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課堂教學是學習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心理活動是微妙而富有變化的,能關注到學生課堂上的心理需求,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心理互動,對課堂教學的效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研究中我發(fā)現(xiàn),心理互動能讓小小的課堂成為演繹學生主體作用的大舞臺,讓學生在彼此傾聽、互相分享、自主學習、自我展示中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并享受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課堂教學 心理感應 心理互動 成功喜悅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比喻:教師傳授知識就如撒種子。課堂上有的孩子人在心不在,種子就好像撒在路旁,被人踩踏壞了或被人撿走了,老師講了什么,孩子完全不懂;又好像撒在石頭地上的,有孩子聽了,當下快樂領受,但因心里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一下了課就完全忘掉了;又好像撒在荊棘里的,就是孩子聽了課,心里卻想著抽屜里的魔方或窗外的籃球場……把知識擠住了,不能成長;又好像撒在好地上的,就是孩子聽知識明白了,知識生根開花結果,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收獲。這個比喻告訴我們,知識傳授了,孩子們接受與否全看孩子處于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想方設法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是授者值得關注和認真實踐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把課堂變成磁場,收攏孩子們的心回到課堂。
磁場是看不見的神奇魔力!宇宙行星有規(guī)律的運轉造就了人類生生不息的生存條件。而人類雖然不可得知磁場的奧秘卻明白離開磁場就不能生存的現(xiàn)實。課堂便是一個“小宇宙”。如何能把教室變成吸引學生的磁場,便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和諧的互動氛圍,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互動,小課堂就能成為高效的合作學習場地。
以“a、o、e”教學為例。有部分學生能朗朗背誦了“a、o、e”,但是基于南方的語言環(huán)境,這三個元音的第三聲學生基本上沒讀準;其次是有少數(shù)學生不認識“a、o、e”。能力的參差不齊加上剛剛入學的孩子定性很弱,老師范讀中同學們就變成“沒我的事兒”狀態(tài)了。于是老師表揚同學們:“同學們真聰明,老師還沒有教有的同學就會讀了。你們的聰明激發(fā)了老師讀書的欲望。請同學們給老師當評委,評評老師讀得對不對。好不好?”老師的話給學生傳達了兩個信息:第一是自己已有的知識被老師的肯定;第二是自己當老師“評委”能力的肯定。課堂一下子變成一個大磁場把學生吸引住了。老師獲得朗讀的安靜的環(huán)境。由于學生專注老師,只聽一遍而已,學生就發(fā)現(xiàn)老師讀得第三聲跟他們的不太一樣。有部分學生在評價老師的時候還能模仿老師正確地讀出來。接著,老師說:“老師特別喜歡同學們清脆悅耳的讀書聲,能不能讓老師多聽兩遍?”受到表揚的同學們心理得到巨大的滿足,老師的點評和糾正也能聽得進去了。
這是教師和學生的心理互動。當老師運用了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互動后對各種反饋信息做出適當?shù)姆磻?,使師生之間教學相長,像兩股泉水自然的匯聚、融合,形成強大的合力。
二、在課堂上營造快樂,讓學生把知識裝在心里。
思想家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快樂教育”是愉快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中的實施途徑之一,學生的“樂學”,是教師“善教”的結果。心理互動的運用會讓學生把學習中“痛苦”“懈息”轉為“快樂”,使學習的快樂與刻苦完全結合在一起。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
努力在課堂這個特定的活動環(huán)境中,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不僅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也是學生形成學習態(tài)度、正確的學習動機、愉悅的學習情緒和高度注意力的重要途徑。我在教學中以“引發(fā)興趣”、“鼓勵成功”、“寓教于樂”來逐步達成。
1.引發(fā)興趣
在一堂《可能﹒不可能》團體心理輔導課中。我的目標是通過“吸管穿土豆”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遇到事情不要受到慣性思維的束縛,要敢于突破自己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我舉起一個土豆、一根牛奶吸管,問同學們手持吸管扎土豆,吸管能不能穿過土豆?同學們的回應有點意外,原來同學們都跟我一樣,對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吸管和土豆,從來沒有放在一起玩過。因此大部分同學們單憑對牛奶吸管的“軟”了解和對土豆“硬”的了解就下定義“不可能”了。有少數(shù)同學持懷疑的態(tài)度,但是因為自己沒嘗試過也不敢說可能。我發(fā)給每六人小組一人一根吸管和一只大土豆,讓同學們帶著各自的疑慮,親自動手去驗證自己的猜測。非常有挑戰(zhàn)的爭論之后,同學們驗證自己的觀點的好奇心達到了頂點。
2.鼓勵成功
老師宣布:“驗證奇跡開始?!痹捯魟偮淙腌姡陀行〗M發(fā)出勝利的歡呼聲——有勇敢者吸管對準土豆用力一插,吸管瞬間穿越土豆!在歡呼聲中吸管土豆被高高舉起。一時間,教室里群情激昂。大約兩分鐘的時間,各個六人小組中的土豆就被穿成了“刺猬”!同學們高舉土豆,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同學們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奇和成功后的喜悅。但是我發(fā)現(xiàn),幾個作品中有少數(shù)吸管是嚴重地折了幾折,以至吸管無法穿過土豆。吸管被折彎,不能穿過的同學,很是失落,心理受到打擊,懷疑自己就是“不行”的人了。老師再給他們吸管,鼓勵他們沉著冷靜,吸管對準土豆用指尖慢慢推進去。真是令人振奮!結果每個孩子實驗都成功了!
快樂讓人變得勇敢自信,親身體驗讓知識銘記在孩子們的心里。
參考:
http://www.gxjsxy.cn/news/ReadNews.asp?NewsID=368
http://www.tajyw.com/mingshi/user_article.asp?ID=130
http://www.hpe.sh.cn/ShowNews.asp?ArticleID=23910
http://www.pep.com.cn/200503/ca673037.htm
作者簡介
藍秋蔓,女,53歲,目前是廣西南寧市紅星小學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專業(yè)及特長是音樂教育。教齡31年,從事過音樂、美術、語文、心理、品德等科目的教學。其中從事語文教學兼班主任時間最長,共21年。從跟班主任工作結緣就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心理教育21年。參與課題《團體心理輔導方式方法的研究》獲國家級一等獎,團體心理輔導課《感恩母愛》榮獲南寧市一等獎。帶過四屆畢業(yè)班,學生的語文成績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