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王金萍
1.吉林省一汽總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吉林長春 130011;2.吉林省一汽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吉林長春 130011
門診換藥作為外科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專業(yè)科學的換藥及包扎方式,是保障創(chuàng)口快速愈合的先決條件。 而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換藥為治療燒傷的關鍵步驟,稍有不慎,容易引發(fā)感染、傷口惡化等情況的出現[1-2]。 加之燒傷患者情況不一,尤其處于炎熱天氣中,為保護患者皮膚屏障,在忍受燒傷創(chuàng)面惡臭氣味的同時,還要耐心細致地完成清潔、換藥到包扎的過程[3-4]。 而工作職業(yè)和工作環(huán)境的特殊性,使燒傷換藥的護理人員無論在工作強度、精神負擔以及心理壓力等方面均負荷較大,嚴重影響護理人員身心健康,故此面向該類護理人員實施專業(yè)科學的管理方式十分必要。通常情況下,該院門診燒傷換藥護理人員大多采用傳統(tǒng)管理模式,但傳統(tǒng)管理模式更多立足于患者的角度上,并且管理理念較為固化,形式也過于單一,使得管理效果差強人意。而PDCA 護理管理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主要是持續(xù)關注管理質量、提升管理效果的管理模式,可以提升護理人員換藥專業(yè)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心理素質。故該研究選擇2019 年2 月—2021年2 月期間該院門診燒傷換藥20 名在職護理人員實施PDCA 護理管理模式,就管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門診燒傷換藥科20 名在職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時間不同分為對照組(2019 年2月—2020年2 月)和研究組(2020 年3 月—2021 年2 月)。 護理人員年齡20~55 歲,平均(33.35±4.15)歲;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6 名、護師8 名、護師2 名。納入標準:①均為門診科室的正式護理人員,入職時間≥1年;②所有護理人員均已知情該研究, 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研究期間請假時間超過兩周者;②配合度較低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護理人員實施傳統(tǒng)管理模式,管理者根據醫(yī)院各項護理規(guī)章制度、崗位職責、患者需求等各項服務規(guī)范,每月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關鍵性護理制度以及燒傷換藥各項流程,并定期進行考核。
1.2.2 觀察組 觀察組護理人員實施PDCA 護理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如下:(1)計劃階段:管理者需面向既往門診燒傷換藥發(fā)生的所有不良事件,總結其中主要原因,并將其完成歸類,劃分成不同維度,整理成冊,下發(fā)至護理人員手中。主要可分為兩個方面:①換藥專業(yè)能力,護理人員需要具備燒傷理論知識、換藥正確操作能力、不同患處的包扎方式等;②護理人員心理素質,高度的責任心、團隊精神、愛傷觀念、環(huán)境適應能力等。 (2)實施階段:①提升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能力,管理者需先為所有護理人員開展燒傷知識培訓,結合不同等級不同部位燒傷講述在換藥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的疼痛感,以及現下臨床燒傷主要運用的外傷藥物種類等,要求所有護理人員分別根據燒傷等級及位置全面深入理解。②提升換藥包扎能力,為全面提升門診燒傷換藥護理人員換藥及包扎專業(yè)性,管理者可實行“三個提升”培訓項目,即提升燒傷換藥內容培訓、明確不同等級燒傷換藥流程、不同位置燒傷包扎方式。管理者可借助該院既往護理人員為不同患者換藥的動態(tài)視頻進行相關知識講解,以1~3 級燒傷等級和不同部位燒傷患者為根據選取操作最為規(guī)范的換藥視頻及包扎方法為素材,進行講解,講解完畢后,實行小組模擬,管理者隨機出題,根據護理人員實際操作方式檢驗其掌握程度,待全部完成后,要求所有護理人員結合視頻尋找自身操作不規(guī)范或者遺忘之處,加深記憶。 ③提升護理人員心理素質,因為燒傷患者情況的特殊性,管理者必須讓所有患者首先習慣適應該工作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工作性質,故此當存在全身面積超過30%燒傷面積的患者進行換藥時,在崗護理人員均可以進入到工作觀察室,熟悉后需要面對重大燒傷患者以及應對的心態(tài)等。 另外為降低護理人員流失率及工作懈怠,強化職業(yè)心理認同感,管理者可進行科學排班制度,在滿足護理人員其他訴求方面進行柔性排班管理,適當給予不定時假期獎勵,并每個月為護理人員提供一次免費該院心理科咨詢機會以及直系親屬每半年免費預約的就診機會,使護理人員可以具備充足的心理動力并將這份關心延續(xù)傳遞給燒傷患者。(3)檢查階段:管理者可結合門診患者以家屬真實反饋情況,全面了解所有護理人員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態(tài)度,結合現存問題和改進策略進行梳理,并監(jiān)督實施。 (4)在每月總結會議中,管理者可與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總結,并將對應出現的問題以及對策打印出來,以電子文檔的方式分發(fā)給所有護理人員,用于后續(xù)指導,確保護理服務工作落實的更加全面。
1.3.1 包扎方法規(guī)范性 采用該院自擬量表評價兩組護理人員包扎方法規(guī)范性,該量表內含環(huán)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旋轉反折形包扎法、回反形包扎法、8 字形包扎法、多頭帶包扎法7 個維度,每個維度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人員包扎方法規(guī)范性越高。
1.3.2 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能力 采用該院自擬量表評價兩組護理人員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該量表內含疼痛評估、藥物作用、藥物反應及非藥物鎮(zhèn)痛法4 個維度,共100分,每個維度25 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人員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能力越高。
1.3.3 心理素質 參照護理人員心理素質量表(MQIN)自擬該院護理人員心理素質調查量表評價兩組護理人員心理素質,內含心理能力、心理品格、自我適應、環(huán)境適應、心理動力5 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人員心理素質越好。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人員在環(huán)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旋轉反折形包扎法、回反形包扎法、8 字形包扎法、多頭帶包扎法等包扎方法規(guī)范性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包扎方法規(guī)范性掌握評分比較[(x±s),分]
觀察組護理人員疼痛評估、藥物作用、藥物反應及非藥物鎮(zhèn)痛等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燒傷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能力比較[(x±s),分]
觀察組護理人員心理能力、心理品格、自我適應、環(huán)境適應、心理動力等心理素質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人員心理素質量表評分比較[(x±s),分]
燒傷是指在熱力作用下,包括高溫氣體、火焰、炙熱金屬液體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為皮膚、皮膚黏膜、嚴重者傷及皮下組織等受到的損傷,如肌肉、骨骼、內臟等[5-6]。 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可分為Ⅰ度、淺Ⅱ度、深Ⅱ度、Ⅲ度燒傷,其中Ⅰ度燒傷表面呈紅斑狀,無皮膚破損;淺Ⅱ度燒傷局部出現紅腫較為明顯,一般不會留下瘢痕;深Ⅱ度燒傷會出現水皰,會留下燒傷瘢痕;Ⅲ度燒傷,皮膚可呈現焦黃、碳化等情況,伴隨異味[7-8]。而對于醫(yī)院門診的燒傷換藥來說,一般患者燒傷面積較大,等級較高,無法完成自行給藥及包扎[9]。 而后期的換藥流程、手法、包扎方式等對于燒傷患者預后具有一定關系, 同時因為燒傷患者情況特殊性,在換藥時具有一定異味,這便需要護理人員在具備專業(yè)護理能力的同時,還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以及心理接受能力,故此加強門診燒傷換藥護理人員專業(yè)能力和心理素質的管理方式至關重要[10-11]。既往情況下,該院大多采用傳統(tǒng)管理方式,雖然該種方式具備一定管理效果,但是其涉及面較為局限,無法關注到管理人員專業(yè)能力上的不足之處和心理素質上的薄弱之處,使得管理效果差強人意。 而PDCA 管理模式為立足于傳統(tǒng)管理模式之上衍生出的全新模式,其可從計劃階段(P)、實施階段(D)、檢查階段(C)、總結階段(A)4個步驟特點制訂相對應的管理策略,可顯著提升管理實效[12-13]。
該文研究發(fā)現,觀察組護理人員在環(huán)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旋轉反折形包扎法、回反形包扎法、8 字形包扎法、多頭帶包扎法等包扎方法規(guī)范性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人員疼痛評估、藥物作用、藥物反應及非藥物鎮(zhèn)痛等換藥疼痛知識普及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人員心理能力、心理品格、自我適應、環(huán)境適應、心理動力等心理素質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PDCA 循環(huán)管理模式首先立足于實際燒傷換藥護理人員實際情況之上構建標準化的工作管理協調機制,基于燒傷換藥護理工作的難度大、精度高等特點,在計劃階段根據既往護理人員發(fā)生的不良事件以及心理不適情況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其中主要原因,以此為基礎促進燒傷換藥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有序開展[14-15]。 而為提升燒傷換藥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管理者通過理論培訓以及實踐模擬的方式開展第二課堂,從細節(jié)處提升護理人員對燒傷知識、疼痛知曉程度、非藥物止痛法等相關知識的深化了解,并根據護理人員實際換藥包扎方法規(guī)范的薄弱之處,進行針對性提升,以此綜合提升護理人員專業(yè)能力。另外因為該工作性質問題,護理人員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均會產生一定壓力,需要強化護理人員環(huán)境適應、心理應對、心理品格等諸多心理素質方面的能力,管理者可在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關心與關懷,于護理人員立場之上實施人文關懷,以此使護理人員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感受到歸屬感,提升護理人員職業(yè)認同,降低工作懈怠。
綜上所述,就燒傷換藥護理人員,實施PDCA 管理模式,可顯著提升護理人員專業(yè)能力和心理素質,保障有序工作的同時為患者帶來優(yōu)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