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沄
春節(jié)期間適值寒假,苦學一學期的孩子們難免放松幾分,人之常情。但放松不等于懈怠,更不等同于放縱。寒假該是休息、充電和進行家庭教育的大好時機。家長一方面要幫助孩子安排好飲食起居,另一方面要安排合理的功課學習。此間,家教便可融入生活和學習之中。文正公曾國藩曾言:“子弟之賢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家教源于家風,家風的根本在于父母長輩自身的立德、立言、立行?;诖?,春節(jié)期間的家教可從三方面入手。
“寒素”教育,從生活的點滴做起
“寒素”乃為家風的基調(diào),本分做人的基石?!昂亍比∫狻皟€樸清白”。由奢入儉難,做“一介寒儒”更不易。于家風中,“寒”并非家里真的生活貧寒,而是主張過一種簡單、節(jié)儉、樸素的生活,家庭成員不為外物諸多利益所累,不為外界各種誘惑所魅,則家庭的整個氣質(zhì)必然神清氣爽、正氣凜然,這便是“清白”。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更容易把精力放在正經(jīng)事上,更容易發(fā)憤圖強、自立自強。
春節(jié)期間的“寒素”教育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比如,家長有必要讓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財務收支狀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逐漸理解父母掙錢養(yǎng)家的辛苦。重點在于擺明財務收支,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有理解,才有懂事。孩子金錢觀正確了,花錢自然懂得量入為出,不做出格的事?!柏毤叶嘈⒆樱溕荻鄶骸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懂事的孩子日后方可忠孝兩全,成為家庭和國家的有用之才,這樣的孩子是不是讓家長省心不少?
有些家長因為各種原因羞于提及財務情況,生怕給孩子壓力。這里面有個“度”的問題,給孩子講財務狀況可別說得如同天要塌下來一般,咱們成年人扛起家庭重擔,孩子的義務是理解這種“辛苦”,知道適度節(jié)儉,別亂花錢即可。同時,在具體行動上,“寒素”并不意味著春節(jié)過節(jié)什么都不買。孩子想買雙打折的新鞋、買件新外套、去飯館和同學聚會吃個飯,這些都在情理之中。曾國藩一生節(jié)儉,世人稱道,但他也主張治家中“節(jié)儉不可流于刻薄”?,F(xiàn)代生活中,“寒素”的尺度在于家長帶領孩子做到不攀比、不浪費、量力而行、量入為出。文正公所說的“情誼宜厚,用度宜儉”的道理就在于此。
勤勉教育,讓孩子“眼里有活兒”
“勤勉”乃是家風的主調(diào)。有道是“疏懶人無食,勤儉糧滿倉”?!扒凇比∫狻皠凇保皠凇敝庠谟凇皠悠饋怼被颉案苫顑骸?“勉”取意“努力而為”,其意在于“砥礪、督促”。《國語·越語》中有句名言:“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換言之,父母的作用在于身體力行的同時,也要帶領督促孩子們勤于勞作。反之,《論語·微子》中所描述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景象就會在現(xiàn)實的家庭生活中屢屢上演,這就是咱老百姓常說的“眼里沒活兒”。
可別小看這“眼里沒活兒”,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相當一部分人好吃懶做,甚至出現(xiàn)“啃老”行為。過去在農(nóng)村管這樣的男人叫“二流子”。究其原因,從小父母教育不當,養(yǎng)成不干活兒、不愛干活兒、眼里沒活兒的毛病。這是不是從某種程度上毀了孩子一生呢?這樣的孩子有幾個“混”得好的?我們家長真的“樂見其成”如斯?而“眼里有活兒”的孩子一生勤奮,更有能力克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成功的幾率更大。對于一個家庭傳承而言,文正公也由衷發(fā)出“一家之興,一國之盛,舍勤儉二字而不能”之感慨。由此可見,“勤”對于一人,一家,乃至一國的發(fā)展有多重要。
父母“勤”于先,“勉”其子于后。這也就是說,父母是最好的身體力行的“老師”。比如,拿早晨起床這件事來說,現(xiàn)在很多稍微年輕點的夫妻自己帶上小學的孩子。俗諺說“睡不醒的冬仨月”,本來寒冬臘月早晨起床就困難,再加之春節(jié)假期中睡得晚,轉(zhuǎn)天還不得早晨十點以后才起床?這時,父母再要求孩子“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可能嗎?家長的立德、立言、立行之前要有一個“威”字。換言之,立的德孩子服,立的言孩子信,立的行孩子遵。從這個角度看問題,立什么不重要,無威難立才是問題之關鍵。所以,無論是春節(jié)假期中,還是平時的點滴教育里,父母該首先反省自身,然后再教育孩子。
再比如,春節(jié)假期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安排一些體力活兒或粗活兒。什么活兒不重要,活兒本身帶有“勉為其難”的內(nèi)涵。在這個“勉為其難”的過程中鍛煉孩子堅忍不拔的氣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頑強不息的毅力。家長要敢于在可控的范疇內(nèi)讓孩子勇于試錯。不干,怎么知道好壞,怎么成長。這時,“勉”的功能就起作用了。孩子做好了,“勉”之褒獎,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質(zhì)上的,但一定精神褒獎大于物質(zhì)刺激,否則變味。孩子沒做好,“勉”之鼓勵、督促。注意,是鼓勵,不是批評指責,更不能張嘴閉嘴地“笨蛋、廢物”的一頓悶損。鼓勵的意思是父母在精神和行動上積極督促孩子不輕言放棄,“加油”“再來”等詞常見于此間。同時,父母或可一旁指點一二,融入其中,豈不更加其樂融融?有沒有懲罰?有的,該做的不做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如果父母立威在先,孩子哪敢不從?
篤學教育,幫孩子制訂學習計劃
“篤學”乃是家風的內(nèi)核?!昂V”取意“忠而實”,一心一意。學習一心一意,不偷懶,則必然學富五車,開創(chuàng)家學淵源的局面。“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家族文化傳承之大義在于此。寒假期間,除去必要的休息、交流等活動外,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是學校和家長共同之責。得有人管,有人過問,有人督促。比如,制訂學習周計劃、月計劃表格,具體到每天的每小時要干什么、該干什么,什么時候?qū)W英語,什么時候做數(shù)學題,家長的作用在于督促子女按時完成。所以,“篤學”首先本著一個“勤”字,然后才是更高層次的“忠實”學習。這里要和家長講,學習不可機巧騙己,會就是會,不會,再學再努力,斷不可因為所謂的面子或補償心理,急功近利或流于形式。否則,怎么樹立一心一意、死磕到底的學習風尚?怎么樹立一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制訂各種學習計劃需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知子莫如父”,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因子女之才設定合理目標,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留給孩子正常發(fā)展的基本時間和空間,這也叫人生道路中的“留白”。
追比先賢,曾國藩篤學一生,鍥而不舍,治學嚴謹。后世晚輩每提起文正公則有一名聯(lián):“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于吾輩凡人則希望,父慈子孝,家風綽約,春節(jié)祥和,天下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