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雄,陳 鋼,李 帆,王 津
(云南錫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銅業(yè)分公司,云南 個舊 661000)
銅業(yè)分公司采用比較先進的奧斯麥特爐“雙頂吹”銅冶煉技術工藝,該工藝具有對原料的適應性強、生產(chǎn)效率高、生產(chǎn)流程短、高效節(jié)能、自動化程度高、技術先進和符合環(huán)保條件要求等優(yōu)點。云錫“雙頂吹”銅冶煉技術經(jīng)過近10年的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工藝過程操作控制技術不斷地成熟,各項經(jīng)濟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本文對奧斯麥特爐“雙頂吹”煉銅技術與工藝過程操作控制作探討總結。
云錫“雙頂吹”銅冶煉技術工藝流程配置如圖1所示:銅物料根據(jù)實際生產(chǎn)情況經(jīng)過一次配料、混合物料圓盤制粒、加入熔劑和吹煉渣及塊煤進行二次配料后,通過皮帶運輸機加入熔煉爐冶煉,所需氧氣、噴槍風和套筒風是根據(jù)物料含S量及燃料含C量來進行冶金計算得出,然后通過噴槍鼓入熔池,熔池經(jīng)過噴槍充分攪拌,從而使熔池內的化學物理反應完成后產(chǎn)出混合熔融體和高鋅、鉛及砷煙塵;混合熔融體通過沉降電爐沉降分離出冰銅和電爐渣,冰銅經(jīng)水淬后堆放于冰銅倉,電爐渣緩冷后經(jīng)渣選車間選礦回收銅;固態(tài)冰銅通過皮帶運輸機加入吹煉爐,再經(jīng)過冶金計算后配入石英砂、石灰石及塊煤,壓縮空氣和氧氣通過特殊設計的噴槍鼓入吹煉爐熔池中,經(jīng)過造渣期(C1)和造銅期(C2)兩個階段吹煉產(chǎn)出合格的粗銅,吹煉爐渣經(jīng)水淬后返回熔煉爐熔煉。熔煉爐和吹煉爐的煙氣經(jīng)余熱鍋爐降溫冷卻,然后經(jīng)電收塵器除塵凈化,最后送制酸系統(tǒng)生成硫酸。沉降電爐煙氣經(jīng)水冷煙道冷卻、電收塵器除塵凈化后送制酸系統(tǒng)生產(chǎn)硫酸。
圖1 云錫“雙頂吹”銅冶煉技術工藝流程配置
頂吹熔煉爐和頂吹吹煉爐的溫度控制是必須的,這是因為:(1)爐內溫度過高,易將噴槍、銅口和渣口銅水套及爐襯耐火材料燒損;(2)爐內熔池溫度過低,將會增加爐渣的黏度,造成混合熔體、粗銅和爐渣排放困難;(3)爐內溫度過低,將會造成爐頂、過渡段及上升煙道結渣嚴重,并影響整體的工藝效率。(4)爐內熔池溫度過低,加入爐子的物料不易熔化,熔池內的化學物理反應不充分,嚴重時產(chǎn)生爐結。
在工業(yè)生產(chǎn)實踐中,將頂吹熔煉爐溫度控制在1170℃~1210℃范圍內,即堰口混合熔體溫度控制在1170℃~1210℃范圍內,若實際測量溫度偏離目標溫度時,可通過調整進料量、熔煉系數(shù)、冶煉系數(shù)、燃煤率及熔劑量等控制熔池溫度。而頂吹吹煉爐爐溫控制在1210℃~1310℃范圍內,由于保護排放口銅水套,將粗銅排放溫度控制在1210℃~1230℃,吹煉渣排放溫度控制在1240℃~1310℃。若熔池溫度高于目標溫度,可適當降低熔煉系數(shù)、減少塊煤量或增加精煉渣和熔劑量來降低吹煉溫度,若熔池溫度低于目標溫度,可適當增加塊煤量、降低精煉渣及熔劑量來提高吹煉溫度。
渣型是影響頂吹爐各項經(jīng)濟技術指標的重要因素。不管是頂吹熔煉爐還是頂吹吹煉爐,渣型的控制極為重要。因為:(1)形成的粘稠爐渣會導致熔池泡沫化。(2)相對于熔煉爐,爐渣內Fe/SiO2比例偏高(>2)的話將導致爐渣內磁鐵的含量增加,爐渣的黏度隨著增加,造成爐頂、過渡段及上升煙道的結渣量增多,同時混合熔體的磁性增大,大量的Fe3O4隨混合熔體進入沉降電爐,F(xiàn)e3O4會將電爐渣和冰銅包裹起來形成黏度極大的粘渣層,嚴重時形成凍結層,造成沉降電爐冰銅和電爐渣的排放極其困難。相對于吹煉爐,爐渣內Fe/SiO2>2的話將同樣有大量的磁鐵(Fe3O4)生成,并從爐渣內析出形成掛渣,一方面起到了保護爐襯耐火材料的作用,但一方面存在產(chǎn)生泡沫渣的風險,使工藝過程操作控制更加困難。(3)爐渣內Fe/SiO2比例偏高(<1)的話將導致硅飽和,這會降低爐渣的流動性,使噴槍攪拌困難,必須升高作業(yè)溫度,才能滿足實際生產(chǎn)需要,但溫度過高易發(fā)生燒損噴槍、爐襯耐火材料及銅水套等一系列不利于生產(chǎn)的問題。
在工業(yè)生產(chǎn)實踐中,一般將頂吹熔煉爐渣內Fe/SiO2比值控制在1.2~1.4范圍內,磁性(Fe3O4)控制在3.0%~7.0%范圍內,CaO含量控制在3%~7%范圍內;吹煉爐系統(tǒng)渣型:造渣期(C1)的Fe/SiO2比值控制在1.5~1.7,CaO含量控制在3%~7%范圍內,造銅期(C2)的Fe/SiO2比值控制在1.3~1.5,CaO含量控制在3%~7%范圍內,吹煉渣磁性(Fe3O4)控制在10%~35%范圍內較為合理。
噴槍是頂吹爐煉銅的核心技術,熔煉爐造冰銅和吹煉爐吹煉銅锍所需的氧氣、噴槍風、套筒風及燃煤都是通過噴槍鼓入熔池,熔池經(jīng)過噴槍充分攪拌均勻,熔池內的銅精礦或銅锍經(jīng)過一系列的充分的化學物理反應產(chǎn)出冰銅或粗銅。
頂吹熔煉爐系統(tǒng)和頂吹吹煉爐系統(tǒng)的噴槍位置都有七個模式:即停槍、槍尖在爐口內、吹掃、點火、等待、噴濺及浸沒在熔池里。每個模式的噴槍位置和主流量都不相同,正常熔煉和吹煉都是在模式七(即噴槍浸沒在熔池里)完成。熔煉爐系統(tǒng)正常造冰銅時,噴槍位置是根據(jù)堰口高度、熔池深度、噴槍攪拌強度、混礦進料量、噴槍風管口背壓及熔池溫度等參數(shù)進行控制,一般將正常熔煉時的噴槍位置控制在1500mm~2000mm。頂吹吹煉爐系統(tǒng)造粗銅分為造渣期和造銅期,造渣期的噴槍位置主要是根據(jù)白冰銅層高度、尾氣SO2濃度、熔池深度、銅锍進料量、冶煉轉化率及吹煉渣排放量來控制,根據(jù)工業(yè)生產(chǎn)實踐,造渣期的噴槍嘴控制在白冰銅層上200mm~400mm的位置,噴槍位置控制在600mm~1400mm范圍內;造銅期的噴槍位置主要根據(jù)尾氣SO2濃度、白冰銅層高度、白冰銅轉化率、噴槍擺動強度、爐渣噴濺情況及上升煙道溫度進行控制,當進入造銅期時,尾氣SO2濃度會快速降低,這時應迅速將噴槍下降至距白冰銅層100mm~300mm的位置,待尾氣SO2濃度不再降低,反而小幅度升高或趨于平穩(wěn),吹煉一段時間后,尾氣SO2濃度又繼續(xù)下降,這時應迅速降低噴槍位置使尾氣SO2濃度趨于平穩(wěn),當尾氣SO2濃度降至4%左右(根據(jù)當班銅锍含硫高低判斷)時,吹煉造銅結束,造銅期的噴槍位置控制在700mm~1200mm范圍內。
富氧“雙頂吹”煉銅技術是一項富氧強化熔煉吹煉技術,熔煉爐和吹煉爐內具有較高的氧勢,在熔煉爐產(chǎn)冰銅和吹煉爐造粗銅過程中易產(chǎn)出Fe3O4。頂吹熔煉爐內氣氛過氧化產(chǎn)出大量Fe3O4,使爐渣磁性增大,渣粘度不斷增大,爐渣密度和熔點升高,使后續(xù)沉降電爐渣與冰銅難沉清分離,排放困難;同樣吹煉爐渣過氧化產(chǎn)出Fe3O4會使吹煉爐渣與粗銅沉清分離不佳,排放困難,造成銅損失,嚴重時產(chǎn)生泡沫渣。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爐內氣氛,精細操作控制爐渣中Fe3O4生成量。
頂吹熔煉爐熔煉造锍工藝發(fā)生相關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有:
強氧化氣氛下
由(3)可知,當熔煉爐內氧氣過量(即氧勢過高)時,大量Cu2S與氧氣反應生成Cu2O進入渣相而造成銅損失。由(9)(10)式可知,當熔煉爐內形成強氧化氣氛時,將有大量的Fe3O4生成,與爐渣和冰銅形成熔點高、粘度大、密度大的混合熔體,致密的混合熔體在沉降電爐內沉清分離不佳,F(xiàn)e3O4的密度與冰銅的密度相近,且磁性大,易將冰銅和爐渣包裹在一起在冰銅層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黏渣層,造成渣和冰銅排放困難。當Fe3O4含量達到飽和程度,且電爐冰銅不斷排放干凈時,部分Fe3O4會從黏渣層析出形成凍結層,嚴重影響正常的工業(yè)生產(chǎn)。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爐內氧化氣氛,減少Fe3O4生成。在熔煉爐實際工業(yè)生產(chǎn)中,爐內氧勢是很難被測量,但可以通過調整檢測Fe/SiO2比例和冰銅品位來控制氧勢和爐渣磁性(Fe3O4)。根據(jù)FeO-SiO2-CaO三元系相圖可知,F(xiàn)e/SiO2=1.2線為鐵橄欖石標準線,鐵橄欖石爐渣的熔點低、粘度小、密度相對較低、渣流動性強,選擇Fe/SiO2=1.2(實際控制為1.2~1.4)為目標渣型,通過一次配料和二次配料調整SiO2配入量,根據(jù)方程式(6)可知,SiO2可以消耗爐渣中FeO含量,從而可以扼制(9)(10)反應,影響爐內強氧化氣氛,降低爐渣中Fe3O4含量。由(1)(4)(5)式可知,鼓入爐內的氧氣量越大,即氧勢越高,Cu2S·FeS和Fe3O4生成量越多,即冰銅品位越高,混合熔體磁性越高,對后續(xù)工序影響越大,通過調整冶煉系數(shù)和熔煉過剩系數(shù)控制冰銅品位在58%~62%范圍內,便可達到較為合理的爐內氧勢。
頂吹吹煉爐吹煉過程中的造渣反應、造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所示:
頂吹爐吹煉銅锍過程中,造渣期的化學反應主要表述為式(11)和式(13),同時也存在式(12)、式(14)、式(15)和式(16),由式(11)、式(14)和式(15)可知,吹煉銅锍需要較強的氧化氣氛,部分FeO不可避免被強氧化為Fe3O4,需調整熔煉過剩系數(shù)控制好爐內氧化氣氛,適當降低銅锍轉化率,避免更多FeO被過氧化為Fe3O4,降低爐渣磁性,將爐渣中的Fe3O4含量控制在10%~32%范圍內。造銅期的化學反應主要表述為式(15)和式(16),同時存在式(14),F(xiàn)eS在造渣期幾乎被氧化成FeO除去,吹煉白冰銅造粗銅時應盡量減少爐渣中的FeO被過氧化,嚴格控制爐渣中Fe3O4含量,通常將造銅期的爐渣磁性(Fe3O4)控制在10%~35%范圍內;由式(15)可知,當吹煉白冰銅時,應控制好吹煉時間,判斷好吹煉終點,防止白冰銅過吹成Cu2O或金屬粗銅再次被氧化成Cu2O,使爐渣含銅升高,造成銅的損失。
頂吹熔煉爐和頂吹吹煉爐的進料及供風量都是由DCS系統(tǒng)全程自動化控制,只需設定進料器當前值,電腦根據(jù)設定值進行冶金計算,計算出的熔煉風需求量、套筒風需求量和還原風需求量通過噴槍系統(tǒng)鼓入頂吹爐進行冶煉作業(yè)。
在工業(yè)生產(chǎn)實踐中,頂吹熔煉爐系統(tǒng):進料率操作為60~120t/h,噴槍氧氣量控制為1300~18500Nm3/h,噴槍風量控制為8000~22000Nm3/h,套筒風量控制為2500~9000Nm3/h。頂吹吹煉爐系統(tǒng):進料率操作設定為20~60t/h,噴槍氧氣量控制為800~10000Nm3/h,噴槍風量控制為9200~25500Nm3/h。
(1)頂吹熔煉爐系統(tǒng):①爐溫控制范圍為1170℃~1210℃,堰口混合熔體溫度操作范圍為1170℃~1210℃;②熔煉爐渣中Fe/SiO2比值控制在1.2~1.4范圍內,磁性(Fe3O4)控制在3.0%~7.0%范圍內,CaO含量控制在3%~7%范圍內;③正常熔煉時的噴槍位置控制在1500mm~2000mm范圍內;④由(1)(4)(5)式可知,鼓入爐內的氧氣量越大,即氧勢越高,Cu2S·FeS和Fe3O4生成量越多,即冰銅品位越高,混合熔體磁性越高,對后續(xù)工序影響越大,通過調整冶煉系數(shù)和熔煉過剩系數(shù)控制冰銅品位在58%~62%范圍內,便可達到較為合理的爐內氧勢和Fe3O4生成量;⑤進料率操作范圍為60~120t/h,噴槍氧氣量控制為1300~18500Nm3/h,噴槍風量控制為8000~22000Nm3/h,套筒風量控制為2500~9000Nm3/h。
(2)頂吹吹煉爐系統(tǒng):①吹煉爐爐溫控制在1210℃~1310℃范圍內,粗銅排放溫度控制范圍為1210℃~1230℃,吹煉渣排放溫度控制范圍為1240℃~1310℃;②造渣期(C1)的Fe/SiO2比值控制范圍為1.5~1.7,CaO含量控制范圍為3%~7%,造銅期(C2)的Fe/SiO2比值控制范圍為1.3~1.5,CaO含量控制在3%~7%范圍內,吹煉渣磁性(Fe3O4)控制在10%~35%范圍內較為合理;③造渣期的噴槍嘴控制在白冰銅層上200mm~400mm的位置,噴槍位置控制在600mm~1400mm范圍內,造銅期的噴槍位置控制在700mm~1200mm范圍內;④進料率操作范圍設定為20~60t/h,噴槍氧氣量控制為800~10000Nm3/h,噴槍風量控制為9200~25500Nm3/h。
奧斯麥特爐“雙頂吹”銅冶煉工藝技術在云錫銅業(yè)分公司的工業(yè)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表明,“雙頂吹”銅冶煉技術確實為行業(yè)領先的先進煉銅技術,其具有較強的原料適應能力、特有的工藝靈活性、高的設備熔煉強度、高的工藝過程操作控制自動化程度和符合節(jié)能環(huán)保要求等特點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