是動詞。
(11)扯碎了網(wǎng)巾你休要怪,擒了你四鬢怨不得咱。(南宋《快嘴李翠蓮記》)
(12)“怨不得別人,該入日這私窠子!沒要緊的多嘴,就一頓入日殺也不虧!”(明《醒世姻緣傳》)
從清朝開始,“怨不得”后面可以帶動詞性短語或小句,此時的“怨不得”都是副詞。民國時期,副詞“怨不得”繼續(xù)大量使用。
(13)天子大樂,便問包公道:“真好劍法,怨不得卿家夸獎,他的袖箭又如何試法發(fā)?”(清《七俠五義》)
(14)柳洪暗暗的納悶道:“怨不得人說包公斷事如神。我家里事他如何知道呢?”(清《七俠五義》)
(15)他想:沒料到小兒童林有這么好的功夫,怨不得他成名!(民國《雍正劍俠圖》)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由不得”的解釋是:1)動詞,不能依從,不能由……做主;2)副詞,不由自主地[14]1583?!坝刹坏谩弊钤绯霈F(xiàn)在北宋,是動詞,表示“不能依從,不能由著……做主”。
(16)三代而下,造歷者紛紛莫有定議,愈精愈密而愈多差,由不得古人一定之法也。(北宋《朱子語類》)
(17)顧僉事道:“在家從父,這也由不得他?!?元《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到了明代,“由不得”動詞用法繼續(xù)使用的同時,如例(18),還從動詞進一步語法化為副詞,意思是“不由自主地”,如例(19)。
(18)酒至半酣,龐統(tǒng)與法正商議曰:“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明《三國演義》)
(19)把家中娶孟玉樓之事,從頭至尾告訴了一遍。這婦人不聽便罷,聽了由不得珠淚兒順著香腮流將下來。(明《金瓶梅》)
到了清代,表“不由自主地”義的副詞“由不得”使用頻率進一步擴大,如:
(20)那林黛玉本不曾哭,聽見寶玉來,由不得傷了心,止不住滾下淚來。(清《紅樓夢》)
(21)到了這個時候,憑你蘇青青的臉皮再厚些兒,也由不得滿面上漲得通紅,低下頭去。(清《九尾龜》)
此外,我們對近代漢語中“由不得”兩種詞義的分布情況做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差異很大[16]。在近代漢語174個有效例句中,表示“不能依從,不能由……做主”動詞義的例句僅有58個,如例(22);其余116個例句中的“由不得”全都是表示“不由自主地”的副詞義,如例(23)。
(22)這個事我不過是接手兒,怎么來,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說了兩三回,仍舊添上這兩分的。(清《紅樓夢》)
(23)姓梁的問他何日歸來。他聽了,由不得眼圈兒一紅,說道:“此去行蹤無定,倘事不敗,明年此時便是我……”(民國《清代宮廷艷史》)
現(xiàn)代漢語則恰好相反,在194個有效例句中,有66個表示“不由自主地”的副詞義,如例(24);剩下的128個都表示“不能依從,不能由…做主”的動詞義,如例(25)。
(24)低著頭默默坐著,整整坐半夜,不說一句話,把主人的心都坐酸了,叫人由不得產(chǎn)生“他吃過晚飯沒有?”的猜想。(高曉聲《“漏斗戶”主》)
(25)“娛樂圈的飯,真的不容易吃,連肥瘦都由不得自己,樣樣受控制?!?岑凱倫《還你前生緣》)
“X不得”中的動詞有“巴不得”“恨不得”“要不得”“見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9個,下面主要討論前兩個詞(即“巴不得”“恨不得”)的歷時演變?!冬F(xiàn)代漢語八百詞》對“巴不得”的解釋是:動詞,迫切期望,可帶動詞、小句作賓語[15]52?!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巴不得”的解釋是:動詞,迫切盼望[14]17?!鞍筒坏谩弊钤绯霈F(xiàn)在南宋,出現(xiàn)時已經(jīng)成詞,元代繼續(xù)使用。
(26)那邊王老員外與女兒并一干鄰佑人等,口口聲聲咬他二人,府尹也巴不得了結(jié)這段公案。(南宋《錯斬崔寧》)
(27)眾人都想道:“拾得錢財,巴不得瞞過了人。哪曾見這個人到去尋主兒還他?也是異事?!?元《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從明代開始,動詞“巴不得”大量使用。
(28)做元帥的人,巴不得一戰(zhàn)成功,威加萬國,豈可阻人的興頭。(明《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
(29)龍香道:“不須囑咐,我也巴不得你們兩個成了事,有話面講,不耐煩如此傳書遞柬?!?明《二刻拍案驚奇》)
在清朝,動詞“巴不得”繼續(xù)廣泛使用。
(30)做妻子的,巴不得丈夫報功立業(yè),奮力王家,豈是我留戀你,不要你出門?(清《東度記》)
(31)王仁道:“你們是巴不得二奶奶死了,你們就好為王了。我并不要什么,好看些也是你們的臉面。”(清《紅樓夢》)
此外,在近代漢語中還有個跟“巴不得”表義和用法基本一致的動詞,那就是“巴不能”,如:
(32)為此兩下面和意不和,巴不能劉家有些事故,幸災樂禍。(明《醒世恒言》)
(33)龐太師巴不能包公早早動身,不啻拔去眼中釘,即出班奏道:“臣有奏”。(清《狄青演義》)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對“恨不得”的解釋是:動詞,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多用于實際做不到的事),必須帶動詞作賓語[15]269?!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恨不得”的解釋是:動詞,急切希望(實現(xiàn)某事)[14]534?!昂薏坏谩绷瘯r開始出現(xiàn),不過還是短語,其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是“恨+不得O”,是動賓短語,表示“因不能……而感到遺憾”。
(34)屈原才華,宋玉英人,恨不得與之同時,結(jié)佩其紳。(六朝《全梁文》)
(35)時儀亦恨不得尚公主,而與臨侯親善,數(shù)稱其奇才。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儀又共贊之。(六朝《三國志》)
唐朝時期,短語關(guān)系的“恨不得”繼續(xù)使用,如:
(36)睹亂臣賊子背恩干紀,必攘袂叱吒,恨不得醢其肉,飲其頭。(唐《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
(37)又按楊得意誦長卿之文,武帝曰:“恨不得與此人同時?!?唐《通典》)
從北宋開始,“恨不得”發(fā)生了詞匯化,但是用例較少,元朝也偶有用例。
(38)讀得這一篇,恨不得常熟讀此篇,如無那第二篇方好。(北宋《朱子語類》)
(39)皮氏心愛趙昂,但是開口,無有不從,恨不得連家當都津貼了他。(元《玉堂春落難逢夫》)
從明朝開始,動詞“恨不得”大量使用,使用頻率非常高。
(40)王蓮兒恨不得一口涼水把個黃鳳仙一口吞在肚子里,抖擻精神,越戰(zhàn)越勇。(明《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
(41)聽圣僧說的,并非別事因金丞相下來見駕,實因金丞相說太后病重,恨不得立時醫(yī)好。(清《續(xù)濟公傳》)
跟“巴不得/巴不能”相似,“恨不得”也有近義動詞“恨不能”,如:
(42)知遠曰:“臣在建州得手詔,聞陛下龍體有恙,恨不能插翅飛至闕下,省視陛下?!?明《五代秘史》)
(43)噗哧,肩頭上又中了一支袖箭,恨不能肋生雙翅逃出店外,只得躥在房上躍脊而走。(清《小五義》)
除了以上討論的“巴不得”和“恨不得”,動詞“X不得”還有“要不得”“見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7個。
“要不得”明代一開始出現(xiàn)時,并不是動詞,而是形容詞,主要作補語,相當于“不得了”,如:
(44)娘道:“我兒,端的渴殺我也!救我一救!”李逵道:“我也困倦的要不得!”(明《水滸全傳》)
(45)兩個你打我下兒,我打你下兒頑耍。把月娘、玉樓見了,喜歡的要不得,說道:“他兩個倒好相兩口兒。”(明《金瓶梅》)
到了清代,“要不得”發(fā)展出動詞的用法,如:
(46)我道:“像這種當個頑意兒,不必問他真的假的,倒也無傷大雅。至于那一種妄談禍福的,就要不得?!?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見不得”剛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表示“看不慣”的意思,如例(47),同時還兼有“不能看見、不能見到”的意思,如例(48)。
(47)還有一個小兄弟,叫做孫蟲兒,雖然是我的親手足,爭奈我眼里偏生見不得他。(《全元曲》)
(48)不教放筵前過盞,幾時得酒闌人散?直恁般見不得歌舞吹彈。(《全元曲》)
動詞“X不得”中的“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5個詞語,最早都出現(xiàn)在北宋《朱子語類》中,例句分別如:
(49)它當初也說那里險阻,人必來不得;不知意之所不備處,才有縫罅,便被賊人來了。(北宋《朱子語類》)
(50)然到得不服,若征伐也免不得,亦如征有苗等事,又如黃帝大段用兵。(北宋《朱子語類》)
(51)今人多連看“公正”二字,其實公自是公,正自是正,這兩個字相少不得。(北宋《朱子語類》)
(52)如是又數(shù)日,不得已,隨眾入室。揭簾欲入,又舍不得拜他。(北宋《朱子語類》)
(53)辛幼安亦是個人才,豈有使不得之理!(北宋《朱子語類》)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了不得”的解釋是:形容詞,1)大大超過尋常,很突出;2)表示情況嚴重,沒法兒收拾[14]820?!冬F(xiàn)代漢語八百詞》還列出了“了不得”的第三種用法——表示程度深,只作補語[15]368。動詞性結(jié)構(gòu)的“了不得”最早出現(xiàn)在北宋,在句中作謂語。例(54)中,“了不得”還保留動詞的性質(zhì),后接賓語“這事”,譯為“不能了結(jié)這件事”。例(55)中,“了不得”不帶賓語,開始獨立使用作謂語,譯為“門外事不能了結(jié)”,即不能解決的意思。
(54)今來欲教吏部與二三郎官盡識得天下官之賢否,定是了不得這事!(北宋《朱子語類》)
(55)若只守個些子,捉定在那里,把許多都做閑事,便都無事了。如此,只理會得門內(nèi)事,門外事便了不得。(北宋《朱子語類》)
元代“了不得”僅有一條用例,該句中“了不得”已不再是先前“沒有能力,不能了結(jié)”之意,而是發(fā)展成為形容詞性,在句中作謂語,意為“情況嚴重”,表示如果夫主知道的話會被懲罰。
(56)咳,你說甚麼話?我夫主知道時了不得,再來休說這般不曉事的話。(元《樸通事》)
明代是小說興盛的時期,隨著口語化小說的出現(xiàn),“了不得”的語義迅速豐富起來。例(57)“了不得”在句中作謂語,“一發(fā)了不得”意為“一發(fā)不可收拾”,形容這樣一來“情況嚴重”。
(57)閏娘羞阻道:“媽媽昨日沒些事體,尚且百般丑罵,若今日知道與哥哥有些甚么,一發(fā)了不得!”(明《二刻拍案驚奇》)
清代,“了不得”作謂語時,有“情況嚴重”和“不同尋常,很突出”兩種含義。例(58)中,“了不得”作“這宗官司”的謂語,說明這官司的案情嚴重。例(59)中的“了不得”作謂語,表明讀書人的記性超乎常人,很突出。
(58)偷盜圣上的萬壽珍珠燈,并且又黑夜入院衙刺殺欽差大人,這宗官司了不得。劉寨主沒有你的事,我絕不肯將你父子株連重案。(清《三俠劍》)
(59)子安道:“你們讀書人的記性真了不得,怎么把古人的姓名、來歷、朝代,都記得清清楚楚的?”(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從清初開始,“了不得”在小說中大量出現(xiàn),“了不得”除了表示“程度深”和“不同尋常,突出”,分別如例(60)(61),還出現(xiàn)一例表“情況嚴重”,如例(62)。
(60)郭安見他如此,真是樂得了不得,連忙扶起來道:“好孩子,真令人可疼!往后必要提拔于你。(清《七俠五義》
(61)哪知春瑛和誠夫,真是一對兒郎才女貌,雙方交誼雖新,情況已深到了不得。(清《八仙得道》)
(62)小的女兒近日病的了不得,這三四天茶飯一點也不吃,只是昏昏沉沉的睡覺心里想要見大爺一面,死也罷了。(清《綠野仙蹤》)
民國時期,“了不得”作不同的句法成分(謂語、補語、定語)時,表達的語義與現(xiàn)代漢語基本一致??梢姡傲瞬坏谩痹诿駠鴷r期,語法特征逐漸穩(wěn)定。
(63)王大經(jīng)一見一府兩縣,竟敢不奉上司命令和他抬杠,這一氣可是更了不得了。他等府縣走后,便叫糧差去抓。(民國《大清三杰》)
(64)曹三爺一度出浴,就把這李專員帶回公館,有此闊東家,少爺?shù)拿?當比老爺更風光。兩個人要好到了不得。(民國《民國演義》)
(65)生下來這孩子,將來是了不得的人物,你們須好好看待他。(民國《清代宮廷艷史》)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收錄的這13個“X不得”中,“不”都標注為輕聲(bu),不一致的是“得”:1)“怪不得”“怨不得”“恨不得”“由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舍不得”“使不得”9個詞中的“得”都標注為輕聲(.de);2)“少不得”的注音比較特殊,是“dé”,其中的“得”仍然讀原調(diào);3)“巴不得”“了不得”“見不得”3個詞中的“得”注音是“.dé”:注音上標調(diào)號,注音前再加圓點: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凡例”的說明,即表示“得”一般輕讀“de”,有時也可以讀原調(diào)“dé”?!冬F(xiàn)代漢語八百詞》[15]一共收錄了6個“X不得”:“巴不得”“了不得”“怪不得”“恨不得”“免不得”“舍不得”,其中的“不得”全部標注輕聲(.bu.de)。
此處討論的這13個“X不得”,《近代漢語詞典》[16]一共收錄了9個:“巴不得”“恨不得”“見不得”“舍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使不得”“由不得”。其中“不得”仍標原調(diào)的是“恨不得”“少不得”,都標輕聲的是“來不得、免不得”。只有“得”標輕聲的是“使不得”“由不得”“舍不得”,只有“不”標輕聲的是“巴不得”“見不得”。
從上面的詞典對“X不得”的注音可以看出,只有《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15]比較一致,所收錄的6個詞中“不得”全部標注輕聲。《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對“不”的注音比較一致,全部是輕聲,但是對“得”的注音就出現(xiàn)了不一致:13個“X不得”中,“少不得”讀原調(diào),“巴不得”“了不得”“見不得”既可讀輕聲也可讀原調(diào),其余9個詞都讀輕聲?!督鷿h語詞典》[17]則比較混亂,不僅后綴“得”有輕聲和原調(diào)兩種不同標注,而且中綴“不”也有輕聲和原調(diào)兩種不同標注。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這13個“X不得”中的“不”和“得”到底是都標輕聲,還是具體到每個詞語又有所不同呢?其實已有的研究已經(jīng)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趙元任在討論可能補語時指出,輕聲的補語在可能式中恢復它的聲調(diào),如“看.見”和“看.得見”,唯一不恢復聲調(diào)的輕聲補語是“得”字本身:“要.不.得”,即“得”字仍然是輕聲。在動詞之后加一個輕聲的“得”表示可能,如“吃得”“說得”“做得”“懂得”“記得”“認得”。這些詞的否定式是在中間插入“不”,加“不”之后“得”字仍然是輕聲,如“吃不得”“要不得”“認不得”“做不得”“說不得”“曉不得”[18]211,212。
因而,如果按照趙元任先生的觀點,這13個“X不得”后面的“得”都應該標輕聲。那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中標原調(diào)(dé)的“巴不得”“了不得”“見不得”“少不得”4個詞中的“得”,應該作統(tǒng)一處理,即都應該標注為輕聲(de),而不是“巴不得”“了不得”“見不得”3個詞中的“得”一般讀原調(diào),偶爾讀輕聲,“少不得”中的“得”仍然讀原調(diào)。
這13個“X不得”中,“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3個詞是動副兼類詞;“巴不得”“恨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9個詞是動詞;“了不得”是形容詞。由此可見,“X不得”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動詞作謂語,副詞作狀語還是少數(shù)。
“X不得”在語義固化方面存在差異。1)“巴不得”“恨不得”“了不得”語義固化程度最高,其中“不”是羨余(redundant)成分,在詞語語義貢獻度上已經(jīng)不起任何作用。2)動副兼類詞“怪不得”“怨不得”固化程度次之。作副詞時,“怪不得”“怨不得”的語義固化程度較高:都表示醒悟義,其中“不”也已成為羨余成分。作動詞時兩個詞的語義固化程度較低:都表示不能責備,其中“怪”“怨”表示的“責備、責怪”義基本都被保留,“不”還在表否定義。3)“由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9個“X不得”的語義固化程度相對低一些,其中“不”還在表否定義,并且這幾個“X不得”都可以變換為“不能X”(上面“怪不得”“怨不得”也可以)?!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這幾個詞的釋義,都提到“不能……”,比如“見不得”(不能遇見)[14]639、“要不得”(不能同意或不能容忍)[14]1526、“來不得”(不能有)[14]772、“少不得”(不能缺少)[14]1150、“使不得”(不能使用)[14]1189。
總之,這13個“X不得”中,除了“巴不得”“恨不得”“了不得”和副詞用法的“怪不得”“怨不得”,其他的動詞或動詞用法的“X不得”(“由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怪不得”“怨不得”)的語義固化程度都很低,其中“不”還在表否定義,詞語都能變換為“不能X”。
固化程度不同的“X不得”,其中“不”“得”的性質(zhì)也有差別。固化程度高的“巴不得”“恨不得”“了不得”以及副詞用法的“怪不得”“怨不得”,其中的“不”可理解為副詞性質(zhì)的構(gòu)詞成分,意義完全虛化,“得”可看成是“后綴”。固化程度較低的“由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舍不得”“使不得”9個“X不得”,其中的“不”可理解為復合詞的構(gòu)詞語素,意義已經(jīng)發(fā)生虛化,“得”可看成是“類詞綴”。趙元任指出,漢語中有最小可能補語或后綴(Minimal Potential Complement or Suffix)的“得”。在動詞之后加上一個輕聲的“得”表示可能,這個“得”是后綴,如“吃得”“說得”“做得”。這些詞的否定形式是在中間插入“不”,因而這個“得”還不是一個純粹的后綴。但加“不”之后,“得”字仍然是輕聲,如“吃不得”“要不得”“認不得”“做不得”“說不得”[18]211。
這13個“X不得”中,“巴不得”“恨不得”有近義詞“巴不能”“恨不能”,并且構(gòu)造也基本一致,即都是把“得”換成“能”?!坝刹坏谩薄傲瞬坏谩薄吧岵坏谩薄耙姴坏谩?個詞有相對應的同素逆序詞,分別為“不由得”“不得了”“不舍得”“不見得”?!坝刹坏谩焙汀安挥傻谩痹谧鞲痹~用法時,兩者都表示不禁或不由自主,例句可以互換而意思不變,如“相聲的特點就是叫人由不得(不由得)發(fā)笑”?!傲瞬坏谩焙汀安坏昧恕痹诒硎厩闆r嚴重時,兩者也可以互換,如“可了不得(不得了),他昏過去了!”?!吧岵坏谩焙汀安簧岬谩北砹x基本相同,如“他從來不舍得(舍不得)亂花一分錢”?!耙姴坏谩焙汀安灰姷谩闭Z義相差甚遠,不能互換:“見不得”表示不能讓人看見或知道,如“雪見不得太陽”,而“不見得”則表示不一定,如“他這么做不見得是件壞事”。
“X不得”有無對應肯定形式,已有的研究中也有所涉及。趙元任認為,后綴“得”的結(jié)合面不是無限制的廣泛的,有些例子的正反兩式有很不相稱的專門意義,有的詞以否定式為主,肯定式是逆派生(back formation)。例如“不見得”是不大可能的意思;肯定式“見得”是逆派生,只用于修辭性問話:“你怎見得他不來?”“舍不得”的肯定式“舍得”跟否定式(“舍不得”)同樣常見。“了不得”的肯定式(“了得”)也是逆派生,如“這還了得?”“怪不得”“怨不得”連逆派生的形式也沒有。“恨不得”跟以上的例子都不同,它不是“恨得”加“不”,是“恨”加“不得”[18]211。劉月華認為,由“得|不得”構(gòu)成的可能補語,表示主、客觀條件是否容許實現(xiàn)(某種動作),其中的可能補語有些是熟語性的,已與前邊的動詞凝結(jié)成一個詞,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很常用,如“恨不得”“怪不得”“巴不得”“顧不得”“算不得”只用否定形式,“舍得(舍不得)”“值得(值不得)”“記得(記不得)”肯定、否定形式都用[20]。朱德熙認為普通話的“V得”應分析為“V得得”,其中一個“得”因疊音而脫落。比如“說得得”脫落為“說得”[19]。
在此研究的這13個“X不得”中,“怪不得”“怨不得”“巴不得”“恨不得”“少不得”5個詞語都沒有對應肯定形式的“X得”,其余的“由不得”“了不得”“見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免不得”“舍不得”“使不得”8個詞語都有對應的肯定形式,如“由得”“了得”“見得”“要得”“來得”“免得”“舍得”“使得”,并且這些雙音節(jié)肯定形式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中都有相應的詞條。比較特殊的是“由得”“了得”“見得”“舍得”這幾個詞,它們都有兩種否定形式:一是“不”居于中間,類似于中綴,即變?yōu)椤坝刹坏谩薄傲瞬坏谩薄耙姴坏谩薄吧岵坏谩保欢歉话愕姆穸ㄒ粯?,否定詞“不”位于被否定成分的前面,即變?yōu)椤安挥傻谩薄安坏昧恕薄安灰姷谩薄安簧岬谩?。其中“了不得”形式上看是“了得”的否定形式,但是語義上兩者并不存在肯定與否定關(guān)系,兩者表義基本相同,都表示“不平常,很突出”,因而可以互換,如“這個人武藝十分了得(了不得)”。
“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免不得”“少不得”“使不得”這6個“X不得”不能作補語,“了不得”“要不得”“來不得”“見不得”“巴不得”“恨不得”“舍不得”這7個“X不得”或者單獨作補語或者跟其他成分組合后作補語。
“了不得”“要不得”“來不得”可以單獨作補語。形容詞“了不得”無論是近代漢語還是現(xiàn)代漢語都可以單獨作補語,近代漢語的見上文例(60)-(62),現(xiàn)代漢語的如:
(66)他說到這兒拍起胸膛來了,好像激動得了不得,可真是把大伙給說住了。(劉流《烈火金剛》)
(67)她的眼睛里滾著閃亮的淚珠子,我看見她托著頭倚在桌子上的樣子,憔悴得了不得,一下子好像老了許多似的。(白先勇《玉卿嫂》)
“要不得”一開始作補語是出現(xiàn)在明代,此時的補語標記是“的”,如例(68)。到了民國時期,補語標記既可以是“的”,也可以是“得”(共計10例都出自《清朝秘史》),如例(69)、(70)。
(68)如今生了好不好一個滿抱的小廝兒!一家兒歡喜的要不得。(明《金瓶梅》)
(69)卻說高宗即位以來,五谷豐登,四方平靜,把朝中這一班盛世良臣,閑得要不得。(民國《清朝秘史》)
(70)原來涵春家屋舍,原本是蓽門圭竇,簡陋得要不得。(民國《清朝秘史》)
到了現(xiàn)代漢語,“要不得”作補語已經(jīng)很少使用了,在北大CCL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只檢索到2例,如:
(71)有錢人家送到封閉式學校??赡欠忾]學校是啥?我都打聽過了,教學質(zhì)量差得要不得,成績都是瞎編的。(梁鴻《中國在梁莊》)
(72)趙姑母去了不到十分鐘就回來了。從門外就半哭半笑地喊:“靜兒!靜兒!姑母可是老的要不得了!”(老舍《老張的哲學》)
近代漢語中“來不得”不能作補語,比如例(73)中的“來不得”不是動詞,是短語,表示“不能來”,而不是《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4]的動詞義“不能有;不應有”?,F(xiàn)代漢語中“來不得”可以作補語,但是用例很少,比如例(74)中的“來不得”相當于“不得了”。
(73)笑襄陽老子癡,近著這剡溪,夜黑,險凍的來不得。(《全元曲》)
(74)美娟小姐生日,叨陪末座。全部預定,散客免談哦!牛得來不得了!(微博)
“見不得”不能單獨作補語,必須跟其他成分組合,或者跟“人”組合成習用語“見不得人”,然后作補語,如:
(75)將其黑得見不得光的金錢進行“清洗”,然后便可堂而皇之地供其揮霍。(1994年《報刊精選》)
(76)還有,這些男人干嘛這樣死盯著她?難道她女裝丑得見不得人嗎?(凱琍《打工情婦》)
現(xiàn)代漢語“巴不得”“恨不得”“舍不得”也不能單獨作補語,而是后接動詞性短語或動詞,然后一起作形容詞的補語?!鞍筒坏谩敝饕霈F(xiàn)在“A得+(巴不得+動詞性短語)”結(jié)構(gòu)中,如例(77);“恨不得”主要出現(xiàn)在“A得(的)+(恨不得+動詞性短語)”結(jié)構(gòu)中,如例(78)、(79);“舍不得”主要出現(xiàn)在“A得+(舍不得+動詞)”結(jié)構(gòu)中,如例(80)。
(77)祖斐張大嘴,難為情得巴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鉆進去。(亦舒《異鄉(xiāng)人》)
(78)昨天他只不過喝了四十多斤黃酒,今天頭就痛得恨不得一刀把腦袋砍下來。(古龍《陸小鳳傳奇》)
(79)看了看三團長高擰子,那家伙急的恨不得馬上出發(fā)打槍。(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
(80)昨夜很溫暖,市子興奮得舍不得入睡。她翻看著希臘喜劇劇本《女人的議會》直到深夜。(《生為女人》)
據(jù)陳寶珠的考察,“X不得”格式產(chǎn)生于晚唐五代時期,此時僅僅有凝固化的趨勢,沒有成詞的“X不得”[12]。到了宋代,“X不得”開始凝固,出現(xiàn)了成詞的“X不得”。文中研究的這13個“X不得”詞語,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宋代成詞,有的是在北宋,如“怪不得”“恨不得”“了不得”“見不得”“來不得”“免不得”“少不得”“使不得”,有的是在南宋,如“巴不得”“怨不得”。還有的成詞較晚,如“舍不得”在元代成詞,“要不得”在清代成詞。據(jù)我們對歷時語料的調(diào)查,在唐詩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表示能性的述補短語關(guān)系的“X不得”,如“遮不得”“卷不得”“侵不得”“渡不得”“救不得”“招不得”“求不得”等,如例(81)。后來的五代,“X不得”繼續(xù)使用,如例(82)。
(81)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唐《白居易詩》)
(82)西天有賊,盜佛額珠,欲取其珠,佛額漸高,取不得。(五代《祖堂集》)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X不得”絕大多數(shù)都在宋代成詞,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次動因是什么呢?我們認為,這可以從漢語能性述補結(jié)構(gòu)“V不C”產(chǎn)生和發(fā)展角度得到解釋。
根據(jù)已有的研究,一般認為晚唐五代“V+不得+O”開始出現(xiàn),用例不是很多。到了宋元時期,“V不得”格式發(fā)展迅速,“V不得”不斷凝固,“V”與“不得”之間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開始出現(xiàn)成詞的“V不得”。比如魏培泉就認為,“V+不得”因為經(jīng)常后帶小句賓語而逐漸熟語化,如“說不得”“定不得”“由不得”“巴不得”“少不得”等[21]。
這些“X不得”詞語,有的是通過詞匯化產(chǎn)生的,有的是利用動補構(gòu)詞模式直接產(chǎn)生的。“怪不得”“了不得”“舍不得”等分別是由句法結(jié)構(gòu)詞匯化為副詞、形容詞和動詞?!昂薏坏谩笔怯煽鐚咏Y(jié)構(gòu)詞匯化為動詞。利用動補構(gòu)詞模式直接產(chǎn)生的有“巴不得”“由不得”,這兩個詞雖然意義固定,但是卻找不到詞匯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