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巧艷
【摘要】書面表達以一個個單句為基石,單句寫作訓練是提升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針對小學生英語單句書面表達中常見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學科融合中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單句書面表達能力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生;單句;問題;學科融合;策略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弱是衡量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標志。單句寫作作為書面表達的基石,其寫作能力的提高,將大大促進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小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若能在小學階段給予學生單句寫作方面正確的引導,勢必為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打下夯實的基礎。而當前多數(shù)教師在書面表達教學中,臨時抱佛腳,采用背誦或默寫的形式完成應試,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發(fā)展。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英語單句書面表達中常見的問題有:
1.單詞、語塊不過關,錯詞、詞性濫用;
2. 漢譯式表達;
3. 語法運用能力弱,語法錯誤多;
4.教師重視不夠,單句寫作教學缺乏科學性和計劃性;
5. 學生對書面表達缺乏興趣,存在畏難情緒。
針對以上常見問題,本文結合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開展的有效單句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學科融合中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單句書面表達能力的策略進行探究。
一、抓硬件,落實基礎
1.與美術學科相融合,積累單詞,了解詞性,靈活運用
萬丈高樓平地起,單詞是構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學生書寫的句子,常出現(xiàn)單詞拼寫錯誤和用詞不當?shù)那闆r。因此,要抓好基本功,寫好句子,首先要記單詞的形與意。小學生年齡小,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動手涂涂畫畫。筆者在教學中,將美術與英語融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畫中學的有趣平臺。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級上冊Module 5 body的學習中,學生通過畫一畫,說一說,扎實地掌握了有關身體部位詞匯的形與意。在記住單詞形與意的基礎上,還要做到詞性清晰,靈活運用,特別是常用詞。在日常教學中多進行筆頭和口頭練習,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理解單詞詞性。
2.與語文學科相融合,識記語塊,縮短組織語言時間,加深記憶
語塊是由兩個或者多個連續(xù)性或者非連續(xù)性詞語組合形成的、具備完善結構并能準確表達較為穩(wěn)定意義與功能,可將其儲存于記憶內的語言現(xiàn)象。簡單地說,以語文素養(yǎng)為依托,
語塊就是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的一串詞。因為語塊具有預制性、約定性等特點,學生能快速將儲存在記憶中的語塊,直接從記憶中提取使用,或者是稍加改動后當作預制語塊就可以進行使用。語塊這一特性,可以大大縮短學生組織語言的時間。為鞏固語塊,發(fā)揮語塊教學在單句寫作中的優(yōu)勢,本人在日常教學中,常規(guī)操作有:
①開學初,整理好本學期整本教材的語塊,單詞、多詞語塊、固定搭配、慣用語句型、句子框架等。將整理好的語塊印發(fā)給學生,貼在課本上,落實家聽、默寫、堂聽,夯實語塊積累;
②跨學科融合,加強語塊變式練習
a.與信息技術相融合,設計有趣的游戲,比如配對、連連看,寓教于樂。
b.與美術學科相融合,圖文并茂,運用mind-map歸納整理語塊,舉一反三。
c.與語文學科相融合,變幻詞語,觸類旁通,比如run fast (跑得快),swim fast (游得快),write fast (寫得快)。
3. 以閱讀、背誦為依托,增加輸入,促進輸出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閱讀和書面表達息息相關。Stephen Krashen 指出,語言習得有賴于足夠量的“可理解性輸入”,閱讀是擴大詞匯量和迅速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在非自然英語環(huán)境中,想要有足夠的輸入,英語學習者必須通過閱讀。因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積極開展與課本相配套的繪本閱讀,引導布置學生以reading log(閱讀記錄)、poster(海報)的形式匯報閱讀。
二、抓軟件,搭建句型框架
1. 滲透句子萬能公式,觸類旁通
有了扎實的單詞、語塊作為基礎,搭建句型框架顯得尤為必要。筆者根據(jù)小學階段的基本句式結構及學生年齡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基本句型萬能公式——“誰+干+時間/地點/方式”??蚣苤械摹罢l”指的是“動作的發(fā)出者,也就是主語”;“干”指的是“主語做了什么,此處需要動詞或動詞短語”;框架中的“時間/地點/方式”,能使句子變得更加具體,說明“什么時候做的?在哪做的?用什么方式完成的?”。萬能公式中的“時間/地點/方式”作為狀語,放在句子開頭或者句子結尾處,均可。
例句1:Ben plays football on Sunday.
①? ? ? ?②? ? ? ? ? ? ? ?③
①Ben是萬能公式中的“誰”;
②plays football是萬能公式中的“干”;
③on Sunday 是萬能公式中的“時間”。
例句2:放學后我看電視。
③? ?①? ?②
①萬能公式中的“誰”——我 (I);
②萬能公式中的“干” ——看電視(watch TV);
③萬能公式中的“時間”——放學后(after school)
例句2的英文表達為:I watch TV after school.或者After school I watch TV.
2.與音樂學科相融合,寫與視、聽、說相結合,四管齊下
“Nothing can be read or spoken until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will be written until it has been read or spoken. ” 由此可見,寫、視、聽、說,四者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書面表達以說為基礎。學生事先能說出來,之后才能寫出來。因此要想提高書面表達能力,不能忽視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耙魳贰笨梢蕴找睂W生心靈,通過聽、唱與話題相關的英語歌曲,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通過朗朗上口的歌曲,避免了學生在學習句型時的枯燥,學生在聽聽唱唱中,學有所得。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級上冊Unit 11 Do you have a pencil?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吟唱“Do you have”這一首歌曲,已經將基本句型Do you have a ...?做到上口。
鑒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往往會出現(xiàn),“說是一回事,寫又是另外一回事”的情況,因此寫作訓練要緊跟上,真正實現(xiàn)聽、說、視、寫的結合。
3. 循序漸進,訓練形式多樣化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也不能一蹴而就。本人在書面表達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的書面表達進行訓練。
①仿照例子,看圖寫句子。鑒于中年段學生年齡特征及學習方式,先是機械模仿,接著循序漸進開展填空練習,然后看圖仿寫句子;
②連詞成句練習,讓學生搭建基本的句型框架;
③落實每日一練。根據(jù)課文內容,每天設置5個問題,并且給關鍵詞,學生在每日的常規(guī)問答練習中逐漸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④仿照課文,進行文本重構,或進行中譯英練習;
⑤利用mind-map,梳理與話題相關的語塊,羅列相應的語言框架,調動整理學生舊知,再結合句型萬能公式,進行連詞成句、連句成文練習;
綜上所述,單句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其寫作能力的提高,將大大提提升書面表達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英語作為一門學科融合性極強的學科,在學科融合下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單句寫作策略指導顯得切實有效。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務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
[2] 白慧,英語書面表達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年10期
[3]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第二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4] 劉美林,《淺談小學英語寫作》,英語輔導(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年第08期
[5] 陳麗萍,汪玉冰,《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寫作現(xiàn)狀分析》[J],海外英語,2016年06期
[6] 徐新蘭,《談插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