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紅梅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城東小學,福建 三明 365400)
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其以直觀化的線形優(yōu)勢強化學生對英語詞匯、語法、閱讀等方面的理解,有效激活了學生的內(nèi)在驅動力,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目標。那么,小學英語課堂如何運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有效性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看法,與同仁共勉。
1)以圖解的形式呈現(xiàn)。圖解式,是以圖片或圖形的方式向學生呈現(xiàn)單一部分的內(nèi)容,旨在強化個體與整體之間的內(nèi)在練習,有助于學生對整體內(nèi)容的把握。如在單詞講授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以body為圖樣,用不同的英文單詞對各個部位進行標注:head、shoulder、foot、leg、arm等,使學生在認知學習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組織架構。
2)以等級圖形式呈現(xiàn)。等級圖主要表達針對上下級關系明確的結構性內(nèi)容,突出其隸屬關系,保證其層次分明,多用于詞匯、閱讀、口語等方面,便于學生對結構層次和文章條理的學習。如在food的單詞結構中,教師可以將vegetable、fruit、meat列為下屬詞組,進而引申出vegetable→pepper、cabbage、bean、pea;fruit→apple、lemon、peach、orange;meat→beef、mutton、fish等,加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使學生輕松掌握詞匯的詞義和類別,便于閱讀或寫作等方面的使用。
3)以鏈式圖形式呈現(xiàn)。鏈式圖主要作用于順序結構關系上的表達,區(qū)別于等級圖的隸屬關系,其應用特點表現(xiàn)為鏈條一樣的順序結構,以串聯(lián)的方式將內(nèi)容進行呈現(xiàn),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大多作用于閱讀、寫作教學當中。如“My favourite season”單元Story time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鏈式圖的方式進行講述:Start→Who are they?→Where is Koala from?→Where are they?→Which season is it now?→Why Koala can swim on Christmas Day?→What does Koala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通過對人物層、時間層、活動層等方面設問,以時間順序及逆行串聯(lián),可以加強學生對文章故事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線。
4)以平衡圖形式呈現(xiàn)。平衡圖主要體現(xiàn)在兩者的不同之處或同義關系上,可以使學生更為主觀地了解左右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可以應用于詞匯、閱讀、寫作等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構思聯(lián)想,使學生的記憶效果更加牢固。如在“Work quietly”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正確與錯誤的詞組以平衡圖的方式展示給學生:Keep quiet/Speak loudly;keep your desk clean/Untidy desk;listen to the teacher/Sleep in class。在便于學生記憶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運用能力。
5)以圓圈圖形式呈現(xiàn)。圓圈圖主要用于定義某一概念,培養(yǎng)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發(fā)散性理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聯(lián)想,提升學生的思維效果,可以作用于詞匯、口語、閱讀、寫作等多方面,對學生新舊知識的結合與轉化具有促進作用。如在元音發(fā)音的教授時,教師可以運用圓圈圖,將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單詞書寫在上面,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如:[i:]→sea、he、see、she、these等,不僅能打牢學生的發(fā)音基礎,還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提升。
1)借助思維導圖開展單詞教學。小學英語課文中出現(xiàn)的單詞一般以實詞為主,教師可以直觀呈現(xiàn)單詞的實體圖片來加強學生對實體與單詞的聯(lián)系記憶。例如,教學人體器官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上呈現(xiàn)學生熟悉的卡通圖片,并標出器官的單詞名稱。通過圖像與文字的結合,加深了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與記憶(如圖1)。又如,教學水果名稱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jù)顏色對水果進行分類,讓學生自己動手給水果填色。填色過程是思維活動過程,思維導圖不僅可以讓小學生輕松地學習單詞,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教會他們學習的策略。
圖1
2)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作關鍵是找出核心關鍵詞,這和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相吻合。利用思維導圖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提取英語閱讀內(nèi)容的關鍵詞,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學習效率。例如,開展“There is a park near my home”一課教學時,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快速閱讀教學。閱讀一段英文材料前,要求學生快速找出每一句話的關鍵詞。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引導快速找到了Susan、community、buildings、park、river等關鍵詞。教師依照這些關鍵詞在黑板上繪制了清晰的文章內(nèi)容結構網(wǎng)絡(如圖2)。學生觀察思維導圖后,立刻理解了這篇文章是根據(jù)空間關系來描寫Susan家附近的景象。在后續(xù)閱讀中,要求學生依照剛剛的思路獨立完成剩下幾段的思維導圖,學生對這種新鮮的閱讀方式非常感興趣,紛紛動手提煉文章每段話的關鍵詞。長期利用思維導圖方式訓練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圖2
3)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課后復習。小學生經(jīng)常遺忘所學的知識,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遺忘主要是因為缺少提取記憶的線索。運用思維導圖工具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wǎng)絡,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課后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用思維導圖將其展示出來。在學生自主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寫下各個知識點,然后根據(jù)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將其串聯(lián)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不斷思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對其進行深層次的加工,納入經(jīng)驗網(wǎng)絡之中。同時,在新的學習過程中一旦需要用到之前所學的知識,學生就可以迅速在知識網(wǎng)絡中提取對應的知識,加強記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逐漸學會精細加工知識,促進所學知識網(wǎng)絡化、系統(tǒng)化。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輔助詞匯、口語、閱讀、寫作、語法等教學,不僅促使學生可以清楚、牢固地掌握英語知識,加深對學科文化的理解程度,還能增強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構建適合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認知架構,使學生的主體發(fā)展得到引導,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教無定法,小學英語實踐教學中,教師需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實際,創(chuàng)新地運用思維導圖,不斷摸索出能夠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助力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