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娜
【摘要】不論運用單一的教學評價還是多樣的教學評價,目的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萬紫千紅總是春。
【關鍵詞】常規(guī)檢測 ? ?課內課外 ? ?家庭校外
教育學明確告訴我們: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按照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并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教學評價具有診斷、激勵、調節(jié)和教學的作用,可見評價的重要性。對學生來說,現(xiàn)在對品德課的評價,基本停留在和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一樣,期末進行一次測試。教了這么多年的品德課程,我覺得: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雖然不能全面的評價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但從一定程度上評定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教學能力,體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可是,品德課程單靠一張試卷來評定學生卻遠遠還不夠,這只是紙上談兵,起不到評價的真正作用。品德評價不僅評價學生對品德的思想認識,更應評價學生的行為習慣。觀其行而知其為人。如何在品德學科中進行教學評價,我淺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在常規(guī)檢測中進行教學評價
一般情況下,每到期末臨近,教導處會布置任務上交教學方案和一份試卷,作為品德學科的學業(yè)成績。以一年級上冊為例
一上(道德與法治)學科(行為和習慣)項目考查方案
考查內容:
1:了解新學校的環(huán)境,設施及作用,能主動認識個各位老師,了解學校一天的日程安排,有學校生活安全意識,有正確的坐、立、行、寫姿勢。
2: 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說簡單的禮貌用語,參加各種合作的學習活動,遵守簡單的合作規(guī)則。
3:體會和感受家人之間的關愛和親情,能向父母表達自己的尊敬和愛,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4: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冬天的氣候特征,參加各種健身活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新年祝福,設計并參加有意義的新年活動,學會按自己制訂的計劃安排自己的生活。
考查方法:
1:是否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
2:課內和課外的表現(xiàn)
3:在家和校外表現(xiàn),家長意見。
成績評價:
在常規(guī)檢測中進行的教學評價,只是學生對學科的理解層面,不能真正的體現(xiàn)學生行為的養(yǎng)成,道德品質的優(yōu)良。單靠一張試卷進行評價是不夠的。
二、在課內課外落實教學評價
1、課內
一年級小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切感到新鮮。但是他們的身份已完全轉變。他們的任務已完全不同,從游戲到完整地學習知識。身份的轉變,任務的加重,學生一時很難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內指導、點撥,交給學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為此,在第一單元《你好,新學校》中增添了許多自己整理或編寫的兒歌。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容易記,記得牢,并按內容去做。
除了這些,還有用餐歌、下課歌、聽講歌、寫字歌等等,涉及到學生在校的一言一行。讓學生有歌可依,學會每一種行為,養(yǎng)成每一種習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2、課外
品德學科教學評價的主戰(zhàn)場不能停留在課內,應把主戰(zhàn)場放在課外。在課外真正評價學生的品德行為和道德品質,為此,我設計了各種表格。如第一周:
不一樣的學校,不一樣的班級,不一樣的環(huán)境,不一樣的學習生活,望同學們早日適應新的生活。
第一個月每星期進行評比,根據(jù)得到五角星的多少來確定班長的名單,還頒發(fā)小獎狀以資鼓勵。一個月的養(yǎng)成教育訓練后,從第二個月開始,一月一次評比。這樣一來不僅慢慢地養(yǎng)成了好習慣,還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上進心。
三、在家庭校外增強教學評價
學生良好的行為養(yǎng)成,道德品質的形成,單靠學校的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社會的配合。我個人理解:家庭教育遠遠大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這句話有些絕對,但從一定角度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父母的榜樣是無窮的,因此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
1.家庭
在《道德和法治》第一冊教材中安排了不少小實踐,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課程表。
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在教學中,不僅體現(xiàn)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還檢測家長的配合程度。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非常負責,和孩子一起完成了這個作業(yè),但也有個別學生表格是空的,有學生的因素,可能孩子沒有告知家長;也有家長的因素,家長或忘了或不以為然,認為語文、數(shù)學學科讀得好就行。這就造成學生不同的行為表現(xiàn),不同的的品德優(yōu)劣。長此以往,學生之間的品德行為差距越來越大。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自己孩子不聽話,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優(yōu)秀。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長自己造成的。因此反饋學生的作業(yè)情況非常重要,一一表揚優(yōu)秀學生,同時提出中肯的建議,把不重視品德教育的家長也拉到陣性中來,以便更好的教育好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2.校外
在課內課外都有老師的監(jiān)督,有些學生很會察言觀色,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皮底下,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不愧是一位好學生,可離開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監(jiān)督,就完全換了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受不得一點挫折,家中我最大。這就需要外人的力量來實行督促,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
總之,不論在常規(guī)檢測中進行教學評價,在課內課外落實教學評價,還是在家庭校外增強教學評價,不論運用單一的教學評價還是多樣的教學評價,目的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萬紫千紅總是春。
參考文獻:
一上《道德與法治》教師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