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楠,趙 倩,祝 明,蔡之博
(遼寧省沈陽市林業(yè)果樹科學研究所,沈陽 110136)
沈陽地區(qū)溫室葡萄生產使上市時間大幅提前,效益高,在過去的十年間得到大面積發(fā)展。目前,沈陽市溫室葡萄栽培面積約為2 666.7 hm2,其中‘著色香’種植面積超過一半以上,666.7 m2產量1 500~2 000 kg,每年3月末—6月上市,售價16.00~36.00 元/kg。
溫室葡萄萌芽前后是溫室葡萄管理的關鍵時期,管理不好往往出現(xiàn)萌芽不整齊、花序發(fā)育障礙、葉片薄、缺素癥狀、病蟲害爆發(fā)等問題,導致果品質量差、效益低。根據(jù)多年經驗及實地考察,現(xiàn)將其萌芽前后管理技術總結如下。
沈陽地區(qū)溫室生產 ‘著色香’,一般升溫時間在11—12月,關鍵看保溫效果,即揭被升溫后溫室最低氣溫很快達到12 ℃以上。萌芽前15 d 左右,樹體對溫度很敏感,此時溫度管理是重中之重。溫度過高會引起花序退化,其原因是,氣溫高導致樹體的快速生長,包括展葉、花序的繼續(xù)分化,此時樹體生長所需營養(yǎng)的來源主要還是樹體內的貯藏營養(yǎng),樹體生長過快,消耗貯存營養(yǎng)多,容易導致營養(yǎng)供應不足,引起葉片薄、顏色變黃、花序退化(圖1)。所以萌芽前的溫度控制一定要嚴格,宜在26~28 ℃。樹勢弱的樹及地溫低的溫室控制的下限為26 ℃,樹勢強的樹及地溫高的溫室控制的上限為28 ℃。夜間溫度控制在12~15 ℃。溫室夜間溫度是動態(tài)變化的,一般15:00—15:30 蓋被,此時溫度22~25 ℃。溫度不可過高,高溫低光會引起樹體旺長,不利于樹體發(fā)育。蓋被后溫度會逐漸升高,而后開始下降,晚上23:00 左右溫度18~20 ℃,早上揭開棉被前12~15 ℃。
圖1 花序發(fā)育不健康狀態(tài)
萌芽后的氣溫控制在26 ℃左右。樹勢弱的樹及地溫低的溫室應該控制在25 ℃,樹勢健壯的樹及地溫高的溫室控制的上限為27 ℃。夜間溫度控制在12~15 ℃。
卷被,放被。晴朗的天氣,溫室內早上溫度12~15 ℃,此時揭開棉被,溫室溫度會有短暫的下降,下降的時間要控制得越短越好。這就要求農戶要根據(jù)自己溫室的保溫情況在8:30—9:00 揭開棉被。揭開棉被后,溫室內溫度開始快速上升,當上升到28 ℃左右時打開溫室上風口放風,但要開得小些,以免冷風倒灌,對風口下樹體造成傷害。當溫度進一步提高時再適當加大放風口。目前也有采用電動放風裝置的自動調控,既節(jié)省人力,又能有效控制溫度(圖2)。其溫度檢測探頭要放置在溫室內靠墻一側南數(shù)第2、第3 株樹附近,不要放在最中間或過于靠近兩側。夜間加溫的溫室,如采用熱風爐加溫,溫度可恒定在15 ℃,溫度略高會加速樹體生長或引起徒長。農戶可按照自己溫室內樹勢確定適宜溫度,樹體健壯的可高1~2 ℃。熱風最好由下輸送。采用煤爐加溫的要注意煤爐附近的溫度,高了會烤傷樹體,可在此處懸掛棚膜避免烤傷。
圖2 自動放風裝置
陰雪天氣,陽光不足,揭開棉被后溫度不夠,農戶可根據(jù)自己溫室的保溫情況適當延后揭被時間。只要是有些弱光,就要盡量揭開棉被,讓陽光照射樹體,以利于生長。在連續(xù)下雪后揭被的時間要適當提前,因為長時間處于無光、低溫狀態(tài)下,如果按正常天氣一樣時間揭被,溫室內光照突然加強、溫度突然升高,樹體沒有適應過程,對樹體生長發(fā)育不利。
溫室葡萄發(fā)芽前需要較高濕度,相對濕度應該在90%以上,可以通過懸掛空氣濕度計來測量;沒有濕度計的就憑人為感覺,即感覺發(fā)悶。較高的濕度能夠避免樹體特別是芽眼被抽干。萌芽后,要快速降低溫室內濕度,主要方法有地面鋪設地膜、及時通風、控制灌水量等。
升溫開始時,溫室已經澆水1 次,一般不再需要整棚澆灌,尤其是土壤比較黏重板結的,再大量澆水會引起地溫下降,影響根系生長,嚴重的會引起根系死亡(即俗稱的“漚根”)。土壤比較干旱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灌溉,漏水漏肥嚴重的沙土地可適當增加灌溉量。土壤較板結黏重的要注意控制水量,即小水澆灌。土壤濕度高但棚內濕度略低時可人工背壺對樹體進行噴水。土壤黏重板結的溫室一定不要過早鋪設地膜。
為了使樹體萌芽整齊,可將整株樹放平進行加溫,打破頂端優(yōu)勢,使得各芽眼營養(yǎng)均衡(圖3)。對于過早萌芽的前端芽眼可及早抹除 (前提是應有足夠的飽滿冬芽)。樹體萌芽后長到2片葉可綁縛上架,但要注意輕拿輕放,以免碰斷新梢(圖4)。為了保證萌芽的整齊度,要全樹涂抹50%單氰胺溶液250 mL對水3.5~5.0 kg。
圖3 溫室水平主蔓促進萌芽整齊
圖4 直立綁縛
萌芽前樹體噴施3~5°Be 石硫合劑或礦物油,可以有效滅殺蟲卵及病菌。噴施時間以芽眼鱗片錯開露綠為宜,過晚容易引起藥害,過早則滅殺效果不佳。溫室遇低溫寡照時往往灰霉病發(fā)生嚴重,尤其在萌芽后新梢較柔嫩時,抗病性很差。對灰霉病要以預防為主,及時降低棚內濕度,噴施嘧霉胺、異菌脲、抑霉唑等;一旦發(fā)現(xiàn)有灰霉發(fā)生,及時噴施氟唑菌酰胺(健達)、啶酰菌胺治療。噴施藥劑要選晴朗天氣的上午9:00—11:00 或下午14:00—15:00 進行。注意不要在高濕和高溫環(huán)境下噴藥,否則容易產生藥害,對葉片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