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萌
摘要:在科幻題材電影中出現(xiàn)了許多機器人模仿人類甚至超越人類的主題,深刻地體現(xiàn)了機器人格化的倫理危機。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分為簡單模仿人類的機器與人機合一的賽博格主體兩類。機器人的人格化倫理危機表現(xiàn)為對人類生活的全面介入與主宰人類的企圖。因此,只有把握道德底線,立足現(xiàn)實才能克服這一危機,實現(xiàn)人與科技的共生。
關鍵詞:人格化;賽博格身體;倫理危機;道德底線
科幻電影中機器的人格化是指在科幻題材的電影中,以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為典型代表的蘊含著人類智慧的機器,擁有了類似于人甚至超越于人的功能和智慧。這種人格化的機器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威脅,人被自己制造的機器所反噬,由此引發(fā)一系列倫理道德危機,值得人深刻地思考和自我檢視。正如羅伯特·維納所說:在人類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人類需要時刻面對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應對和處理人機關系,并且急需解決機器人的倫理危機。
一、被改造的“他者”與人機合一的“賽博格”身體
早期的科幻電影中機器人的身份通常是被人類建立的、模仿人類行為的機器。雖然具有某些人格化的特征,但它們或是對人類能力延伸的“他物”,或是作為主角朋友、敵人的“他者”,只是人類所對立、利用甚至攫取的對象,在電影《大都會》和《星球大戰(zhàn)》中這種人形機器無不是人類對自身強大的想象,并表現(xiàn)出對人類的威脅。隨著科技進步,科幻電影中逐漸出現(xiàn)了人機合一的“賽博格”化身體,機器從“他者”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區(qū)分電影《終結(jié)者》、《銀翼殺手》中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差異,機器人超出了人類的掌控,不僅威脅了人類,而且產(chǎn)生了人對于自我身份認同的困惑。
二、機器人對人類的介入與控制
科幻電影中機器的人格化倫理危機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機器人作為有人格的主體,試圖全方位介入人類生活,從人類普通的日常生活需要到更高級復雜的工作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機器人的參與。比如,機器人自動進化并成為人類的公敵,機器人與人類的情感糾葛、追求與人類結(jié)婚的理想目標等倫理困境。在影片《機器管家》中,機器人從一個沒有靈魂的管家,到逐漸愛上主人甚至制造人類的器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深刻表現(xiàn)出機器在擁有人類思想和功能的前提下,產(chǎn)生的各種復雜的倫理危機。
另一方面,這一人格化倫理危機還體現(xiàn)在機器人對于自我身份的僭越和將人類取而代之的企圖。當機器人的科技水平發(fā)展到了用系統(tǒng)自帶意識進行獨立思考時,倫理危機便隨之出現(xiàn)。機器人試圖擺脫人類的控制,并力求通過機器人的獨立意識支配人類的生活,人類被自己通過科學技術發(fā)明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機器人所替代和控制。在影片《我,機器人》中機器人時刻參與著與人相關的生產(chǎn)生活活動。機器人脫離了人類的約束、擁有自我意識和反抗精神,并且具有了非凡的智力。在這種背景之下,機器人不但全面介入了人類的生活,甚至出現(xiàn)了對人類的反抗行為,時刻威脅著人類的自身地位。
三、對科幻電影中機器人格化的倫理反思
(一)把握道德底線
人和機器人的關系并不一定要如此對立,而是有可能建立和諧的對話關系??萍嫉漠惢瘹w根到底是人的異化,因此只要人們對科技的發(fā)明和使用過程中始終把握道德底線,不將科技成果運用到反人類活動或者危害人自身的行為中,就能使科技成果造福人類。回顧過去人類的科技史,在那些非凡的、閃爍著人類智慧和想象的科學成就中,人類一直在超越自我并且不斷走向勝利。從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到《星際迷航》,電影中有大量的異想天開的內(nèi)容在如今已變?yōu)楝F(xiàn)實。關于人工智能在未來何去何從這一命題,科幻電影中已經(jīng)勾勒出一幅藍圖。在影片《我,機器人》中,機器人擁有意識后已經(jīng)失控,企圖消滅人類成為星球的霸主,這讓人們對人工智能科技細思恐極。因此,在發(fā)展科技時要保護好人們自身的發(fā)展,再先進的機器也不能突破自然法則和人類道德底線??萍嫉陌l(fā)展應當為所有人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更先進的生產(chǎn)工具,而不是限制和束縛人的自由發(fā)展,甚至造成人的自我毀滅。機器人的發(fā)明者應以便利人類為主要宗旨,不能違背基本的倫理道德要求,并且要將機器人的各項指數(shù)控制在人類可掌握的范圍內(nèi),這樣才會促進人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二)立足現(xiàn)實價值
盡管人們對于今后的人工智能科技的發(fā)展狀況難以預測,但依然可以將現(xiàn)實和虛擬分開,并將重心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而不是沉迷于對虛擬機器的權(quán)力掌控中。因此只有回歸到人與人真誠交往的軌道上,才能更好地處理好人與科技之間的關系。無論是《超能陸戰(zhàn)隊》中的機器人大白給人的關懷和幫助,亦或是電影《她》中更高級的升級版機器人薩曼莎,機器人不僅能夠從人類思維的角度去理解人類的實際想法,而且能和人從基本的人文知識談到更深層次的學術問題,還能跟人談一段轟轟烈烈的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條件限制的戀愛。但若想和具有人類情感的機器人談戀愛,就要面對很多復雜的倫理問題,某一個人會認為機器人是其唯一的伴侶,但實際情況中,機器人伴侶甚至和數(shù)百人同時在談戀愛,這就彰顯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價值衡量之重要性??梢姡⒆悻F(xiàn)實的愛才是化解這些科技帶來的倫理危機的有效方式,通過明確現(xiàn)實與虛擬的界限才能建立機器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和諧。
四、結(jié)語
機器人的人格化倫理危機是科技發(fā)展中必然要遇到的問題,也是科幻電影給人帶來的啟迪和思考。未來機器人與人類的關系發(fā)展將何去何從,是諸多科幻電影為觀眾留下的問題??苹秒娪爸袡C器人的人格化產(chǎn)生的倫理危機,既是科幻電影不能脫離的核心主題,也是人們在科技發(fā)展中對人機倫理道德的反思。只有在充分認識科幻電影中人格化的機器給人類造成的倫理危機的同時,對科學本身進行重新觀察和認知,才能深入思考人與科技的共生關系,并處理好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倫理危機,這才是科幻電影的靈魂之所在。
參考文獻
[1]李臻.現(xiàn)代美國科幻題材電影中生態(tài)倫理觀的嬗變與超越[J].電影文學,2020(20):135.
[2]梁衛(wèi)國.科幻作品視角下的人工智能倫理[J].科普研究,2020,15(03):28.
[3]李維,李佳.科幻電影中人工智能(AI)的科技形塑與倫理反思[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02):100.
[4]呂超.科幻文學中的人工智能倫理[J].文化縱橫,2017(04):45.
[5]李妍鈺.數(shù)字科幻電影關于人工智能設定的倫理困境——觀看《真實的人類》有感[J].西部廣播電視,2019(23):103.
[6]彭奉天.不“倫”不“類”:科幻小說《機器管家》中的人機倫理困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11):50.
(山東藝術學院?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