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添福
新時代要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要建設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黨和國家對于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進行重新定位和進一步的描述:就是要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強調(diào)“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zhì)、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體育在立德樹人方面的巨大作用。小學體育是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課程,應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發(fā)揮獨特且重要的作用。下面淺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講好中國體育故事,弘揚體育正能量
小學生愛聽故事,尤其愛聽英雄故事。講好中國體育故事,發(fā)揮其正能量的作用,是小學體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途徑。容國團的誓言“人生能有幾回搏”激勵了中國賽場上無數(shù)拼搏的運動健兒;許海峰為中國奪得的第一枚奧運金牌鼓舞了整個中華民族;中國跳水隊在世界大賽場上所向披靡;“小球轉(zhuǎn)動大球”的乒乓球外交神奇地結(jié)束了中國和美國多年交往隔絕的局面,使中美關系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女排創(chuàng)造了五連冠的奇跡,其頑強拼搏的精神使世界為之驚嘆……體育健兒用自己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志向世人展示了中國體育人的霸氣風采,在他們的身上折射出了“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jié)協(xié)作、頑強拼搏”的滿滿正能量。教師可以運用體育圖片、體育案例和體育影像助力講好中華體育健兒頑強拼搏的故事,還可以給學生播放體育愛國的電影,如,《共筑體育強國夢》《女跳水隊員》《體育皇后》等等??赐旰?,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討論思考:作為小學生,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傳承體育健兒們的愛國精神。這樣潤物細無聲式地講好中國體育故事,既向?qū)W生播撒了愛國的種子,又弘揚了體育精神。
二、利用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加強思政教育
《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課程總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喜愛運動,積極主動地參與運動;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和鍛煉,增強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體育實踐能力;樹立健康觀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體育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塑造良好的體育品格,發(fā)揚體育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規(guī)則意識。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yǎng)協(xié)調(diào)和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在未來發(fā)展中應具備的體育與健康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形成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tài)度,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為新時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準備?!斌w育教學本身就是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途徑之一,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積極運用角色體驗、團隊競爭、情景模擬等方法,通過個人體育活動和團隊協(xié)作活動啟發(fā)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行為認同,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比如,在體育課堂活動中,學生在遵循體育運動紀律與規(guī)則的基礎上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體育運動才華。從中,學生可以充分感受組織紀律性與自由兩者的關系,這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紀律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紀律習慣;學生在學習與訓練各類體育運動項目的過程中,為了掌握好動作技術的要領,有可能感受到“苦”“累”“痛”等真實的情感體驗,要靠頑強的意志力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實現(xiàn)技術動作的再現(xiàn),這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執(zhí)著頑強、積極進取、敢于拼搏的心理品質(zhì);還有,體育教學器材的領取與歸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法紀意識;課前的師生互相問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以禮待人的品質(zhì)……
三、加強個人修養(yǎng),注重言傳身教
學生長期以來對體育教師的形象描繪總是采用“兇”“嚴厲”等詞語,這種習慣性的心理趨勢對體育教學和思政教育非常不利。體育教師應注重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加強個人修養(yǎng),積極樹立并維護自身“公平、公正、平等、民主”的形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行為舉止應文質(zhì)彬彬,語言要通俗而不庸俗,努力營造友善的語言氛圍。如,對待紀律性較差或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應通過正面引導、耐心說服去影響和教育他們,不能使用“笨蛋”“胖墩”“蠢材”等侮辱性的語言去傷害他們的心靈。在充分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基礎上,多采用“你真行”等語言正面激勵學生。同時,體育教師應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結(jié)合學生的體育成績、課堂表現(xiàn)和綜合素質(zhì)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從而確保評價的內(nèi)容更加有感情、有溫度。在提升體育教學水平的同時,保證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階段既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孕育的重要時期。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實施思政教育,要緊密結(jié)合“課程思政”的改革要求,積極探索與創(chuàng)新,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將 “課程思政”融入教學、比賽的全過程,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弘,李先雄.改革開放40年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回顧與新時代改革發(fā)展的新定位和新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5).
[2]李小偉.如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健全人格[J].中國學校體育,2018(10).
[3]寧波.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強調(diào):深入實施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OL].https://www.chinadaily.com.cn/dfpd/shizheng/2013-09/01/content_16935848.htm.
[4]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