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瑞,何月敬,葉敏南,李 純,蘇小華(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東莞兒童醫(yī)院檢驗科,廣東東莞 523326)
過敏性疾病又叫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是指機體對一種或多種物質(zhì)產(chǎn)生免疫反應,導致機體生理機能紊亂或組織、器官損傷,屬于病理性免疫反應[1]。根據(jù)世界變態(tài)反應組織統(tǒng)計,全球約有30%~40%的人被過敏性疾病困擾,并且發(fā)病率不斷上升[2]。預防過敏性疾病的關(guān)鍵在于避免接觸或食用致敏物質(zhì),所以檢測患者對何種物質(zhì)過敏變得尤為重要[3]。血清過敏原是確診過敏性疾病的臨床指標,當機體的免疫力不足或者受到過敏原(如花粉、食物等)刺激時,將導致Ⅱ型免疫反應過度活化并分泌過高的激素[4],協(xié)助 B細 胞產(chǎn)生過敏原抗體 sIgE,從而使機體出現(xiàn)臨床過敏癥狀。本研究通過對3894例過敏患者的過敏原 sIgE檢測結(jié)果及年齡分布進行分析,為臨床醫(yī)生對過敏原的診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就診的過敏患者3894例,其中男2365例,女1529例,年齡為9 d~90歲,平均(21.5±9.3)歲。
采用德國 Mediwiss過敏原檢測試劑盒和其配套的Mediwiss敏篩定量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
1.3.1 標本采集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2 h內(nèi)分離血清,采用過敏原 sIgE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清中 19種過敏原sIgE抗體。
1.3.2 檢測項目 19種過敏原sIgE:(1)吸入性過敏原 10種:屋塵、戶塵螨、蟑螂、貓毛皮屑、狗毛皮屑、莧、桑樹、矮豚草/蒿/葎草/藜(豚草組合)、柏/榆/柳/櫟/樺/楓/胡桃/梧桐/楊(柏榆組合)及點青/分枝/煙曲/黑曲/交鏈霉(真菌組合);⑵ 食物性過敏原 9種:雞蛋白、貝、牛奶、牛肉、腰果、蝦、蟹、芒果和菠蘿。
1.3.3 陽性判讀標準 檢測結(jié)果≥0.35 IU/mL為過敏原sIgE陽性。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過敏原sIgE陽性檢出率與年齡的關(guān)系采用Cochran Armitage趨勢檢驗,各組間陽性檢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9種過敏原 sIgE陽性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戶塵螨、牛奶、雞蛋白、貓毛皮屑、蟹、蟑螂、腰果、狗毛皮屑、真菌組合、蝦、柏榆組合、莧、屋塵、豚草組合、桑樹、芒果、牛肉、貝、菠蘿。吸入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較高的前3 位依次為戶塵螨、貓毛皮屑、蟑螂;食物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較高的前3 位依次為牛奶、雞蛋白、蟹。戶塵螨、屋塵、桑樹、蟑螂、莧、蝦、貝、芒果、真菌組合、豚草組合在7~17歲組的陽性檢出率最高;牛肉、蟹、菠蘿、柏榆組合在4~6歲組的陽性檢出率最高;狗毛皮屑、雞蛋白、牛奶、腰果在2~3歲組的陽性檢出率最高;貓毛皮屑在0~1歲組的陽性檢出率最高。見表1。
18歲前患者的過敏原陽性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上升,18歲以后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P<0.05)。不同年齡組過敏原陽性率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7~17歲組的過敏原陽性檢出率最高(60.3%),≥66歲組陽性檢出率最低(30.6%)。18歲前患者戶塵螨、屋塵、蝦、蟹的陽性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18歲后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 0.01);桑樹、蟑螂、莧、芒果、真菌組合、豚草組合、柏榆組合的陽性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P<0.05或0.01);貓毛皮屑、狗毛皮屑、雞蛋白、牛奶、腰果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 0.01);牛肉、貝和菠蘿陽性檢出率的線性趨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過敏原sIgE的檢出情況顯示,牛奶為0~3歲患者陽性檢出率最高的致敏物質(zhì);戶塵螨為4歲以上患者陽性檢出率最高的致敏物質(zhì)。見表2。
表1 3894例過敏患者過敏原sIgE的檢測結(jié)果例(%)
3894例過敏患者中,男2365例,女1529例。男性過敏原sIgE陽性患者有1521例 (64.3%),女性過敏原sIgE陽性患者有913例 (59.7%)。過敏原sIgE在不同性別中的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387,P<0.01)。
過敏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多樣性,可累及人體不同器官組織,如消化道、皮膚、呼吸道等,嚴重者甚至可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5]。過敏性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多為隱匿性和慢性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所以積極尋找和明確致敏物質(zhì)對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致敏物質(zhì)的致敏性和過敏反應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guān),如環(huán)境因素、患者年齡和免疫狀態(tài)等[6-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過敏原 sIgE在不同性別中的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颊邔χ旅粑镔|(zhì)過敏的發(fā)生情況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改變,18歲前患者的過敏原陽性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上升,18歲以后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P<0.05),其中7~17歲組陽性檢出率最高,達60.3%,≥ 66歲組的陽性檢出率最低,為30.6%。吸入性過敏原陽性檢出率較高的為戶塵螨,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一致[8-9]。戶塵螨陽性率高的原因可能與環(huán)境污染或氣候溫暖潮濕有關(guān)。因此,保持家庭環(huán)境的干燥和清潔,盡量使用不利于塵螨存活的生活用品,定期對生活用品進行消毒、清洗和晾曬等,都是預防塵螨的有效措施。貓毛皮屑的陽性檢出率較高,可能是因為隨著本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收入水平逐漸提高,飼養(yǎng)寵物的家庭不斷增多所致。如果患者檢出此類過敏源則應避免飼養(yǎng)相關(guān)的寵物。食物性過敏原陽性率較高的為牛奶,與周靜等[10]的報道相符。本研究顯示牛奶是0~3歲陽性檢出率最高的致敏物質(zhì),該年齡段牛奶過敏原 sIgE的陽性檢出率為57.7%,遠高于其他年齡段。在一些發(fā)達國家,3%~6%的嬰幼兒由 IgE介導的最常見的致敏食物是牛奶和雞蛋[11-13]。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食物主要為牛奶和雞蛋,它們屬于大分子高蛋白物質(zhì),而嬰幼兒的腸道黏膜發(fā)育還不完善,分泌 IgE水平較低,對大分子物質(zhì)的通透性增大,腸道黏膜易受到損傷,從而誘導機體產(chǎn)生過敏反應,因此嬰幼兒易對牛奶和雞蛋過敏[14]。因此嬰幼兒應避免食用牛奶和雞蛋,優(yōu)先母乳喂養(yǎng)或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進行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時,母親應避免食用導致嬰幼兒過敏的食物[15]。
表2 19種過敏原sIgE在不同年齡組的陽性檢出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