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麗
摘? 要:美術是一門有關情感藝術的學科,它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nèi)涵,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情感元素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的應用,論述情感元素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的重要性。其目的是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及教材以外的情感元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圍,更好地將情感教育融入到美術教學中,提高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感元素;高中美術;鑒賞課;美術教學;應用探究
Abstract: Art is a subject related to emotional art, which contains rich emo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on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art appreciation classes,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al elements in high school art classes. Its purpose is to create a good emotional education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by digging deeply into textbooks and emotional elements other than textbooks, better integrate emotional education into art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high school art appreciation courses.
Keywords: emotional element, high school art appreciation class, art teaching, applied inquiry
高中美術鑒賞教材內(nèi)容涉及到豐富的專業(yè)美術理論知識,這樣就容易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側重于對美術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美術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情感教育,營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圍,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積極引導學生共同挖掘與探索美術素材中的情感元素,才能促進學生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提升。
一、情感元素的概說
情感是人的一種主觀反應,是源自于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事物,它以喜悅、憂傷、憤怒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人們的情感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當我們運用藝術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時,這種情感就變成了另一種情感——藝術情感。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情感,它是藝術家對主觀意識和個人情感的加工與處理形成的,與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相比較而言,更富藝術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藝術家在美術作品中融入的藝術情感,最終構成了我們所說的情感元素。
二、情感元素與高中美術鑒賞課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美術鑒賞是高中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內(nèi)容涉及范疇廣,專業(yè)性強。學生在美術鑒賞過程中將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所掌握的美術基礎理論知識相結合,深入挖掘美術作品中的情感元素,與藝術家的藝術情感產(chǎn)生共鳴,形成自己對作品的認識與理解,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審美觀以及感情觀,對其鑒賞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幫助。
美術是一門飽含情感、道德、審美等諸多元素的綜合性的學科,因此,美術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著重情感的交流。高中生的人生閱歷不足,沒有準確的情感認識與表達。中國情感教育理論奠基人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論綱》中闡述了情感充當了人的內(nèi)在尺度,結合藝術教育促進人的各項機制共同協(xié)調發(fā)展,讓藝術教育不斷產(chǎn)生新質以此達到最佳的功能狀態(tài)。因此,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顯得愈加的重要。美術作品中的豐富的藝術情感元素,也為高中美術鑒賞課提供了情感教育的基礎。情感教育在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認識,塑造良好的感情觀。例如:《開國大典》突出地體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特征,強烈的色彩與構圖形式增加了畫面舉國歡慶的節(jié)日氣氛。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采用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概括奔放的筆勢,雕塑式一般的肌理,讓整個畫面體現(xiàn)出一種視死如歸的磅礴氣勢和史詩般的崇高感。也正是在鑒賞的過程中通過對情感元素的剖析,把學生帶入到畫境中見證歷史,點燃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他們勇往直前。
三、情感元素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元素為高中美術鑒賞課提供活力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美術學科在高中課程中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美術鑒賞課程的重要意義和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影響也更容易被忽視,這也使得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方法多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也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讓高中美術教學失去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意義。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美術學科教師不得不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態(tài)度,認識到美術鑒賞教學在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現(xiàn)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重視美術理論知識和美術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在美術鑒賞課程中的重要意義,這導致了教師教學方式的單一,課堂氛圍枯燥以致學生逐漸失去情感表達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探究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教育價值和功能,深入挖掘課本中的情感元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情感的訴求進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情感教育,來激發(fā)學生情感表達的積極性,讓美術鑒賞課堂變得更加充滿活力。
情感元素是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基礎也是美術教學的情感動力,它在影響藝術家選取創(chuàng)作題材的同時也決定了教師教學形式的選擇。在鑒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欣賞與探討,尋找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題材和藝術語言上的情感元素,從而增加了美術鑒賞教學的情感動力,與此同時,在達到鑒賞教學目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生活中情感的感知和認識,讓學生明確了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情感的表達,也讓學生對美術鑒賞課提高了積極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西方現(xiàn)代藝術印象派的作品時,教師先將美術作品以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與學生們一同欣賞與討論畫面的直觀感受,再利用影像資料介紹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繪畫經(jīng)歷。隨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生活的情感認知進一步挖掘與探討印象派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使得藝術家的情感在美術鑒賞活動中得到生動地體現(xiàn)與展示。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去闡述對“外光派”的藝術主張的理解,大大激發(fā)學生對印象派作品的審美興趣,這有利于學生主動承擔起課堂主人的角色也加深了對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理解。教師將情感元素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得學生將美術理論知識更好地轉變?yōu)樗囆g素養(yǎng),自主感受美術作品的價值與魅力,促使整個美術鑒賞課堂更富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二)應用情感元素優(yōu)化高中美術鑒賞課堂
情感源于生活,藝術源于生活。情感元素將帶領美術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情感是學生體驗生活經(jīng)歷的一種內(nèi)化形式,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而且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動態(tài),了解當今的藝術潮流和思想,拓展學生藝術視野。
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不僅僅存在于美術課堂上,在鑒賞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美術課堂,走進美術館、博物館等進行現(xiàn)場教學。教師引導學生近距離的欣賞藝術作品,根據(jù)作品簡介提示語去了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且以小組活動的學習形式探討與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元素,體會美術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整個教學設計本身就蘊含了豐富的藝術情感教育,進而促使高中美術鑒賞課程能夠高效率高質量的實施開展。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一些美術作品展、攝影比賽等活動,讓學生置身于藝術氛圍之中,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并勇于運用藝術的形式表達這種情感。該活動過程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藝術情感的表達內(nèi)涵,以及感受到生活情感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在鑒賞課教學中,應注重藝術情感現(xiàn)場教學,實現(xiàn)美術教學與生活情感相結合,讓學生在熟悉、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美術知識,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與綜合素養(yǎng)能力。
情感元素在美術情感教育中既體現(xiàn)了美術學科的系統(tǒng)性,又強調了課堂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美術情感教育為重心,致力于美術教育與情感教育相互滲透與融合。教師將美術情感教育置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自主交流與探討,深入挖掘美術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如在學習中國傳統(tǒng)繪畫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主組織與探討教學活動和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之情,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歷史,感受古人的文明與智慧。進而推進情感教育的開展,更加巧妙地打開學生的情感思路,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深入挖掘美術課本中的情感元素,培養(yǎng)學生情感意識,鼓勵學生積極探討美術作品與生活中的藝術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增進課堂活動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促進高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思想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藝術修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提升,并獲得理想的美術鑒賞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雪.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J].藝術科技,2018(10):262.
[2]楊穎.淺析美術情感體驗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26
[3]黎少玲.學校美術拓展課程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J].科技導刊,2018(27):127—128.
[4]汪延飛,張飛.恰當運用隨堂欣賞,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J].學周刊,2020(19):149—150.
[5]李倩.關于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217—218.
[6]金登挺.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考試周刊,2019(28):175.
244950078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