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母嬰睡眠咨詢師,在平時的咨詢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
家長:“又媽,我家寶寶入睡的時候挺好哄的,抱一抱就睡了,也很好放下。就是后半夜總是醒,怎么辦?”
一系列的睡眠基礎排查之后……
我:“媽咪,考慮一下入睡習慣改變的,不要再抱到睡著才放下啦?!?/p>
家長:“又媽,入睡抱一下就睡,挺輕松的,我覺得不需要改。你就和我說說怎樣做能讓后半夜睡得更好一些吧?!?/p>
我:“……”
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小伙伴們聊一聊,為什么睡眠咨詢師們,總是會這么“不近人情”地堅持“睡眠改善,需要從入睡習慣開始改變”。
睡眠引導,為什么要從入夜開始
第一,在夜覺時,寶寶的睡眠驅動是最強的。睡眠驅動隨著夜間睡眠的進行,會呈現(xiàn)逐漸削弱的狀態(tài)。所以,當你希望改變寶寶的睡眠習慣,讓寶寶在新的方式下入睡,入夜開始改變是最容易成功的。
如果家長選擇跳過入夜方式的改變,而是直接對夜醒進行干預,由于睡眠驅動的變弱,很容易出現(xiàn)孩子哭鬧時間增加,甚至半夜起來根本就不再睡的情況。
第二,入夜時候嘗試并成功地在新的方式下入睡,可以讓夜醒的改善相對容易。雖然在入夜階段實現(xiàn)了自主入睡(各種程度的),并不一定會“自動”保證從此就能安睡整夜。但是,入夜方式的改變,一定會正面增加安睡整夜的可能性。這就好比學習基礎提高了之后,解出難題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第三,家長的因素。家長在寶寶入夜階段的精力更好,更容易堅定地執(zhí)行睡眠改善計劃,而不會像半夜兩三點那樣,面對寶寶哭鬧的時候被困意打敗,無法堅持而又妥協(xié)。
入夜和夜醒改善計劃
在開始睡眠引導之前,一定不要忘了優(yōu)化寶寶的睡眠基礎。不然再合理的計劃也是枉然。
睡眠基礎優(yōu)化包括:創(chuàng)造安全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了解寶寶的睡眠信號、合理安排作息、建議并保持睡前程序的一致性、排查身體健康方面的因素、重視自己與寶寶的情感聯(lián)結以及清醒健康狀態(tài)等。
睡眠調整的方案一:如果你對所選的引導方式有信心,那么你可以選擇入夜習慣的改變與夜醒改變同步進行。入夜的時候,你選用的是什么樣的引導方式,那么寶寶夜醒的時候,請用同樣的引導方式去回應他。
睡眠調整的方案二:如果你對選擇的引導方式并沒有很強的信心,那么建議家長先只對入夜方式進行改變,所有夜醒的處理仍舊保持“老樣子”就好。給自己3-4天的時間專注入夜方式的改善,當寶寶對該種引導方式反應良好,家長自己也更有信心之后,再把入睡使用的引導方式用到夜醒的改善。
溫馨提示:夜醒改善不等于不給寶寶喝夜奶。一般來說 3~6 個月的寶寶需要2~3次夜奶;6~9個月的寶寶需要0~2次夜奶;9~12的寶寶還需要0~1次夜奶。
39155019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