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耐輻射異常球菌黃嘌呤脫氫酶在氧化脅迫反應中的作用

    2021-03-12 06:23:14陳曉楠高麗華周正富張維陳明
    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導報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黃嘌呤腺嘌呤脫氫酶

    陳曉楠, 高麗華, 周正富, 張維, 陳明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 北京 100081)

    眾所周知,過渡元素鉬是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必需營養(yǎng)素。海洋中大量的鉬以陰離子形式存在。土壤中,鉬酸鹽陰離子是植物和細菌唯一可利用的鉬形態(tài)。鉬酶在生物地球化學氧化還原循環(huán)以及有機體代謝中具有關(guān)鍵作用[1],根據(jù)鉬中心剩余配體的不同,鉬酶可分為AOR/XDH家族、亞硫酸鹽氧化酶家族和二甲基亞砜還原酶家族。同一鉬酶家族成員間具有明顯的序列相似性,不同家族成員間沒有明顯的同源性[2]。此類酶可在各種生理條件下以不同氧化態(tài)存在,具有多種功能,但都涉及氧化或還原反應。

    黃嘌呤脫氫酶(EC 1.17.1.4, xanthine dehydrogenase,XDH)是一種古老、典型、復雜的鉬酶,已有100多年的研究歷史,是迄今為止被研究得最深入的單核鉬酶,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四種鉬酶之一[3-4]。該酶催化次黃嘌呤氧化為黃嘌呤,黃嘌呤經(jīng)氧化為尿酸。此外,XDH還能催化雜環(huán)化合物嘌呤、喋呤和醛sp2雜環(huán)上碳原子的羥基化反應[5]。XDH由3個氧化還原中心結(jié)構(gòu)域組成:鐵硫簇([2Fe-2S])、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xiàn)AD)和硫化鉬輔因子(molybdenum cofactor,Moco)。XDH的三個氧化還原中心構(gòu)成一個內(nèi)電子轉(zhuǎn)移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在硫化鉬輔因子中心發(fā)生催化作用時,從底物中提取電子,然后轉(zhuǎn)移到鐵硫團簇的FAD上,最后轉(zhuǎn)移到電子受體NAD+上形成NADH。在電子還原反應中,反應體系的完整性必不可少[6]。XDH廣泛分布在真核生物、細菌和古細菌中,并且在各種細胞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參與嘌呤代謝,催化黃嘌呤和次黃嘌呤生成酰脲類物質(zhì),且與氮同化、激素代謝、衰老的調(diào)控及活性氧產(chǎn)生等過程相關(guān)。

    1902年,Schardinger[3]首次證明新鮮牛奶XDH可氧化甲醛,開啟了XDH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研究。1960年,Bradshaw和Barker[7]首次從梭狀芽胞桿菌中純化出細菌中XDH,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shù)的發(fā)展,越來越多XDH被發(fā)現(xiàn)[8-11]。但僅對少量的XDH進行了功能研究,如在固氮菌苜蓿中華根瘤菌中發(fā)現(xiàn)了與饑餓相關(guān)的XDH,在天藍色鏈霉菌中發(fā)現(xiàn)了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維持GTP穩(wěn)態(tài)的XDH等[12-13]。至今,仍有很多XDH尚未被鑒定,它們的生理功能不詳。

    耐輻射異常球菌(D.radioduransR1)是目前已知物種中輻射、氧化抗性較強的生物[14-16]。D.radioduransR1基因組分析顯示,該菌含有完整的黃嘌呤脫氫酶基因簇,即鐵硫簇([2Fe-2S])編碼基因DR_A0233(xdhA)、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編碼基因DR_A0232(xdhB)和硫化鉬輔因子(Moco)編碼基因DR_A0231(xdhC)。已報道的黃嘌呤脫氫酶均涉及氧化或還原反應,因此,推測D.radioduransR1黃嘌呤脫氫酶在氧化脅迫抗性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構(gòu)建了黃嘌呤脫氫酶鐵硫亞基編碼基因xdhA的缺失突變株(ΔxdhA),分析其在氧化脅迫條件下的表達情況,以及菌株的生存率和總抗氧化能力,探索黃嘌呤脫氫酶在氧化脅迫反應中的功能,為充分了解耐輻射異常球菌氧化脅迫抗性及其機制奠定基礎(chǔ)。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菌株及培養(yǎng)條件 耐輻射異常球菌R1野生型由本實驗室保存;高頻轉(zhuǎn)化受體菌株大腸桿菌E.coliTop10購自康為世紀公司;pRADZ3質(zhì)粒由本實驗室保存。

    大腸桿菌用LB培養(yǎng)基(10 g·L-1胰蛋白胨、5 g·L-1酵母提取物、10 g·L-1氯化鈉,固體培養(yǎng)基含15 g·L-1瓊脂)在37 ℃下培養(yǎng);耐輻射異常球菌用TGY培養(yǎng)基(10 g·L-1胰蛋白胨、5 g·L-1酵母提取物、1 g·L-1葡萄糖,固體培養(yǎng)基含15 g·L-1瓊脂)在30 ℃下培養(yǎng)。突變株在含有卡那霉素(Km)的TGY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股乜敲顾?Km)和氯霉素(Cm)終濃度分別為50 μg·mL-1和17 μg·mL-1。

    1.1.2主要試劑 T4-DNA連接酶及限制性內(nèi)切酶購自NEB公司,RNA消化反轉(zhuǎn)錄試劑盒購自TaKaRa公司,瓊脂糖凝膠DNA回收試劑盒購自Magen公司,Taq酶及SYBR Green Mix購自Vazyme公司,質(zhì)粒提取試劑盒購自Magen公司,RNA提取試劑盒購自Analytik Jena公司??偪寡趸芰z測由碧云天公司完成。基因測序及引物(表1)合成均由華大基因完成。

    表1 PCR擴增所用引物

    1.2 試驗方法

    1.2.1xdhA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從NCBI數(shù)據(jù)庫獲得D.radioduransR1的xdhA基因(NC_001264.1)及蛋白(Q9RYS5)序列信息;使用KEGG數(shù)據(jù)庫(https://www.kegg.jp/)查看并分析xdhA基因參與調(diào)控的代謝途徑及發(fā)揮功能的相關(guān)基因;利用Blastp(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以及Uniprot(https://www.uniprot.org/)數(shù)據(jù)庫在線比對與XdhA蛋白相似性較高且已確定功能的蛋白,初步判斷該蛋白所屬的家族及其生理功能。

    1.2.2缺失突變株和回補株構(gòu)建 構(gòu)建各菌株所需引物如表1所示。根據(jù)xdhA及其上下游序列、pKatAPH3以及pRADZ3載體序列設(shè)計所用引物,同時利用DNAMAN軟件分析xdhA及pRADZ3內(nèi)存在的酶切位點。

    采用融合PCR法構(gòu)建xdhA缺失突變株:以D.radioduransR1基因組DNA為模板,利用引物xdhA-U-F/R擴增xdhA上游序列xdhA-U(304 bp);利用引物xdhA-D-F/R擴增xdhA下游序列xdhA-D(350 bp)。以pKatAPH3質(zhì)粒為模板,利用引物Km-F/R擴增抗性盒序列Km(920 bp)。將擴增產(chǎn)物分別回收純化后進行融合PCR,以等摩爾質(zhì)量的三個片段為模板,利用引物xdhA-U-F和xdhA-D-R進行擴增,得到融合片段UKD。融合PCR反應體系:2×Mix 25 μL,模板xdhA-U 2 μL,模板Km 2 μL,模板xdhA-D 2 μL,引物xdhA-U-F和xdhA-D-R各1 μL,ddH2O 17 μL。融合PCR反應程序:95 ℃ 3 min;95 ℃ 30 s,55 ℃ 40 s,72 ℃ 2 min,10個循環(huán);暫停,冰上添加引物,反應繼續(xù);96 ℃ 30 s,60 ℃ 30 s,72 ℃ 2 min,25個循環(huán);72 ℃ 10 min,10 ℃保溫。純化后的融合片段轉(zhuǎn)化野生型D.radioduransR1,用含Km的抗性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隨后進行PCR驗證。以突變株基因組為模板,利用引物YZ-F/R,Km-F/R分別擴增融合片段和Km抗性盒片段,同時設(shè)置野生型D.radioduransR1基因組為對照。

    采用質(zhì)粒回補的方式構(gòu)建回補株cmxdhA:以D.radioduransR1基因組為模板,利用引物xdh-SpeI-F、xdh-BamHI-R擴增xdhABC基因簇Pcm(3 820 bp),回收純化后進行酶切連接,構(gòu)建重組載體Pcm-Z3,轉(zhuǎn)化大腸桿菌進行富集,隨后將從大腸桿菌中提取的質(zhì)粒轉(zhuǎn)化xdhA缺失突變株。用含Km、Cm的抗性平板進行篩選,并進行PCR驗證。以回補株基因組DNA為模板,利用引物Z3-F/R、xdhA-F/R以及Km-F/R(表1)擴增片段,同時設(shè)置野生型D.radioduransR1基因組和突變株ΔxdhA基因組作為對照。得到回補株,命名為cmxdh。

    1.2.3熒光定量PCR 生長到穩(wěn)定期的野生型菌株D.radioduransR1轉(zhuǎn)接到新鮮的200 mL TGY液體培養(yǎng)基中,初始OD600為0.1,30 ℃、220 r·min-1培養(yǎng)至對數(shù)初期(OD600=0.6~0.8)。菌液中加入相應體積的30% H2O2,使其終濃度為80 mmol·L-1,避光處理30 min。將菌液轉(zhuǎn)移到無菌的50 mL離心管中,4 ℃、6 000 r·min-1離心10 min收集菌體,PBS(0.24 g·L-1KH2PO4,1.44 g·L-1Na2HPO4,8 g·L-1NaCl,0.2 g·L-1KCl,pH 7.4)洗滌菌體。隨后將菌體用等體積新鮮的TGY培養(yǎng)基重懸,30 ℃、220 r·min-1孵育,每隔1 h收集菌體。

    為分析xdhA基因缺失對氧化脅迫抗性相關(guān)基因表達的影響,依照上述方法處理D.radioduransR1、ΔxdhA菌株,同時設(shè)置不添加H2O2的對照。4 ℃、6 000 r·min-1離心10 min收集菌體,利用試劑盒提取總RNA,消化反轉(zhuǎn)為cDNA,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對氧化脅迫條件下基因表達情況進行分析。

    1.2.4腺嘌呤及甲醛毒性檢測 將活化野生型D.radioduransR1及突變株ΔxdhA分別按照OD600為0.1轉(zhuǎn)接到加入相應抗性的20 mL新鮮TGY培養(yǎng)基中,30 ℃、220 r·min-1震蕩培養(yǎng)至穩(wěn)定期。將菌液轉(zhuǎn)移至50 mL無菌離心管中,4 ℃、6 000 r·min-1離心10 min收集菌體;隨后用PBS洗滌菌體(兩次)。用基本培養(yǎng)基重懸菌體,按照OD600為0.1將菌懸液轉(zhuǎn)接到基本培養(yǎng)基或添加0.1%腺嘌呤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中(每個樣品設(shè)置三個重復),使得初始OD600為0.1。30 ℃、220 r·min-1震蕩培養(yǎng),每隔2 h取樣,測定OD600值。

    檢測甲醛毒性的過程與檢測腺嘌呤毒性的過程相似,用PBS洗滌菌體后,用20 mL 0.1×TGY重懸。按OD600為0.1將菌懸液轉(zhuǎn)接到0.1×TGY或添加甲醛(400 μmol·L-1)的0.1×TGY中,用芬蘭BioScreenC全自動生長曲線分析儀(Oy Growth Curves Ab Ltd)對其生長趨勢進行測定,每個樣品設(shè)置4個重復。

    1.2.5菌株生存能力及總抗氧化能力測定 培養(yǎng)到穩(wěn)定期的野生型D.radioduransR1、突變株ΔxdhA、回補株cmxdh按OD600為0.1分別轉(zhuǎn)接到新鮮無抗生素的100 mL TGY液體培養(yǎng)基中,待其生長到對數(shù)初期(OD600=0.6~0.8)進行能力測定。①菌株生存能力:分別取1 mL菌液,4 000 r·min-1離心5 min收集菌體,隨后用1 mL PBS重懸。避光條件下,分別加入相應體積的30% H2O2,使其終濃度為60 mmol·L-1。30 ℃、220 r·min-1避光處理30 min。設(shè)置不添加H2O2溶液的CK組作為對照。處理后的菌液進行倍比稀釋(100 μL菌液+900 μL 1×PBS),至10-5。充分混勻,每個梯度取菌液8 μL,按順序點在TGY固體培養(yǎng)基上,每個樣品平行三次,30 ℃、220 r·min-1倒置培養(yǎng)2~3 d后對比生長狀況,判斷菌株的生存能力。②總抗氧化能力測定:避光條件下,分別加入相應體積的30% H2O2使其終濃度分別為80 mmol·L-1。設(shè)置不添加H2O2溶液的CK組作為對照。30 ℃、220 r·min-1避光處理30 min后4 ℃離心收集菌體。收集的菌體用5 mL PBS重懸,隨后利用超聲細胞破碎儀進行細胞破碎,直至溶液澄清。離心除去殘渣,回收上清,考馬斯亮藍法[17]測定上清中總蛋白濃度。

    1.2.6數(shù)據(jù)分析 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用Microsoft Excel 2016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GraphPad Prism 8軟件作圖。

    2 結(jié)果分析

    2.1 xdhABC基因簇組成分析和鑒定

    KEGG結(jié)果顯示,xdhABC基因簇(DR_A0233、DR_A0232、DR_A0231)編碼功能性XDH。Blast與Uniprot在線預測結(jié)果顯示,XdhC蛋白與天藍色鏈霉菌XDH蛋白鉬結(jié)合亞基具有53%的相似性(41%),XdhB蛋白與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結(jié)合亞基具有60%的相似性(51%),XdhA蛋白與[2Fe-2S]結(jié)合亞基具有71%的相似性(58%)。預測結(jié)果顯示,xdhABC基因簇編碼功能性黃嘌呤脫氫酶。

    利用在線工具Biocy對三個基因間關(guān)系進行分析,預測xdhABC三個基因位于同一操縱子,為確認三者間存在共轉(zhuǎn)錄關(guān)系,以野生型D.radioduransR1基因組及cDNA為模板,設(shè)計跨基因引物對xdhA、xdhB和xdhB、xdhC間序列進行擴增,結(jié)果(圖1B)顯示,在不同模板中兩段序列都能擴增出來,表明xdhA與xdhB、xdhC三個基因間存在共轉(zhuǎn)錄關(guān)系。

    注:黑色方框表明與參考基因的相似性在70%以上,灰色的方框表示與參考基因的相似性為50%~60%。M為Trans2K Plus Ⅱ marker;甬道1、4、7: D.radiodurans R1基因組為模板;甬道2、5、8: D.radiodurans R1 cDNA為模板;甬道1、2: 驗證xdhB、xdhC間是否共轉(zhuǎn)錄;甬道3、6:陰性對照,以H2O為模板;甬道4、5:陰性對照;甬道7、8:驗證xdhB、xdhA間是否共轉(zhuǎn)錄。

    2.2 xdhA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進一步對同一操縱子xdhABC的三個基因的轉(zhuǎn)錄表達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野生型菌株D.radioduransR1中xdhABC相對表達量無明顯差異,ΔxdhA菌株中,xdhBC幾乎不表達(圖 2),由于xdhA片段被Km抗性盒替換,而Km抗性盒上游啟動子的轉(zhuǎn)錄方向與xdhABC的轉(zhuǎn)錄方向相反,從而造成xdhBC基因簇均無表達。因此,敲除xdhA基因,導致xdhABC基因簇不能表達,即ΔxdhA菌株不能形成XdhABC蛋白。

    圖2 xdhABC基因簇相對表達量

    采用質(zhì)粒回補的方法構(gòu)建xdhA的回補株cmxdh,利用酶切連接的方法構(gòu)建重組載體Pcm-Z3,該載體包含完整的xdhABC基因序列。Km抗性盒鑒定結(jié)果表明,在cmxdh基因組中存在Km抗性盒基因;載體上引物Z3-F/R擴增結(jié)果顯示回補株cmxdh基因組中重組載體的存在。以上結(jié)果表明,帶有目的片段的質(zhì)粒已經(jīng)成功轉(zhuǎn)入ΔxdhA中,獲得回補株cmxdh。

    2.3 xdhA基因缺失菌株對腺嘌呤及甲醛敏感性分析

    為研究xdhABC編碼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嘗試在大腸桿菌中表達該蛋白,并獲得三條大小相符的蛋白帶,但未能測定到相應酶活。由于黃嘌呤脫氫酶可催化嘌呤及簡單醛類的降解,對醛類物質(zhì)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因此,本研究通過體內(nèi)實驗來探究xdhABC編碼蛋白的功能。結(jié)果(圖3)表明,基本培養(yǎng)基中添加0.1%腺嘌呤時,菌株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野生型與突變株間具有差異;添加甲醛后ΔxdhA生存能力下降,16 h時到達穩(wěn)定期,隨后細胞逐漸死亡;而野生型D.radioduransR1生存能力較突變株強,32 h時到達穩(wěn)定期。以上結(jié)果說明,xdhA缺失導致細菌對外源性腺嘌呤及甲醛的敏感性,該操縱子xdhABC編碼蛋白參與嘌呤代謝及甲醛解毒過程,符合前面預測的結(jié)果,即xdhABC基因簇編碼功能性黃嘌呤脫氫酶。

    A:基本培養(yǎng)基中生長曲線;B: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腺嘌呤后生長曲線;C:0.1×TGY培養(yǎng)基中生長曲線;D:0.1×TGY培養(yǎng)基中添加400 μmol·L-1甲醛后生長曲線。

    2.4 氧化脅迫條件下基因表達水平分析

    非生物脅迫條件下目的基因的相對表達水平如圖4所示,氧化處理孵育兩小時xdhA的表達量達到最大,較未孵育前上調(diào)約7倍,隨后降低至未孵育前的水平。表明xdhA基因的表達受到氧化脅迫條件的誘導。

    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過氧化物酶等均在D.radioduransR1發(fā)揮氧化脅迫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結(jié)果表明,xdhA基因在D.radioduransR1的抗氧化機制中具有功能,參與氧化脅迫抗性相關(guān)基因表達情況(圖4)表明,xdhA基因的缺失使得氧化脅迫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量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下調(diào),轉(zhuǎn)錄調(diào)控因子DrRRA下調(diào)幅度較小。

    圖4 H2O2處理30 min后不同孵育時間xdhA基因及氧化脅迫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情況

    2.5 xdhA基因缺失菌株對氧化脅迫抗性分析

    為研究氧化脅迫條件下XDH的功能,對野生型D.radioduransR1、突變株ΔxdhA、回補株cmxdh進行了H2O2沖擊試驗及總抗氧化能力測定實驗。從圖5可以看出,在正常培養(yǎng)條件下(不添加H2O2),D.radioduransR1、ΔxdhA、cmxdh生長保持一致;60 mmol·L-1H2O2處理30 min后,突變株ΔxdhA的氧化耐受能力較野生型D.radioduransR1減弱2個數(shù)量級,回補株cmxdh可以完全恢復突變株的氧化抗性。在未處理條件下,各菌株細胞內(nèi)總抗氧化能力沒有明顯的差別;而經(jīng)氧化處理后,野生型D.radioduransR1、突變株ΔxdhA以及回補株cmxdh菌體的總抗氧化能力均有所下降,其中突變株ΔxdhA總抗氧化能力明顯減弱。

    注:*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此可見,xdhA基因缺失使得菌株對氧化脅迫更加敏感。表明xdhA基因的缺失使得細菌的氧化脅迫抗性減弱,推測黃嘌呤脫氫酶在D.radioduransR1超強氧化脅迫抗性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3 討論

    Xi等[18]對大腸桿菌黃嘌呤脫氫酶功能研究表明,xdhA對于XDH產(chǎn)生活性是必要的。Moco中心產(chǎn)生的底物羥基化后產(chǎn)生的電子通過2Fe-2S到達FAD,隨后在FAD位點將電子轉(zhuǎn)移到NAD+形成NADH[19],電子傳遞過程需要整個電子傳遞鏈的完整性。本研究在進行回補株構(gòu)建時發(fā)現(xiàn),僅用xdhA基因進行回補時,不能恢復ΔxdhA氧化脅迫抗性,其細胞總抗氧化能力與ΔxdhA相當;而用含有完整的xdhABC基因進行回補ΔxdhA,能完全恢復突變株氧化脅迫抗性的表型,其細胞的總抗氧化能力與野生型菌株無差異。表明在耐輻射異常球菌中,xdhA是黃嘌呤脫氫酶活性所必需的,完整的xdhABC基因簇的產(chǎn)物共同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黃嘌呤脫氫酶,發(fā)揮其功能。

    細菌黃嘌呤脫氫酶具有廣泛的底物特異性,能夠氧化各種嘌呤和醛類化合物。黃嘌呤轉(zhuǎn)化為尿酸的反應是嘌呤分解代謝的第一步[18,20]。黃嘌呤脫氫酶缺失突變的菌株不能正常代謝嘌呤,使腺嘌呤合成鳥嘌呤核苷酸途徑受阻,導致細胞對腺嘌呤產(chǎn)生敏感性[21]。醛類化合物對細胞具有毒害作用,包括化學損傷、對細胞糖酵解和發(fā)酵過程的直接抑制以及質(zhì)膜損傷[20]。黃嘌呤脫氫酶能氧化醛類化合物,有效降低醛類化合物對細胞的毒害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xdhA基因缺失導致細菌對外源性腺嘌呤及甲醛的敏感性,表明基因xdhA編碼的蛋白參與嘌呤代謝及甲醛解毒過程,其與xdhBC編碼的蛋白組成的酶具有黃嘌呤脫氫酶的特性。

    黃嘌呤脫氫酶是一種高度保守的管家酶,嘌呤類底物氧化產(chǎn)生的尿酸可作為ROS清除劑來維持氧化還原的穩(wěn)態(tài)[22]。尿酸是一種高效的活性氧清除劑,可清除細胞內(nèi)羥基自由基、超氧陰離子和單態(tài)氧,被認為是生物重要的抗氧化劑[23-24]。尿酸也可能有助于D.radioduransR1抵抗高水平氧化應激[25-26]。SOD暴露于H2O2時由于產(chǎn)生SOD-Cu-·OH而被滅活,生理水平的尿酸可以保持SOD酶的活性,阻止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2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編碼黃嘌呤脫氫酶鐵硫亞基的xdhA基因的缺失導致菌株對腺嘌呤、甲醛及H2O2脅迫敏感,同時導致菌株細胞內(nèi)總抗氧化能力下降。推測D.radioduransR1黃嘌呤脫氫酶通過嘌呤代謝途徑產(chǎn)生尿酸抑制氧自由基形成,并維持SOD酶的活性,提高細胞氧化脅迫抗性。此外,轉(zhuǎn)錄分析結(jié)果顯示,在氧化脅迫條件下,xdhA基因的缺失導致參與氧化脅迫反應重要的酶和轉(zhuǎn)錄因子,如過氧化氫酶基因(katE)、過氧化物酶基因(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達發(fā)生明顯的下調(diào),轉(zhuǎn)錄因子DrRRA表達量也有較小幅度的下調(diào)。xdhA基因產(chǎn)物是黃嘌呤脫氫酶氧化還原中心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缺失直接影響嘌呤代謝途徑。同時xdhA基因缺失可能通過未知的途徑間接地影響到氧化脅迫反應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其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黃嘌呤腺嘌呤脫氫酶
    腺嘌呤聚酰亞胺/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熱解動力學特性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20
    人11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基因克隆與表達的實驗研究
    藥用植物中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
    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14
    銀杏酸單體對黃嘌呤氧化酶的體外抑制活性研究
    乙醇脫氫酶的克隆表達及酶活優(yōu)化
    黃嘌呤和尿酸在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測定研究
    分析化學(2014年7期)2014-12-13 13:14:53
    木醋液與6-芐基腺嘌呤對擬南芥生長的影響研究
    玉米須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藝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脫氫酶水平的臨床觀察
    缺氧微環(huán)境下3-甲基腺嘌呤對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凋亡的影響
    黄冈市| 商丘市| 湖北省| 郯城县| 新民市| 蒲城县| 会昌县| 招远市| 平和县| 清流县| 竹山县| 分宜县| 龙江县| 和龙市| 鄂尔多斯市| 龙胜| 平塘县| 河南省| 义马市| 宁津县| 哈尔滨市| 绍兴县| 隆回县| 濮阳市| 大丰市| 曲麻莱县| 普兰店市| 崇州市| 微博| 普洱| 文成县| 许昌县| 米易县| 那坡县| 林州市| 南川市| 渝北区| 伊宁县| 乐至县| 福贡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