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君,郭中曉,洪 華,劉 蔚,梁 敏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a.檢驗科,b.圖書館,四川 成都 610072)
乳腺癌是乳腺腺上皮增殖失控的浸潤性腫瘤,極大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首位,占全球女性癌癥發(fā)病率24.2%[1],對乳腺癌早期診斷的生物標志物的開發(fā),一直是研究熱點。單一的標志物對乳腺癌診斷具有局限性,人乳腺珠蛋白(HMAM)、趨化因子CXCL16及CA153是與乳腺癌細胞增殖、發(fā)生和發(fā)展關系密切的標志物[2],目前尚未見聯(lián)合檢測的報道。本研究測定了50例體檢女性、134例良性乳腺腫瘤、104例其他腫瘤和129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CA153和CXCL16水平,探討對乳腺癌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有明確病理診斷的良性乳腺腫瘤患者134例,其中75例纖維瘤和59例脂肪瘤,年齡20~78歲;乳腺癌患者129例,年齡22~77歲;其他腫瘤患者104例,其中39例卵巢癌、18例肝癌、24例肺癌和23例結腸癌,年齡25~76歲。乳腺癌組納入標準:病理學明確診斷為乳腺癌患者,術前未經(jīng)治療;排除標準: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和代謝的疾?。缓喜⑵渌麗盒阅[瘤;未明確診斷的患者。同期健康體檢女性50例(對照組),年齡20~79歲。所有研究對象均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在手術前空腹采血,HMAM檢測需1 mg/ml EDTA抗凝。
1.2.1總RNA提取及逆轉錄PCR 淋巴細胞分離液-Trizo提取試劑盒分離提取外周血總RNA,逆轉錄PCR法合成第一鏈cDNA,42 ℃反應55 min。-80 ℃凍存?zhèn)溆谩?/p>
1.2.2實時熒光定量PCR PCR試劑盒由美國R&D生物公司提供,美國Applied Biosystems 7500 快速熒光定量分析儀。HMAM的引物和探針由達安基因生物公司合成。反應體系:模板2 μl,TaqTM(2x) 10 μl,PCR 上下游寡聚核苷酸引物(10 μmol/L)各2 μl,去RNA酶水4 μl,UNG 0.5U,dGTP,dATP和dCTP 各200 μmol/L,dUTP 400 μmol/L,反應條件:95 ℃預變性2 min;94 ℃變性30 s,60 ℃退火延伸30 s,40個循環(huán)。72 ℃時熒光檢測,40 ℃ 10 s,1個循環(huán)。根據(jù)內(nèi)參,用2-ΔΔCt表示目的基因HMAM mRNA,以 2-ΔΔCt>2 判斷為陽性。
1.2.3CA153的檢測 CA153試劑盒由中生生物公司提供,天津得普IMMELITE WANG化學發(fā)光儀測定。
1.2.4CXCL16的檢測 CXCL16試劑盒由上海西唐生物公司提供,美國zenith 340RT酶標儀。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CXCL16、CA153和HMAM水平比較乳腺癌組CXCL16、CA153和HMAM水平高于良性乳腺腫瘤組和對照組,HMAM和CA153高于其他腫瘤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CXCL16、CA153和HMAM水平比較
2.2 不同臨床分期乳腺癌患者HMAM、CA153和CXCL16水平比較Ⅲ+Ⅳ期乳腺癌患者HMAM、CA153和CXCL16水平高于I+II期乳腺癌患者(P<0.05),見表2。
表2 不同臨床分期乳腺癌患者HMAM、CA153和CXCL16水平比較
2.3 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HMAM、CA153和CXCL16水平比較乳腺癌患者HMAM、CA153和CXCL16水平在手術后均下降(P<0.05),見表3。
表3 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HMAM、CA153和CXCL16水平比較
2.4 CXCL16、HMAM和CA153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單一指標診斷乳腺癌,HMAM特異性最高,CXCL16靈敏度最高,三種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高于單一指標(P<0.05),見表4。
表4 CXCL16、HMAM和CA153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
人乳腺珠蛋白的組織特異性極強,是定位于11q13乳腺癌相關基因,在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組織和外周血的表達顯著升高[3,4],據(jù)報道,20%~80%的乳腺癌有HMAM基因過度表達,與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對于HMAM mRNA表達的監(jiān)測,將有助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5,6]。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HMAM在乳腺癌組的表達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其水平與臨床分期有關,且在手術后明顯下降,說明不僅可以輔助診斷乳腺癌,也是后期治療和預后的重要參考指標。
趨化因子的理論和應用研究是目前生命研究的熱門之一。CXCL16是發(fā)現(xiàn)的50多種趨化因子之一,在炎癥、腫瘤和AIDS等疾病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免疫應答方面,CXCL16通過自身作用及與表達其受體的免疫細胞結合,促進粒細胞的遷移和浸潤,對機體的防御功能和免疫損傷起著潛在作用[7~9]。在腫瘤方面,CXCL16及其受體相互作用可促進炎性細胞向病變細胞轉變,與腫瘤轉移和擴散密切相關,對不同類型腫瘤的增殖與浸潤起著關鍵性作用[10,11]。目前,針對CXCL16在乳腺癌的表達和意義的相關報道較為少見,尚未見CXCL16與HMAM和CA153對乳腺癌輔助診斷的報道。本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組和其他腫瘤組的CXCL16蛋白表達顯著高于對照組和良性乳腺疾病組,而乳腺癌組和其它腫瘤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在乳腺癌組中,CXCL16蛋白表達與臨床分期有關,且手術后明顯下降。TANG等[12]報道,CXCL16在乳腺癌的表達與正常組織存在顯著差異。湯紅平等[13]報道,CXCL16 蛋白在浸潤性乳腺癌的表達高于良性病變組織和原位癌,而且與腫瘤大小、不同臨床分期和是否淋巴結轉移相關。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CXCL16可能有助于乳腺癌早期診斷和預后監(jiān)測,但卻缺乏診斷特異性,若僅使用CXCL16檢測,可能會對乳腺癌診斷造成假陽性,應結合特異性較高指標,比如HMAM等進行聯(lián)合檢測。
CA153是乳腺癌最為重要的特異性較強的標志物,有30%~50%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153會升高,轉移性乳腺癌CA153的陽性率可高達80%,其含量與療效密切相關,是國內(nèi)外常用的乳腺癌輔助診斷、監(jiān)測復發(fā)、微小轉移的指標[14~16]。本研究同樣發(fā)現(xiàn),CA153在乳腺癌組活性最高,臨床分期級別越高,CA153活性越大,手術后下降。在三種指標中,CA153對乳腺癌診斷特異性僅次于HMAM,但敏感度較低,如果與其他乳腺癌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CA153的臨床診斷價值。
總之,在乳腺癌診斷中,單一的腫瘤標志物檢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將特異性較強的HMAM和靈敏度較高CXCL16和CA153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乳腺癌早期診斷,對乳腺癌預后也有一定的預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