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綠色
教師都想成為好教師、優(yōu)秀教師乃至名師,那么,怎樣才能心想事成呢?
好教師是成長起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好教師。好教師需要不斷修煉、不斷成長。成為好教師,需要學科知識的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班級管理方法的積累,人際交往經(jīng)驗的積累,和學生、家長、同事的溝通方法及語言的積累,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學習中獲得,在工作中習得。
學習是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學習力就是成長力,就是競爭力。不光年輕教師需要學習,老教師也需要學習,甚至包括名師都需要學習。我們處在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達、信息化手段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更新得很快,教師決不能用舊的知識和過時的方法來教新時代的學生,否則就不是自己落伍被淘汰的問題,而是誤人子弟的問題。
曾經(jīng)聽北京師范大學一位教授講過:“學習力就是適應(yīng)變化的能力?!蔽曳浅UJ同,好教師都有適應(yīng)變化的能力,都是在變化中成長起來的。正如一位名師所說:“我一輩子都在學做教師?!?/p>
有的教師很愿意學習、成長,但又怕校長只抓教育教學工作,不愿意讓教師在學習上花費更多的精力,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其實,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學生,發(fā)展學校,是校長應(yīng)該把握好的三個命題。它們就像人的五官和整個腦袋,既是統(tǒng)一的整體,又是相對獨立的部分,需要統(tǒng)籌安排。有的校長可能覺得發(fā)展學生是學校的第一要務(wù),所有的工作都應(yīng)該圍著學生的發(fā)展轉(zhuǎn),這當然是不錯的。但我覺得,發(fā)展教師也應(yīng)該是校長最重要的事項之一。從短期情況看,發(fā)展教師可能會影響一些學校工作,但教師成長了,學校的工作會完成得更好,學生會成長得更好,學校自然也就發(fā)展得更好了。
教師是學校寶貴的財富。一所好的學校,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學校的發(fā)展要靠校長的方向引領(lǐng),而校長的理念和愿景則靠教師隊伍來實現(xiàn),所以教師素質(zhì)對學校很重要。
故此,一位成熟的校長會非常重視教師的成長,會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就像“沒有一名教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長”一樣,我相信“沒有一位校長不希望學校的教師成長”。學校有專門的教師培訓經(jīng)費,也有教師成長的專項計劃。一位校長曾經(jīng)在全校大會上講:“我拜托你們了,你們趕緊成長吧!都趕緊成為名師吧!”這句話表達了他對教師成長的迫切希望,這同時也是所有校長的心聲。校長只會怕學校教師水平低,不會怕教師學習成長。
好教師需要具備各種各樣的素養(yǎng),但學習和成長的素養(yǎng)一定是擁有其他素養(yǎng)的基礎(chǔ)。從一定程度上講,學習是最重要的素養(yǎng)。特級教師余映潮曾經(jīng)說:“老師,請記住,發(fā)展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事情?!?/p>
為什么同一屆師范畢業(yè)生,有的能慢慢成為優(yōu)秀教師,而有的卻一直在基本狀態(tài)徘徊,甚至退步呢?其差別就在于其是否持續(xù)學習。成為好教師的,一直在學習、在成長,日積月累,經(jīng)驗越來越豐富,方法越來越靈活。而不學習不進步的,慢慢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越來越落伍了。
特級教師竇桂梅剛開始當教師時,上課也很一般,但她一直找機會上公開課,讓大家對她的課進行點評。別人都嫌上公開課麻煩,她卻主動上,一遍一遍磨課,最后成長為全國名師。她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繼續(xù)研究課堂,逐漸總結(jié)出自己的一套理論,提出語文教育教學要“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課程”,在語文教育教學的路上闖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逐步成長起來。
和竇桂梅的成長大同小異,所有好教師都是成長起來的。成長是教師最美的姿態(tài),也是教師給學生“以身作則”的常態(tài)。在終身學習的時代,教師要做終身學習的表率。
我要給教師幾點建議:一是要有虛懷若谷的心態(tài),要謙虛。二是要有如饑似渴的學習狀態(tài),要行動。三是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既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學習,也要實行“拿來主義”。四是要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方向性的規(guī)劃,樹立明確的成長計劃和目標。五是要有清晰具體的路徑和措施,確保自己一步步實現(xiàn)人生理想。
向名師學習是成長的一條捷徑。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肯定是有他們的過人之處。教師要了解教育界的名師,特別是自己所教學科的名師。他們的教學風格和特點是什么,他們有哪些好的教育方法,他們是怎么成長的。通過學習名師的長處,借鑒名師的方法,教師可以取眾人之所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向同行學習也是一個重要途徑。同事是離我們最近的教師,同事之間給予的影響也最大。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同伴互助是教師成長的一個重要方法。集思廣益,集智備課,共同教研,都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好方法。身邊同事的長處要學習,身邊同事的經(jīng)驗要借鑒,就連同事在工作中出現(xiàn)的失誤和教訓,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材料。
向?qū)W生學習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方法。學生身上有許多值得教師學習的地方。教育本身就是教學生成長,那就要了解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學習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學生交朋友,聆聽學生的心聲。陶行知先生都說要向小學生學習,我們常常說要俯下身子、讀懂學生,就是這個意思。
進行研究工作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師要以研究的心態(tài)去工作,去尋找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徑。無論是研究學生、研究教育教學方法,還是研究工作的成績和失誤,都會讓教師快速成長起來。而且,以研究的心態(tài)去工作,教師會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和成長的節(jié)律。
向自己學習??偨Y(jié)反思是研究的一種很好的辦法。教師要不斷總結(jié),不斷反思,在總結(jié)和反思中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向?qū)嵺`學習。閱讀和寫作是向?qū)嵺`學習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閱讀,做一個讀書人,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讀學科方面的書,還要讀人文方面的書,即博覽群書。寫作也不是語文教師的專利,而是所有教師快速成長的一條途徑。在寫教育生活、教育故事、教育經(jīng)驗的過程中,教師若能把工作想清楚、說明白、寫透徹,工作也就游刃有余了。
(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