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莉
【摘要】隨著每學期音樂學科考核的推行,音樂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質量、部分學生的識譜能力和音準中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音樂教師如何在課堂中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成為現(xiàn)階段音樂教師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本文根據(jù)筆者曾立項研究的音樂課題——《四聲讀譜在識譜歌唱教學中運用的研究》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四聲讀譜;音樂識譜教學;運用實踐
一、識譜教學現(xiàn)狀研究分析
在2011版課標“音樂基礎知識”中,將目標“了解音樂基本要素”修訂為“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同時還增加了節(jié)拍、調式兩個要素以及風格流派、演唱、演奏、識譜、編創(chuàng)等基礎知識。2011版課標的此次改變,體現(xiàn)了對音樂教育對識譜教學的逐漸重視。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樂譜的內容。在表述“識譜”技能目標過程中,融入了過程與方法目標內涵,即 “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這非常有利于正確的教學操作,還有利于實現(xiàn)識讀樂譜目標。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的素質教育,需要幫助學生學會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作品帶來的快樂。因此,需要通過通俗易懂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獨自識譜的能力。其中,通過四聲讀譜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音樂鑒賞能力和兒童的視譜演奏能力。近年,筆者不斷在學校的合唱隊中進行四聲讀譜的嘗試和運用,并在授課中推廣四聲讀譜的方式。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四聲讀譜的學習方式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二、了解四聲讀譜概念的界定
在小學音樂常態(tài)課中,指導學生識譜時,教師通常是要求學生用準確的音高及節(jié)奏進行歌唱。然而在樂譜簡短的情況下,學生往往只注意樂曲的節(jié)奏,而忽略樂曲的音名及音高。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識譜方法。因為該方法在讀譜過程中運用了讀拼音的去聲,即第四聲來進行有節(jié)奏的識讀樂譜,因此,筆者把這種方法命名為——四聲讀譜法。同時,筆者還在全校開展課題《四聲讀譜在識譜歌唱教學中運用的研究》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簡譜,而且還適用于五線譜。在此,先簡述筆者立項研究的音樂課題《四聲讀譜在識譜歌唱教學中運用的研究》中四聲讀譜的界定:
四聲讀譜:用讀拼音的第四聲的聲調來讀樂曲的音名及節(jié)奏,在熟讀樂曲的音名和節(jié)奏的前提下,再加上音高來視唱樂譜。這樣,學生能集中注意力在音高上,從而能夠快且準確地唱出歌譜。
四聲讀譜規(guī)律:面對新的譜子,按譜子的節(jié)奏先用拼音里第四聲把音名讀出來。
四聲讀譜要點:先認出樂譜的音名,再加上音高。
四聲讀譜怎么運用:簡譜和五線譜都可以運用。先用第四聲的聲調按照準確的節(jié)奏來讀樂曲的音名,再加上音高。
三、四聲讀譜在識譜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一)識譜教學有利于歌唱
識譜過程中強調四聲讀譜,只關注音名及節(jié)奏。學生讀譜時可暫時不管音高。這樣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處理音名及節(jié)奏。通過反復讀譜,建立準確的音名及節(jié)奏后再加上音高,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識讀五線譜及簡譜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歌譜的興趣。其次,因為在識譜的過程中始終用拼音的第四聲的聲調來識讀樂譜,所以還起到了練氣聲的效果,在讀譜的過程中也解決了換氣的問題。學生解決了音名及節(jié)奏后,再去歌唱樂譜和歌詞,這樣就更能準確地把握音準和演唱技巧。
(二)識譜教學有利于學習樂器
隨著各類樂器的普及,學生對于新鮮樂器的興趣也與日俱增。但是如果不識譜,學生將無法演奏樂曲。在筆者研究課題期間,學校的管弦樂隊、電聲樂隊、弦樂隊和古箏隊琴等樂隊在識譜的過程中,都運用了四聲讀譜法來識讀樂譜。學生不用過多地顧及音高,所以能夠很快地解決了音名及節(jié)奏,大大提高了識譜及熟練樂曲的速度。加上識譜的難度降低了,學生演奏樂器的興趣也逐漸提高。
(三)在培育樂感的基礎上愉悅身心
音樂不僅能夠愉悅身心,還能夠陶冶學生情操,這也是小學音樂存在的原因之一。筆者在研究四聲讀譜這個課題期間,發(fā)現(xiàn)學生在掌握了四聲讀譜的規(guī)律后,能快速地掌握樂曲的樂譜。在歌唱或者演奏樂器中,能更好地體會到音樂的每一個樂句的表達以及音樂作品中的情感。由此可見,識譜教學的重要性可以說是貫穿于音樂教育的始終,同時在培育樂感的基礎上,還能愉悅身心。
四、四聲讀譜在識譜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具體方法
首先相關教師應在自己教學班級普及四聲讀譜方法,根據(jù)實施研究結果和目標,確定子課題。在自身音樂教學班級中,結合音樂教材內容,對有效融合四聲讀譜與識譜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實踐摸索。
在研究過程中運用實驗對比法。在實驗班級中,首先教會學生四聲讀譜的方法,結合音樂教材的曲目,讓學生獨自識譜。在二聲部的歌曲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先學會四聲讀譜,再進行兩聲部的合作練習。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多聲部音樂。另一個班級不采用四聲讀譜的方法。通過對比,教師可以積累經(jīng)驗進行分析討論,然后再進行全校推廣,逐步運用在合唱隊、管弦樂隊、電聲樂隊、古箏隊和阿卡貝拉隊等校隊的識譜訓練中。
(二)階段性實施計劃
教學運用準備階段:首先需要根據(jù)相關資料,對四聲讀譜運用的理論依據(jù)、目標、內容和實施策略進行研究;其次制定實施方案及計劃,研究小組成員明確分工,并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
教學實施階段:根據(jù)研究結果,加強四聲讀譜的實踐運用,與學校及市區(qū)的音樂教研活動相結合,根據(jù)實施計劃開展實踐應用。同時加強應用過程的研究,對實施情況進行積極記錄,并撰寫案例分析。注意收集典型案例,做到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推動四聲讀譜運用的順利開展。
教學總結階段:需要對四聲讀譜實踐運用的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對相關研究資料進行整理,結合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撰寫應用研究報告。最后組織專家對實踐研究結查進行鑒定和結題。
(三)主要實施保障
在四聲讀譜的運用實踐中,聘請專家和專業(yè)研究人員來校指導、舉辦講座和對實驗教師開展成果總結及表述等方面的培訓。在實踐運用研究中,需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將各個階段的目標任務分解細化,每項工作明確專人負責,提高效率,保證質量。針對實踐應用中疑難問題,需要教師之間加強協(xié)調,共同討論解決,并聽取各方面對實驗成效的反饋意見,及時準確地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jīng)驗教訓,對四聲讀譜實際應用成效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五、結束語
筆者多年來致力于研究和推廣《四聲讀譜在識譜歌唱教學中運用的研究》課題,四聲讀譜在幫助學生識讀樂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過四聲讀譜的運用,讓學生有效地處理好音名及節(jié)奏。學生反復讀譜建立了準確的音名及節(jié)奏后,再加入音高,大大地降低了五線譜及簡譜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歌譜的興趣。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運用四聲讀譜時應該引導學生由淺入深,不斷地接觸、體驗、感受音樂,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吳斌,金亞文.音樂課程目標——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之四[J].中國音樂教育,2002(7).
[3]程瑩瑩.小學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性的提升策略探析[J].文淵(高中版), 2019(3):61.
[3]李云波.啟蒙之“樂”——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有效方法[J].啟迪:教育教學版, 202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