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平,李艷婷,姜天夢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產婦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病機制不明,飲食習慣、肥胖、運動量過少及遺傳史等是導致該病的重要因素。若患者血糖長期處于升高狀態(tài),對其自身及胎兒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風險[1]。因此,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研究對此類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模式,觀察其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確診妊娠期糖尿病;初次單胎妊娠;年齡20~35歲。排除標準:妊娠前患有糖尿病者;兇險性前置胎盤;先兆流產者;精神障礙患者。將納入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46例,年齡23~33歲,平均(28.66±5.25)歲;平均孕周(28.64±5.79)周。研究組:47例,年齡24~34歲,平均(28.79±6.18)歲;平均孕周(28.50±6.44)周。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
1.2方法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圍產期干預措施,內容包括:入院后對其行產科健康知識宣教,定期檢查血糖水平,控制飲食,囑咐其按照醫(yī)囑定時服藥等,待分娩時實施自由體位助產,患者自行選擇分娩體位,包括站立位、坐位、跪位等,入產時醫(yī)務人員通過溝通轉移其注意力、放松心態(tài),宮縮時通過口語指令指導患者平穩(wěn)呼吸、用力宮縮進行分娩。研究組: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內容如下:①健康宣教。重點針對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干預方案、治療措施等進行講解,告知患者干預過程中注意事項及血糖升高對胎兒的危害性;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予以語言關懷,使患者心態(tài)積極向上,增強治療信心。②血糖管理。加強飲食管理,少食多餐,減少糖類攝入量,增加蛋白質等營養(yǎng)素的攝入;定期監(jiān)測血糖,指導患者及家屬自我監(jiān)測,并記錄相關血糖值;若出現(xiàn)血糖過高時,根據醫(yī)囑行胰島素注射。③運動訓練。干預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運動訓練,每日在餐后由家屬協(xié)助患者步行30 min左右,監(jiān)控步行步數(shù),運動訓練直至分娩前結束。
1.3指標評定 血糖指標:干預前后使用三諾安穩(wěn)血糖測試儀(長沙三諾生物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型號:GA-1)測量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妊娠結局:分娩前記錄產婦及患兒早產、巨大兒、胎膜早破、羊水過多等現(xiàn)象。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及剖宮產情況。
2.1兩組血糖指標變化對比 與干預前比較,干預后兩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均有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大于常規(guī)組。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指標變化對比
2.2兩組妊娠結局對比 研究組:羊水過多3例、早產2例、巨大兒1例,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比為12.77%;常規(guī)組:羊水過多4例、早產5例、巨大兒3例、胎膜早破2例,發(fā)生比為30.43%。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0,P=0.038)。
2.3兩組分娩方式對比 常規(guī)組:剖宮產25例,陰道分娩21例;研究組剖宮產15例,陰道分娩32例。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7,P=0.029)。
妊娠期婦女體內的糖代謝狀態(tài)相對特殊,隨著產婦孕周的增加,其體內雌激素及孕酮等抗胰島素物質大量增加,且胰島受體細胞活性降低,導致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亦降低。此時,機體需要維持其正常代謝就需要代償性的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但機體胰島素分泌能力有限,使代償過程無法完成,從而導致患者體內糖代謝出現(xiàn)異常,進而引起血糖升高,后逐漸進展為妊娠期糖尿病[2],對患者、胎兒造成極大損傷。因此,臨床需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有效的管理,以維持其血糖水平,進而減少其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
多元化護理模式是從多方面、多渠道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通過合理飲食、運動等方式調控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高血糖狀態(tài),從而達到減少不良后果的一種多元化護理方式[3]。本研究將其應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改善情況優(yōu)于常規(guī)組,表明該模式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tài)。有研究顯示[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與其新生兒結局有關,且呈現(xiàn)出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胎膜早破、巨大兒、羊水過多及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比較常規(guī)組低,表明該模式在使患者血糖得到改善的同時,還可一定程度上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的風險。筆者進一步分析認為,通過健康宣教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可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可以起到引導作用;實施科學的飲食管理可以從根本減少糖類的攝入,不僅能夠調節(jié)患者的體重,并且減少體內血糖值,使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積極進行胰島素管理,定時監(jiān)測血糖值,及時了解血糖變化,根據血糖值調控胰島素的用量;為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運動計劃,通過定期運動調節(jié)自身的胰島受體細胞,一方面改善血糖,另一方面加強患者的自身體質,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4]。對比分娩方式發(fā)現(xiàn),研究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規(guī)組,剖宮產率低于常規(guī)組。分析認為,自由體位分娩有利于患者自行選擇體位分娩,但患者分娩過程較為痛苦,實施多元化護理模式可減輕患者緊張情緒,降低分娩疼痛感,縮短產程,進而可減輕患者在分娩過程中的不適感,提高自然分娩率。
綜上所述,多元化護理模式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不良妊娠結果的發(fā)生,促進陰道分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