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出處: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史記·高祖本紀》
釋義:
原指事先約好的,明確規(guī)定的事。后泛指立下簡單的規(guī)矩、條款,嚴格遵守。
故事再現(xiàn):
秦始皇去世后,奸臣趙高把持朝政,秦二世昏聵無能,不滿于秦朝殘酷統(tǒng)治的人民紛紛揭竿而起,秦末群雄逐鹿的時代開始了。
陳勝吳廣起義后,劉邦在老家沛縣(今江蘇省沛縣)組織了一支約3000人的義軍,攻占了沛縣,自稱沛公。后來,劉邦又投靠名將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實力一步步壯大。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向西,攻入關中,駐軍灞(bà)上,離秦國都城咸陽僅有一步之遙。走投無路的秦王向劉邦投降,獻上傳國玉璽,秦朝正式滅亡。
占領了咸陽后,劉邦志得意滿地以“關中王”自居??吹角赝跣藿ǖ母畸愄没实膶m殿樓閣,以及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劉邦心動不已,想要直接住進皇宮。手下的大將樊噲(kuài)勸他,天下尚未平定,不要重蹈秦朝的覆轍,劉邦壓根聽不進去。直到謀士張良來勸諫他,指出劉邦這樣做會失去民心,前功盡棄,劉邦這才醒悟。于是他下令全軍退出咸陽城,回到灞上。
到達灞上以后,劉邦召集了關中各地的父老鄉(xiāng)親,鄭重地宣布:“秦朝嚴酷的法律害苦了大家,現(xiàn)在全部予以廢除。我劉邦率領大軍到這里,和大家約定三件事,無論是誰,必須遵守。”劉邦提出的三條規(guī)定是:殺人者償命;傷人者抵罪;盜竊者嚴懲。這三條規(guī)定不僅適用于關中百姓,也是對劉邦手下軍隊的約束和警誡。此言一出,關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劉邦也因此得到了民心支持,為他后來擊敗項羽、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智慧傳遞:
劉邦占領咸陽城以后,及時退出,對百姓秋毫無犯,又在灞上與百姓約法三章,主動約束自己手下的大軍,建立新的秩序,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名領導者的魄力和智慧。劉邦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取信于民,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才能在爭霸天下的斗爭中獲勝。我們應當學習劉邦,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約束自己,遵守規(guī)矩,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別人真誠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