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蓉
上海多年來基礎教育課程中,初中階段地理學科為非中考學科,普遍不受重視。而隨著新中考改革的日益臨近,地理和生物等學科將以跨學科案例分析題的形式,以15分的分值計入中考總分之中??梢韵胂?,考題必然是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對所學知識獨立思考、靈活應用,而不可能是某一知識點的簡單背默。這對學生要求很高,當然對相關學科老師更是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一、作業(yè)現狀分析
據筆者調查了解,作為初中一線教師,教學關注點可能更多的是研究教案設計、課堂教學實踐,基本在課堂內用3--5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完成與教材配套的練習冊作為知識的鞏固,不太會額外布置課后的作業(yè),對地理作業(yè)這一板塊的研究投入是很有限的。例如教師普遍認為地理作業(yè)都是課堂之外的學習任務;同時作業(yè)都必須形成書面文字材料,且要按統(tǒng)一要求同一格式做相同內容,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作業(yè)的評價方式就是由教師批閱“√”或“×”,最后給予分數或等第。對學生來說,這些都是冷冰冰的符號,阻隔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二、英國中學作業(yè)類型調研
筆者曾在2014年赴英國參加了2個月的深入調研,在某中學沉浸式聽課交流,對英國中學地理教學中各年級不同層次要求的作業(yè)布置留下了深刻印象。經初步梳理,英國地理學科作業(yè)類型可分為以下五種:
1、表演、辯論、競賽等
2、手工制作
3、常規(guī)書面練習,講究圖文并茂
4、實踐、考察
5、資料分析、收集、歸納總結、實踐報告等
英國教育倡導學生自由發(fā)揮,鼓勵學生展現個性,認為擁有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是學生最可貴的財富。
三、上教版初中地理作業(yè)設計案例
對照目前上教版教材和學生特點,筆者也深入研究了初中階段地理學科在作業(yè)設計上的可行性操作方案,并投入實踐,不斷調整優(yōu)化。
以目前上教版七年級地理教材為例,中國地理第一單元學習的重點是我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劃,這也是整個中國地理教學中的基礎內容,而恰因為我國面積廣大,行政區(qū)劃數量眾多,加上簡稱的復雜難記,第一個月的教學內容就讓一些學生頭痛沒興趣?,F將這一內容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發(fā)現來認識祖國,將知識點融于游戲之中,嘗試設計了該主題下的作業(yè)超市,由學生自主選擇完成。
A款:填寫家庭成員戶籍信息
探究身份證號碼和郵政編碼組成規(guī)律,了解省區(qū)的數字代碼含義。
探究結論:
我國身份證號碼構成的特點:共?位,1--2位代表?,3--4位代表?,5--6位代表?,最后一位單數是指?,雙數是指?,特殊代碼是?。
我國郵政編碼構成的特點:共?位,1--2位代表?,第3位代表?,第4位代表?。
我國目前實行的行政區(qū)劃體系分為三級,
分別是?、?、和?。
B款:想象力大作戰(zhàn)
通過辨識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形狀,將我國的政區(qū)地圖形象化、生動化。
C款:月餅地圖
專題學習期間恰逢每年中秋前后。了解我國月餅的類型,原料的構成、流行的地區(qū)、與當地環(huán)境和農產品的關系。繪制月餅的相關漫畫或廣告插圖。
D款:美食探源
了解三種地方美食流行省區(qū),口味特點,原材料構成與當地環(huán)境的聯系,完成一份簡單的美食調查報告。
E款:美食探源plus版--中國八大菜系探源
F款:詩詞賞析
G款:旅游達人版
挑選假期旅游、探親、社會實踐等過程中到達的某個景點或城市,做較為深入的探究。
H款:旅游達人plus版
從家鄉(xiāng)上海出發(fā),以陸上交通方式的外出旅行路線上,標注沿途經過的主要景點及其特色景觀,以手繪圖的形式呈現出來,班級進行交流展示。
I款:傳統(tǒng)戲曲探源
根據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將京劇、晉劇、 豫劇、滬劇、粵劇、隴劇、秦腔等地方性傳統(tǒng)戲曲流行地標注在中國行政地圖上,并了解除以上7種外的我國其它傳統(tǒng)戲曲,配以插圖,設計一份具有個性特色的中國戲曲地圖。
J款:重走長征路
結合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的契機,帶領學生在地圖上重走長征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階段寫出經過的城市(所在行政單位)、路線方向、重要地名、重大事件,以地理學科的角度撰寫一份關于長征的調查報告。
以上10類同一主題下的作業(yè)設計,難易程度不同,可以使個性差異顯著的初一學生找到興趣點,發(fā)揮每位學生的個性,特別是那些有特長優(yōu)勢的學生,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通過作業(yè)設計和自主選擇,學生在動手完成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擴大知識領域,并且產生知識的遷移,作業(yè)已不再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是學生成長的一種自覺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成為學生成長的足跡,激發(fā)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多樣的作業(yè)形式,一改過去沉悶單一的作業(yè)面貌,不僅使學生得到發(fā)展,教師在指導與設計作業(yè)中也很受啟發(fā),學生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教師視野,促使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最終實現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這是一項雙贏的項目,時代在進步,學生個體有差異,研究仍將繼續(xù)。
上海市彭浦初級中學?嚴?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