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杰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省鄭州市 450003
呼吸心跳驟停患者救治主要以恢復細胞正常代謝、糾正不良器官灌注、改善組織血氧不足等為目標,心肺復蘇為呼吸心跳驟?;颊咧饕呐R床搶救手段[1]。雖然呼吸心跳驟?;颊卟捎眯赝獍磯盒姆螐吞K技術急救自主循環(huán)恢復概率大幅上升,但是其救治成功率依然不甚理想。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技術的出現(xiàn)改善了胸部按壓心肺復蘇技術在急救上的缺陷,隨著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專家共識的發(fā)布,此種心肺復蘇技術逐漸應用于心臟搏驟?;颊叩募本戎衃2]。本文對我院近幾年采用胸外按壓以及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患者的急救效果進行了比較,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呼吸心跳驟?;颊邽橛^察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呼吸心跳驟停依據(jù)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2015版指南[3]中的標準診斷;(2)患者接受胸外按壓或腹部提壓進行心肺復蘇;(3)家屬在本研究知情同意書上簽字;(4)本研究不違背醫(yī)學倫理學原則。排除標準:(1)存在心肺復蘇、胸外按壓、腹部提壓禁忌證;(2)并發(fā)腹部外傷或腹部疾病如腹主動脈瘤、膈肌出血等;(3)并發(fā)腫瘤或結核類疾??;(4)并發(fā)嚴重不良并發(fā)癥。隨機分為胸外按壓組以及腹部提壓組,每組51例。胸外按壓組中男30例,女21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46.88±2.69)歲。腹部提壓組中男26例,女25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6.93±2.7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胸外按壓組患者接受胸外按壓心肺復蘇技術予以急救。在患者胸骨中下位置1/3處,急救人員右手掌緊貼于患者胸部,兩手重疊,雙臂處于伸直狀態(tài),左手五指翹起,應用其上身力量進行不間斷按壓30次,按壓頻率要求為100~120次/min,深度必須使患者胸骨向下凹陷5~6cm,為使按壓后胸骨可以充分回彈,按壓期間應盡量減少中斷。
腹部提壓組患者接受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復蘇儀器為由負壓吸盤、顯示屏以及升降型手柄組成型號為CPR-LW100復蘇儀,急救人員雙手將升降手柄握緊,提壓板上部頂角置于需要心肺復蘇患者劍突以及肋緣下方,患者皮膚與負壓裝置開口處緊密接觸,打開負壓裝置使兩者貼合緊密,隨后以頻率100次/min不間斷反復向上提拉以及向下按壓,每次提拉以及按壓時間相同,壓力分別為30kg與50 kg。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復蘇前后血氣以及生命體征指標,自主循環(huán)恢復(ROSC)情況。(1)血氣以及生命體征指標為動脈血氧分壓(PaO2)、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平均動脈壓(MAP)、乳酸(Lac)、心率,分別在復蘇前與復蘇后予以測定。(2)ROSC情況包括ROSC時間以及ROSC率。
1.4 評價標準 中止心肺復蘇標準:患者呼吸心跳達到AHA相關指南[3]中標準,或者經(jīng)過標準搶救30min以上患者呼吸心跳沒有恢復,征得家屬同意后中止急救。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差異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和百分比(%)表示,差異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復蘇前后血氣以及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復蘇后PaO2、SPO2、PaCO2、MAP、Lac、心率等血氣及生命體征指標較復蘇前明顯改善(P<0.05),復蘇后腹部提壓組患者PaO2、SPO2明顯高于胸外按壓組,PaCO2與Lac明顯低于胸外按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復蘇后兩組患者MAP及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復蘇前后血氣以及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ROSC情況比較 腹部提壓組患者ROSC時間明顯短于胸外按壓組患者(P<0.05),ROSC率顯著低于胸部按壓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ROSC情況比較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呼吸心跳驟停患者接受胸外按壓時因為胸廓刺傷、不能同時兼顧呼吸與循環(huán)之間關系等多種原因致使ROSC率不佳,所以心搏驟?;颊叩拇婊盥室恢钡陀?0.4%。近期王利祥等[4]在腹部心肺復蘇基礎上建立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技術為通過提拉以及按壓腹部來使機體循環(huán)恢復以達到救治目的心肺復蘇技術。
本文中兩組患者復蘇后MAP與心率均可有效恢復,同時兩組患者復蘇后MAP以及心率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兩種肺部復蘇方式在對呼吸以及心跳方面復蘇效果相當。本文中腹部提壓組患者復蘇后PaO2、SPO2明顯高于胸外按壓組,PaCO2與Lac顯著低于胸外按壓組,提示腹部提壓能夠更明顯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腹部提壓對患者缺氧狀態(tài)改善作用顯著主要因為肺部復蘇模式下進行按壓以及提拉,其可以使呼吸心跳驟?;颊咧匦挛肟諝?,糾正患者氧氣供應不足狀態(tài)[5];同時因為其各種操作主要集中在腹部,且按壓提拉壓力可以有效顯示,可適用于存在胸外禁忌證患者。腹部提壓組患者ROSC時間以及ROSC率明顯優(yōu)于胸外按壓組患者,進一步說明了腹部提壓肺部復蘇在改善患者氧氣供應方面效果優(yōu)于胸外按壓。
綜上所述,呼吸心跳驟?;颊邞酶共刻釅哼M行肺部復蘇可及時糾正患者氧氣供應不足,促進自主循環(huán)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