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燕
摘 要:智障兒童作為社會特殊群體,由于這部分人在智力方面存在障礙,嚴重者會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備受其家庭成員憂心與相關愛心組織的關愛,其教育問題更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本文探討了與智障兒童相處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原則,研究了智障兒童家庭教育相關問題,最后提出了部分家庭教育策略,望能為相關家長或愛心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障兒童;家庭教育;初探
智障兒童這一群體,顧名思義就是智力有障礙的特殊社會成員,其基本特征為,不論其智商高低,在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會有所障礙,比如存在典型的學習能力弱于常人、記憶力相對較差、概括能力不強、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但是除智力方面的原因,其基本與常人無異,只要在發(fā)現其智力存在問題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多加引導,科學合理地培養(yǎng)孩子,可使孩子日常生活能夠自理,更好一點,也能在長大后為社會做出貢獻。所以家長需要多加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知識。以下討論了智障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并提出了相關家庭教育原則。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經濟狀況問題
智障兒童的出生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壓力,不論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是心理上的壓力,家長會從發(fā)現孩子的問題開始,就承擔大量的治療費用,以及特殊教育費用,即在支撐日常生活的基礎上,還要額外負擔孩子的特殊治療費用。同時還會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從發(fā)現開始,會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成長問題,生活問題,未來規(guī)劃問題,最重要的是,還要忍受其他人異樣的眼光,這些都會對家長及孩子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家長除了日常工作外,還要擔心孩子的日常生活,長時間下去,家長精力不足,孩子的教育也會出問題。
(二)家庭教育觀念問題
一般情況下,家長會把孩子智力的原因歸結于自身,認為是自己害了孩子,會產生愧疚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會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也就是常人所說的溺愛。比如說孩子不想學習,家長就會覺得孩子能夠在學校學習一天就很不容易了,在家中不學習也可以,這會阻礙孩子的發(fā)展。尤其是孩子做錯了事,家長由于愧疚心態(tài)而不忍責備,也會養(yǎng)成孩子囂張跋扈的性格。這種教育觀念是錯誤的,智障兒童教育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不能過分寵愛,在與普通孩子同等教育的基礎上,科學加以引導,讓孩子能感受到愛就足夠了,這中間的度需要家長把握好,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以及孩子潛力的發(fā)掘,需要家長付出更多心血。
(三)家庭教育態(tài)度問題
智障兒童在反應能力方面是弱于普通孩子的。就普通家庭而言,時常會看到家長輔導孩子家庭作業(yè)時,會因為孩子教育多次不會而沖孩子發(fā)脾氣,智障兒童家庭的情況更甚,因為孩子的反應能力與智力能力跟不上,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耐心,會忍不住沖孩子發(fā)火,失去教育的耐心,因為其工作原因,輔導孩子學習的時間也不充足,更甚者會因為輔導孩子學習困難,而放棄輔導,這都會嚴重阻礙孩子的成長。學齡期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期,如果這時候耐心不夠,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后天付出多倍的努力也跟不上進度,彌補不了學齡期的損失,因此家長要有充足的耐心,理解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并陪同孩子一起解決學習困難,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二、家庭教育相關策略
家長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為孩子打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與理念,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幫助孩子適應社會環(huán)境。以下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家長提供參考。
(一)家長要面對現實,轉變心態(tài)
在發(fā)現孩子智力問題時,家長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能對孩子過分愧疚,也不能悲觀、消極、失望。家長也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治療與教育,更不能因為愧疚而溺愛孩子,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和原諒孩子的過錯。家長應該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幫助孩子成長學習,挖掘孩子的潛力,幫助孩子適應生活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二)要熱愛孩子
發(fā)現孩子智力問題后,父母注定要對此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愛護,同時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孩子身邊接觸的人也不能對孩子投去異樣的眼光,這樣會加重孩子的負擔。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以引導為主,不能事事幫忙,要科學引導孩子自己動手,提升孩子動手能力,要有足夠的耐心勸說引導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物質需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多讓孩子與其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間要同心協(xié)力助孩子成長,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愛,父母的愛,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要采用科學恰當的教育方式
智障兒童由于各種生理原因而導致智力不正常、腦損傷或者各種生活障礙。因此,對智障兒童的教育方式,應該在普通孩子教育方式的基礎上,加以特殊的教育方法。
第一, 要有針對性的教育。結合每個孩子的不同特色,以及不同時期的特點,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比如說,就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需要培養(yǎng)其良好的生物鐘以及自律能力和意識,可以通過要求孩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準時上學、自理生活等日常,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能力,改正孩子的不正確的行為與習慣。
第二, 充分結合孩子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智力障礙的孩子的發(fā)育程度不同,其接受能力也會大相徑庭,應該根據孩子的特征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能夠直觀、形象理解學習。比如,孩子通常喜歡通俗易懂的語言或音樂,可以通過給孩子看故事書和聽兒歌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也可以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的方式,來引起孩子的注意與興趣,并且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加以引導學習道理與處世方法。
第三, 要及時鼓勵、啟發(fā)孩子。智力障礙兒童通常反應能力較差,記憶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差,思維混亂。在教育方面,家長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與努力才能跟上其他孩子的進度。另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培養(yǎng)孩子,家長需要有足夠好的耐心、信念和毅力,幫助孩子學習,陪著孩子進行相關訓練,并且要時常鼓勵孩子,夸獎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改正孩子的錯誤與缺點。
三、智障兒童相關成長發(fā)展原則
要想科學合理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與引導,家長必須多關注智障兒童方面的理論知識與研究。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教育原則。
(一)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需求原則
智障兒童雖然智力有問題,但是這部分群體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與普通兒童無異,也和正常孩子嬰幼兒、童年時期的身心特點沒有差別,所以家長應該根據每個階段普通孩子的特征滿足其心理及生理需求,同時還要結合智障兒童的特殊情況給予相關照顧與愛護。比如,嬰幼兒時期時,要注意滿足孩子所需要的營養(yǎng)及相關護理,同時還要注意進行恰當的早教工作及相關訓練,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醫(yī)療干預。比如說語言治療、物理治療以及醫(yī)學治療等。學齡期間,要注意孩子與同齡人的溝通和交流,要注意智障兒童的特殊教育,在學校教育的基礎上,要相對應的給予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孩子的人際交往情況,總之這階段一定要特別注意其心理健康狀況。而青年期間,需要關注的是其社會及家庭的適應能力。尤其是衛(wèi)生健康和與異性相處模式方面的問題。家長在各個時期都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在滿足孩子基本需求的情況下,竭盡全力挖掘孩子的潛力,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滿足社會的需求。
(二)家庭支持方面的原則
家庭環(huán)境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觸到人、事、物,家長需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以及溫馨的家庭氛圍。在家庭教育方面要及時根據孩子發(fā)展的特點,調整教育方案,培養(yǎng)不同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在家庭環(huán)境方面,由于智障兒童的出生會給普通家庭帶來較大的困難,除了經濟方面的困難,還有心理方面的困難,家長與孩子都會承受比普通家庭更重的負擔及心理壓力,家長時常會為孩子的生活、教育及未來規(guī)劃擔心,需要家長付出比普通家庭更多倍的心血,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及家庭幸福度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但是如果對孩子多加關注與引導,未來也能夠適應社會環(huán)境,能夠滿足社會工作要求,家庭負擔也會減少。因此,家長應時常關心孩子,同時也要寬慰自己。智障兒童心理方面的問題,也需要家長高度重視,智障兒童不需要別人同情,他們更需要的是能夠受到平等對待以及尊重,家長應該多加引導,而不是事事幫忙,會限制孩子潛力的發(fā)掘。
(三)家庭與學校教育原則
普通家庭的教育與專門的教育結構是沒有可比性的,學校有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專業(yè)的教學手段與理念,在智障兒童的教育方面常常處于主導地位。而家庭教育缺乏科學性,往往比較被動。如果孩子的教育情況出現問題,父母與家長方面多會起就責任問題的爭論,問題得不到解決,并且還會影響孩子的發(fā)展。如今提倡家長與學校共同合作教育孩子,家庭與學校處于平等的地位,雙方互相尊重,時常溝通交流孩子的問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為智障兒童的智力發(fā)展努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養(yǎng)成積極的心態(tài),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智障兒童的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家長要始終堅持孩子的教育,不放棄、不拋棄,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孩子一步步向上學習,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與教育環(huán)境。相信在父母與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未來可以滿足社會的要求,能夠為社會、為家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王美.智障兒童家庭教育的小組工作服務探索——以江西省L縣智障兒童家庭為例[D].江西財經大學,2019.
[2]謝彥平,黃先旭,彭禎坤,等.中國智力障礙兒童個別化教學的現況分析與啟示[J].教育現代化,2018(47).
[3]吳蘇玲.智力障礙兒童學前教育現狀調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1).
[4]張欣,陳琴霞,張燕.智障兒童青春期性問題行為成因及對策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