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 要:唐詩是我國文學殿堂的珍品,唐詩的審美魅力帶給我們歷久彌香的崇拜與驚奇,其審美魅力深邃而寬闊、精妙而傳神,以一種文學體裁敘事言情表理的精美,帶給我們讀者以品之不盡、賞之難書的神韻,這筆寶貴的文學財富、文化財富、精神財富、物質(zhì)財富既具唐文明的“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臻美,又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中的精華成分而代代相傳,亦為世界文學寶庫增添了經(jīng)典成分。因此,應(yīng)讓誦讀唐詩、賞析唐詩伴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從中汲取文采、理性、情趣等方面源源不斷的滋養(yǎng)。
關(guān)鍵詞:魅力唐詩;美不勝收;品之不盡;賞之難書;歷久彌香
唐詩很美,唐詩的精神美、和諧美、修辭美、風格美、音樂美、細節(jié)美、人情美、濃麗美、理趣美、生活美、悲劇美真?zhèn)€是美不勝收。怎一個“美”字了得。唐詩的美深邃而寬闊,精妙而傳神,以一種文學體裁敘事言情表理的精美,帶給我們讀者以品之不盡、賞之難書的神韻。唐詩問世至今兩千年時光了,雖歲月荏苒,然魅力劇增,以歷久彌香的韶華精彩靚麗著我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對于唐詩的美,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贊美評論多多,就是現(xiàn)下的我們論起唐詩,也都會油然升起賞析之情。因為唐詩的美,對于唐詩的吟詠、誦背、臨摹、交互在一代代國人中已成風氣,也對一代代國人從中汲取文采、增強理性、陶冶情趣發(fā)揮了“雅化”作用。僅就汲取文采說來,就有清蘅塘居士《唐詩三百首·序》中的諺語為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因此,應(yīng)讓誦讀唐詩、賞析唐詩伴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應(yīng)不斷增強我們對唐詩的審美能力,應(yīng)讓魅力唐詩在我們乃至后人的傳承中更加歷久彌香。以下僅從兩個方面賞析唐詩的審美魅力。
一、畫面、色彩、律動的寫生美
詩的文學體裁以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來組成,以最精致的詞句、最精華的修辭、最精湛的敘事言情表理,帶給閱讀者以審美意象、審美情趣、審美感悟、審美收獲。唐詩美的魅力是具有詩這種文學體裁普遍審美功能基礎(chǔ)上的高度升華,讓文字的畫面、色彩、律動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帶給閱讀者以畫面、色彩、律動的寫生美,這種美的意境更為鮮活動人、詩情畫意。以下以唐詩中普及率很高、詞句很簡約的兩首詩為例,簡要分析這一特點。
例:駱賓王七歲所作的《詠鵝》。詩文: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在國人中幾乎是家喻人曉,還是在孩童時,就幾乎人人都會背誦,是家長在對幼小孩子家教中所必然會利用的。這首詩盡管出自孩童的視角和筆力,但很能代表唐詩畫面、色彩、律動交織美的特點。在詩的首句是三個“鵝”字,開篇即交代了鵝的畫面,而且以“鵝”字的三連用,表現(xiàn)看鵝的小主人公的驚喜,表現(xiàn)一群鵝出現(xiàn)的畫面;接下來的15個字將鵝的鳴叫嬉戲畫面有聲有色的表現(xiàn)出來,那彎曲脖頸的鳴叫、那潔白的羽毛,那鮮紅的鵝掌、那碧綠的水面、那水中漣漪所組成的詩的畫面,所構(gòu)成的一幅美麗的“白鵝嬉綠水”的景觀是那樣的搶眼、靈動、曼妙、唯美。
例:白居易的《暮江吟》。詩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比碎g美景有著太多太多,人間美景中的自然美景天造地設(shè)不可多得,賞人間美景,留美言佳作者多多,但有如此筆力描寫夕陽西下之畫面、色彩、律動寫生美的,當首屈這首唐詩。這首詩先是讓閱讀者看到了殘陽余輝鋪撒到江面中,斜陽下的江水折射出紅色的光,紅色的光撥動了碧綠的水,紅色的光與碧綠的水在江面皺褶起伏,隨后交代這是九月初三(瘟神誕)的特殊日子,水邊的露珠被晃映得如同珍珠,天上的月亮被遮蔽成了彎弓,將大自然中夕陽西下與江水映襯的美,與鄉(xiāng)俗民風送瘟神的天佑情愫聯(lián)系在一起,讓九月初三這個特殊日子夕陽西下的美變得不平常起來。
二、豪放、激昂、悲壯的言情美
文學來自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均為迸發(fā)作者創(chuàng)作激情、創(chuàng)作能量的源泉,只不過由于作者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與創(chuàng)作功力的不同,會出現(xiàn)不同質(zhì)量的文學作品而已。唐詩自然產(chǎn)于唐代,是唐朝的“國珍?!碧瞥瘡呐d到盛再到衰,歷經(jīng)了二十一帝,二百八十九年,是我國封建王朝中執(zhí)政較長的朝代,為唐詩創(chuàng)作的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不同質(zhì)量的作品積淀了綿延耕種的沃土。這其中不乏具有豪放、悲壯、雄渾言情美的佳作,將胸懷憂國憂民、立志報效國家和人民的文豪志士形象、信念、心聲、胸襟用詩文精華出來,留給我們后人以讀來極能入情入境、引發(fā)情感共鳴的名篇佳作。也將以下兩首詩作為例,分析唐詩的這種魅力。
例: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由“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開篇,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高潮,也即收筆,將詩人由“小我”被颶風欺負,其茅屋破陋的悲涼境遇,哀嘆境如“小我”的貧寒者的悲慘凄涼的境遇,再引申到大丈夫憂國憂民,期盼朝廷、明君施與天下以仁政的政治抱負,吐露得悲壯豪放。杜甫一生空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滿腹才華,終未得明君賞識,未就雄心壯志,卻留下1500多首詩作,并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而傳承下來。
例:王翰的《涼州詞》。詩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蔽覈饨ㄍ醭臍v朝歷代,均都戰(zhàn)事不斷、疆土難保、朝廷難安,是頻繁戰(zhàn)事中的出征將士、常年打打殺殺的戍邊將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國泰民安。而且古時戰(zhàn)事是人對人、兵器對兵器的肉搏,一場戰(zhàn)事,一片血肉模糊,慘烈之況可想而知。王翰的這首詩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艱苦荒涼邊塞軍營中的一次盛宴,將開懷飲酒、以酒壯懷、酒罷出征、征戰(zhàn)難回的情殤畫龍點睛般的渲染出來,讀來即感慨其壯士氣節(jié),又悲哀民不聊生的苦痛。
三、結(jié)語
唐詩很美,唐詩名篇佳作中的每一篇都值得我們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唐詩的魅力自在其中,領(lǐng)悟唐詩魅力對后人受益無窮。唐詩很美,唐詩之所以能代代流傳、歷久彌香,是因為唐詩的神韻、唐詩的文采、唐詩的詩風、唐詩的詩圣、詩仙、詩魔、詩狂、詩佛、詩鬼,還有《唐詩三百首》文集,能讓我們常讀常吟。讓我們更加珍愛唐詩吧!
388250033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