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樂沁
1944 年9 月26 日,一架美國轟炸機在緬甸北部執(zhí)行任務時被日軍的高射炮擊落。飛行員本杰明·帕克跳傘后不幸被日軍俘虜。一名日軍參謀帶領士兵先是用炸彈的碎片橫切了帕克的臉頰,然后用把緬甸鈍刀連砍三次,將帕克的頭顱切下,最后下令將帕克的尸體大卸八塊下鍋煮熟,隨后帶著士兵一起把肉吃掉。
據(jù)說這個參謀并不是第一次干這事:在中國東北,他曾強迫日軍士兵吃人膽;在馬來亞,也曾下令日軍生吃英軍人肉;可能這一天他心情不錯,大家才有了熟肉吃。
這個日軍參謀就是“昭和三大參謀之一”(另兩位是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石原莞爾以及日軍大本營作戰(zhàn)參謀瀨島龍三),以大膽、狂妄、殘暴著稱的“豺狼參謀”辻政信。
1902 年,辻政信出生在日本萬川縣山中町東谷奧村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家庭。他幼年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由于家境極度貧寒,小學畢業(yè)后,辻政信無法繼續(xù)深造,只好去報考免費的日本陸軍幼年學校(日本陸軍從德國學來的軍事教育制度,招收相當于從初中畢業(yè)到高中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三年免費全寄宿軍事教育)。1917 年春天,15 歲的辻政信參加了名古屋地方陸軍幼年學校的入學考試,考試成績是第51 名,可學校只錄取前50 名,辻政信名落孫山。落榜后的辻政信只好到大阪的一家航運公司當了學徒。一個月后好消息傳來——他幸運地被學校錄取了。錄取的原因是前50名學生當中有一名考生體檢不合格,他自動替補了最后一個名額。
辻政信
1920 年3 月,入學時最后一名的辻政信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名古屋地方陸軍幼年學校畢業(yè),隨后進入東京中央陸軍幼年學校。兩年后,在全日本少年精英薈萃一堂的中央陸軍幼年學校里,辻政信以“首席”的成績畢業(yè)。之后辻政信回到家鄉(xiāng),加入石川縣第九師團金澤步兵第七聯(lián)。半年后,辻政信到了著名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36 期學習,1924 年7 月畢業(yè)時仍然是“首席”,可謂是連中三元。
1928 年12 月,辻政信考取日本陸軍大學第43 期,從進校那天起, 他的目標就是繼地方幼年學校、中央幼年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后再次獲得“陸大首席”的桂冠,但這次卻未能如愿。1931 年11 月,辻政信以第三名的成績從陸軍大學畢業(yè)。盡管也屬于“軍刀組”(日本在二戰(zhàn)前對每一屆陸軍大學畢業(yè)生中的前6 名的一種稱謂,因這6 人能夠獲得天皇御賜的軍刀而得名),但還是讓目標“四連冠”的辻政信感到無比失落。和他的學長、偶像、“精神導師”石原莞爾不同,石原莞爾是天才,學習效率高,平時似乎也沒看他怎么努力,卻能很輕松地取得陸大“次席”的成績,而辻政信則因天資并不出眾,出色成績的取得靠的全是勤奮。在陸大三年的學習中,他幾乎沒有好好睡過一個囫圇覺,往往困了就在課桌上趴一會兒,然后起來繼續(xù)學習,他總是要求自己比別人學得更多、做得更多。
要說第三名也不錯了,但是極愛面子的辻政信卻將此當作奇恥大辱,他必須找到一個理由為自己開脫。后來有人問及此事時,他的解釋是“同級生中有天皇的親弟弟雍仁親王”。其實誰都知道皇族成員在陸大的學習成績是不參加名次排列的。實際上那屆的首席和次席是天野正一和島村矩康, 最后都官至陸軍少將,而辻政信終其一生,最高軍銜只到陸軍大佐。
1939 年,辻政信擔任關東軍的作戰(zhàn)參謀。當時日本和蘇聯(lián)關系緊張,前線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辻政信膽大妄為,居然以一個少佐參謀的身份替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下發(fā)了《滿蘇國境處理綱要》,公開鼓勵前線日軍向蘇聯(lián)軍隊挑釁,結果引發(fā)了蘇日諾門坎事件,日本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死傷慘重,日軍第二十三師團師團長小松原道太郎切腹自盡,聯(lián)隊長死了一大片。日本軍部震怒,辻政信的最高上司植田謙吉大將被撤職查辦,直接退出現(xiàn)役,轉(zhuǎn)入預備役,從此前程一片灰暗。
1941 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辻政信單身匹馬駕駛飛機偵察美軍軍情。之后他在東南亞一帶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殺平民,殺戰(zhàn)俘,甚至連日本兵都殺,制造了一個又一個大屠殺,如臭名昭著的“新加坡華人大屠殺”(日軍占領新加坡后,辻政信下令嚴厲鎮(zhèn)壓當?shù)厝A僑的反抗運動,屠殺在新華僑10 余萬人)以及“巴丹死亡行軍”(二戰(zhàn)中日軍制造的虐待美國和菲律賓戰(zhàn)俘事件,在這場暴行中共有1.5 萬戰(zhàn)俘死亡)等,他的上司在戰(zhàn)后一個個被殺頭坐牢,如第十四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第十四軍司令官本間雅晴中將、近衛(wèi)師團長西村琢磨中將、第二二四師團師團長長河村參郎中將無一例外都在戰(zhàn)后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1942 年,菲律賓被日軍占領,菲律賓最高法官桑托斯一家老小落到了川口清介少將手里,辻政信通過第十四軍參謀長林義秀少將下達了滅門命令,不過最后川口少將沒有完全執(zhí)行命令,留下了桑托斯的長子沒殺。因此,戰(zhàn)后川口只是被盟軍判處六年有期徒刑,而林義秀少將則被判處無期徒刑。
就在這些與辻政信共過事的上司同僚因為他的直接或間接參謀,或被撤職,或被判刑甚至掉腦袋的時候,作為當事者之一卻不是主要責任人的辻政信卻毫發(fā)無損,繼續(xù)做他的參謀。
辻政信在二戰(zhàn)期間足跡遍布中國、菲律賓、馬來亞、新加坡、緬甸、泰國等國,每到一地,辻政信猶如瘟神一般,必定給當?shù)貛碾y。同盟國恨透了這個殺人魔王!于是戰(zhàn)爭一結束,同盟國就對辻政信下發(fā)了全球通緝令,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辻政信就像突然人間蒸發(fā)了一樣,任憑盟國用什么渠道搜索,就是找不到他。
那么,辻政信到底去哪里了?原來他被國民黨軍統(tǒng)局給藏起來了,化名青木憲信,堂而皇之地在中華民國國防部二廳辦起公來,成為日本戰(zhàn)犯進入國民政府任職第一人,不久又歸撥國防部嚴格保密的第三研究組。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幫助國民黨在東北與共產(chǎn)黨打內(nèi)戰(zhàn),他幫國民黨繪制了東北軍用地圖,任務完成后跑回日本再度藏起來。
1950 年1 月,就在盟軍總部宣布對日本戰(zhàn)犯搜索結束的第二天,辻政信立馬在日本粉墨登場,利用自己之前在軍隊的資源,居然先后當選日本政府的眾議員和參議員,在政壇上步步高升。
1960 年,印度支那地區(qū)時局動蕩。據(jù)說,不甘寂寞的辻政信于1961 年4 月跑到中南半島,準備在那里大干一場,結果還沒開始作惡,不久就被老撾人民解放軍抓獲。
不過,關于辻政信的最后結局,有傳聞說他是被CIA(美國中央情報局)所殺,也有說是被英國情報局所殺,還有說是被老撾軍隊所殺,他的死最后成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