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露,王 婷,謝 麗*
(1.南京鼓樓醫(yī)院腫瘤科;2.南京鼓樓醫(yī)院病理科,江蘇南京 21000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該病具有十分明顯的激素依賴性,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等類固醇類激素受體在其發(fā)生與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有部分ER、PR陽性乳腺癌患者在內(nèi)分泌治療中會出現(xiàn)耐藥,使其無法從傳統(tǒng)的內(nèi)分泌治療中獲益,只能選擇不良反應更大的化療方案[1]。雄激素受體(AR)與ER、PR同屬類固醇激素受體,有研究表明,AR可與雄激素結(jié)合后活化,進入細胞核中與雄激素基因應答元件連接,引導靶基因轉(zhuǎn)錄,調(diào)控細胞生長分化,使乳腺癌細胞凋亡。有研究認為,AR在乳腺癌組織中表達水平較高,檢測其水平可用于評估乳腺癌患者預后[2]。目前,AR在乳腺癌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具體機制尚未闡明,是否可作為該病的潛在治療靶點仍無定論。鑒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AR表達狀態(tài)幾期在乳腺癌患者預后評估中的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鼓樓醫(yī)院收治289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颊吣挲g29~85歲,平均(55.47±6.32)歲;腫瘤直徑0.9~13 cm,平均(2.71±1.25)cm;乳腺癌分子分型[3]:Luminal A型52例,Luminal B型161例,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過表達型33例,三陰性型43例。組織學分級[4]:Ⅰ級20例,Ⅱ級221例,Ⅲ級48例。納入標準:符合《乳腺腫瘤學(第2版)》[5]中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者;均為女性;病理組織活檢確診為浸潤性乳腺癌者;臨床資料完整者;均接受手術(shù)治療者等。排除標準:出現(xiàn)遠處臟器轉(zhuǎn)移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合并嚴重基礎(chǔ)疾病者;術(shù)前曾接受放化療、激素或中藥等治療者等。本研究經(jīng)南京鼓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術(shù)后病理標本組織均在10%中性福爾馬林液中固定,蠟塊包埋后連續(xù)切片(厚度4 μm)。常規(guī)脫蠟后,在0.3%過氧化氫溶液中浸泡10 min,去除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采用pH值為8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 / 乙二胺四乙酸(EDTA)緩沖液進行抗原修復。采用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儀[羅氏診斷產(chǎn)品(上海)有限公司,型號:BenchMark XT],運用二抗 - 酶標多聚體(EnVision)兩步免疫組化染色法進行病理組織切片染色,主要觀察乳腺癌組織中AR、ER、PR、HER-2及細胞增殖核抗原(Ki-67)陽性表達情況。其中,AR、ER、PR陽性判讀標準:≥ 10%的腫瘤細胞核內(nèi)出現(xiàn)黃色、棕黃色、深棕色或褐色顆粒則為陽性;Ki-67判讀標準:以≥ 14%腫瘤細胞核內(nèi)出現(xiàn)棕色或深棕色顆粒判定為高表達,反之則為低表達。HER-2判讀標準: > 10%的腫瘤細胞呈強而完整、均勻的細胞膜染色為HER-2陽性;>10%的腫瘤細胞呈弱至中等強度且完整的細胞膜染色為HER-2疑似陽性,此時需與熒光原位雜交結(jié)果結(jié)合予以進一步判讀,如HER-2/17號染色體中間著絲粒區(qū)(CEP17) ≥ 2.0或該比值<2.0但HER-2拷貝數(shù) / 腫瘤細胞數(shù)的比值 ≥ 6.0時判讀為HER-2陽性[6]。乳腺癌分子分型為Luminal A型:ER/PR陽性且HER-2陰性,Ki-67低表達(<14%);Luminal B型:ER/PR陽性,HER-2陽性或ER/PR陽性,HER-2陰性,Ki-67高表達(≥ 14%);HER-2過表達型:ER、PR均陰性,HER-2陽性;三陰性型:ER、PR、HER-2均陰性[7]。
1.3 觀察指標 ①分析AR、ER、PR及Ki-67在乳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情況。②分析AR在不同分型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③分析AR在不同組織學分級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④分析乳腺癌組織AR表達與ER、PR、Ki-67表達的關(guān)系。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χ2趨勢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R、ER、PR及Ki-67在乳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情況 經(jīng)EnVision兩步免疫組化染色法病理組織切片染色后,可見AR陽性信號呈棕黃色,位于細胞核,見圖1-A;ER陽性信號呈深棕色,位于細胞核,見圖1-B;PR陽性信號呈棕黃色顆粒,位于細胞核,見圖1-C;Ki-67高表達時腫瘤細胞核內(nèi)出現(xiàn)棕色或深棕色顆粒,見圖1-D。
圖1 乳腺癌組織中AR、ER、PR、Ki-67免疫組織化學染色(×200)
2.2 AR在不同分型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289例乳腺癌患者AR陽性表達率為65.40%(189/289),AR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過表達型乳腺癌患者病理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三陰性型,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AR在乳腺癌不同分型中的表達情況[ 例(%)]
2.3 AR在乳腺癌不同組織學分級中的表達情況 AR在組織學分級Ⅰ級、Ⅱ級中的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Ⅲ級,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AR在乳腺癌不同組織學分級中的表達情況比較[ 例(%)]
2.4 乳腺癌組織中AR表達與ER、PR、Ki-67表達的關(guān)系 乳腺癌病理組織ER、PR陽性表達患者的AR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ER、PR陰性表達患者,而乳腺癌病理組織Ki-67低表達患者的AR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Ki-67高表達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AR表達與ER、PR、Ki-67的關(guān)系[ 例(%)]
乳腺癌是高度激素依賴及高度異質(zhì)性腫瘤,目前針對ER、PR的內(nèi)分泌治療已經(jīng)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內(nèi)分泌治療耐藥和ER、PR陰性的患者對內(nèi)分泌治療不敏感甚至無效,導致患者普遍預后不佳。既往有研究認為,AR、ER和PR同屬于核受體超家族成員,其主要存在于靶細胞核內(nèi),屬乳腺癌抑癌基因,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侵襲乃至轉(zhuǎn)移[8]。AR已經(jīng)成為乳腺癌的一個新的潛在預后因素及治療靶點,現(xiàn)逐漸引起關(guān)注,但AR表達在乳腺癌患者預后評估中的意義目前尚無明確定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289例乳腺癌患者中AR陽性表達率為65.40%,與馬少君等[9]報道基本一致,但低于張興洋等[10]報道,這可能與納入對象的臨床病理特征、分子亞型構(gòu)成情況或AR陽性判定標準存在差異有關(guān)。三陰性型乳腺癌是基底細胞樣型中的一類乳腺癌,其侵襲性較強,遠處轉(zhuǎn)移率較高,患者易出現(xiàn)骨轉(zhuǎn)移、內(nèi)臟轉(zhuǎn)移及腦轉(zhuǎn)移;與其他3種分子分型相比,三陰性型乳腺癌的惡性程度較高,預后相對更差,腫瘤分級較高,最易復發(fā)[11]。組織學分級反映了腫瘤細胞生長及分化狀態(tài),當患者組織學分級高時,表明腫瘤細胞浸潤周邊組織能力和浸潤面積增加,腫瘤組織易于向周圍浸潤。雄激素可與雌激素協(xié)同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及增殖,而AR可與雄激素結(jié)合并被激活,從而通過激活TP53和TP73調(diào)控細胞周期、細胞凋亡,上調(diào)let-7a表達等一系列調(diào)控作用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R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過表達型中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三陰性型,AR在組織學分級Ⅰ級、Ⅱ級中的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Ⅲ級,表明AR在三陰性型乳腺癌和組織學分級為Ⅲ級中的陽性表達率較低,其表達狀態(tài)與乳腺癌惡性程度及預后相關(guān),AR表達水平越低,提示患者預后越差。
ER和PR是目前公認的判斷乳腺癌惡化程度的指標,AR可作為乳腺癌細胞中ERα信號通路的直接抑制因子,抑制ER陽性乳腺癌細胞增殖;此外,AR在ER靶基因上有獨特的結(jié)合位點,可通過與該位點結(jié)合直接抑制其轉(zhuǎn)錄,也可通過競爭性結(jié)合調(diào)控因子簡介抑制其轉(zhuǎn)錄,從而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PR是一種功能性ER表達的標志物,為ERα的作用靶標,有研究認為,與PR陰性相比,PR陽性分化程度更高,侵襲性更低,預后良好;Ki-67即細胞增殖指數(shù),標記處于增殖周期中的細胞中,其組織分化越差時,表達則處于較高水平,而AR可通過負性調(diào)節(jié)miR-21的表達而抑制細胞增殖作用[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ER、PR陽性表達患者AR陽性表達率均顯著高于ER、PR陰性表達患者,Ki-67低表達患者AR陽性表達率則顯著高于Ki-67高表達患者,表明ER、PR陽性表達時,AR高表達,Ki-67陰性表達時,AR高表達,進一步提示AR與乳腺癌預后相關(guān)。但也有研究表明,AR和ER可利用相似的順式調(diào)控區(qū)域,AR與ER競爭結(jié)合雌激素反應元件進而減弱ER的轉(zhuǎn)錄活性,在ER和AR均為陽性的乳腺癌患者中,AR導致細胞凋亡,預示患者預后良好,而在ER陰性,AR陽性的患者中,AR通過結(jié)合雄激素反應元件導致細胞增殖,成為預后不良的因子[13]。因此,AR的表達及生物學功能在ER不同表達乳腺癌患者中有顯著差異性,還需分類對其進行評估。
綜上,三陰性型乳腺癌AR呈低表達,組織學分級Ⅰ級、ER和PR陽性表達患者、Ki-67陰性表達患者AR呈高表達,推測AR表達水平可作為評估乳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AR高表達的乳腺癌患者預后較好,而AR在乳腺癌中的具體作用機制未來仍需進一步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