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強 江汎
(1.云南省昆明市體育運動學校 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醫(yī)科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田徑是運動之母,而短跑項目可以說是田徑項目中競爭最為激烈、觀賞性最強的項目之一。特別是劉翔奪得雅典奧運會金牌后,人們對短跑、短跨項目越來越關注。雖然云南省有得天獨厚的高原訓練條件,近幾年在教練和隊員們努力下,短跑成績取得一些進步,為國家隊輸送了高水平人才,但整體實力并不突出。通過分析制約云南省短跑運動成績的客觀因素,并從體教結合、高原訓練和重視“神經支配能力”訓練等方面提出提高云南省短跑運動成績的訓練方法,以期在全國乃至國際比賽拿到更好的名次。
云南省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短跑訓練條件的改善和訓練科學化的推進,而傳統重智輕體觀念對云南省短跑運動產生不良影響。教練員和后備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約云南省短跑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目前云南省短跑一線教練員只有兩三名,文化程度和職稱較低,訓練方法相對落后。雖然云南省短跑訓練場地條件較好,但是由于短跑訓練器械、設備嚴重不足,缺乏先進儀器設備,難以開展科學化訓練。
從當前我國青少年田徑運動訓練的現狀看,仍存在較多問題,例如,專項體能訓練與一般性體能訓練量比例失調,田徑訓練的科學化水平較低,競賽體制不完善,以及讀訓矛盾等方面已經成為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的絆腳石。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是體能、技能、戰(zhàn)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諸多因素協調發(fā)展高度整合的結果。動機、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是青少年運動員提升綜合競技能力重要因素,采用合適體教結合,在掌握短跑技能的同時提升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水平,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運動員在長時間、高負荷的訓練過程中,身體壓力與心理壓力會不斷增加,這種緊張狀態(tài)不但會影響運動員的爆發(fā)力,也會對他們的注意力等造成消極影響。通過體教結合培養(yǎng)運動員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訓練的重要內容?!绑w教結合”是可以說是解決這些問題行之有效的方式,基本消除了“兩張皮”的致命傷。例如,溫州體育運動學校采用“體教結合”模式,把握運動員的“學生”定位,推進文化教學規(guī)范化建設;樹立“德育為先”理念,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加強文化教學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補齊短板緩和讀訓矛盾。這些措施為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高原訓練已成為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訓練方式。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高原訓練(living high-training high,Hi-Hi)已經發(fā)展了高住低訓(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高住高練低訓(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iHi-Lo)、低住高練(living low-exercise high,LoHi)等多種形式。不同的運動員能夠根據自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或是綜合應用多種方式。
其中高住低訓(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是美國學者Levine教授于1991年提出來的一種改進型的高原訓練方式,即讓運動員在高原居住(living high),在平原或海拔較低的地方訓練(training low)。讓運動員“高住”的目的是通過低氧暴露提高機體運輸和利用氧氣的能力,“低住”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運動員在高原訓練中運動量和強度無法保證。采用這種訓練方式可以彌補傳統高原訓練中的不足,如肌肉因長期缺氧造成的萎縮,骨骼肌工作能力下降等問題,以及最大攝氧量下降造成的訓練強度降低,易發(fā)生過度訓練等等。
Levine(1997)將39名男女大學生長跑運動員隨機分為3組:低住低訓組(living low-traininglow,LoLo)、高住低訓組(Hi-Lo)、高住高訓組 (HiHi)。Hi-Lo組每天居住在猶他州的 Deer Valley(海拔2500m)22h,在鹽湖城(海拔1250m)進行大約2h的訓練,共28天。HiHi組則在Deer Valley完成28天的高原訓練。Lo-Lo組使用相同的訓練方案在平原進行訓練,作為對照組。訓練結束后第3天在平原進行測試。結果表明,HiLo組和HiHi組的紅細胞容積、血紅蛋白濃度、最大攝氧量都顯著增加,LoLo組上述指標沒有明顯改變;HiLo組5000m跑成績有顯著改善,且在結束訓練后的第7、14和21天分別進行的5000m成績測試中,仍然能夠保持訓練結束第3天的運動水平。
但是,HiLo缺乏低氧運動對心肺功能的強烈刺激。因此,在傳統的HiLo基礎上增加在較高海拔高度進行中等強度的訓練,進一步地加強對于機體的訓練刺激,效果會更好。這種方式稱為高住高練低訓(living high-exercise high-training low,HiHi-Lo)。HiHi-Lo既可以通過低氧居住提高運動員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又能通過低氧環(huán)境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近年來,許多著名運動隊使用HiHiLo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如,美國國家大道速滑隊,應用HiHiLo分別在2002年鹽湖城、2006年都靈冬奧會中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黃亞茹對足球、籃球、橄欖球等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球類項目運動員高原訓練的利弊進行了分析,發(fā)現高原訓練對球類運動員的有氧、無氧運動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對也會影響動作技能及球感,而高住高練低訓(HiHiLo)則沒有這種負面影響。對無氧運動能力、反應能力以及協調性要求較高的100m跑,高住高練低訓(HiHiLo)顯然也是一種合適的訓練方式。
隨著競技體育訓練水平的提高,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的對力量素質的要求,力量訓練又細分出了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反應力量等。力量素質分類進一步細化不僅是當代力量訓練理論的一個發(fā)展趨勢,而且對力量訓練的實踐具有重要影響。
競技體育中的力量是指 “人體神經一肌肉系統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能力”。從這一定義出發(fā),力量不僅涉及到“肌肉”,而且與“神經”有密切關系。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肌肉收縮是神經與肌肉共同作用的結果,神經是力量的“發(fā)動者”和“控制者”,而肌肉收縮是力量的具體表現形式。神經和肌肉在力量素質的構成中擔負著不同的角色,最大力量的增強不僅取決于肌肉橫斷面積的增加,也取決于運動神經募集能力的改善。神經系統對力量耐力的影響表現在肌肉的協調工作方面,一個動作不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配合,以及整套技術動作的節(jié)奏感和流暢性,均取決于運動神經對肌肉的支配能力。對于舉重、投擲、跳躍和短跑項目來說,神經支配能力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當前100m項目高水平運動員的起跑速度達到了0.15s,而云南省100m運動員起跑速度為0.2s左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云南省短跑運動員在力量訓練中,宜采用優(yōu)先發(fā)展運動神經募集能力的最大力量訓練法和優(yōu)先發(fā)展肌肉橫斷面積的次最大力量訓練法,提高力量和改善神經支配相結合,改善對肌肉的支配能力從而提高最大力量水平。
高住低訓(HiLo)、高住高練低訓(HiHiLo)、低住高練(LoHi)等高原訓練方式是有效的訓練方式,已被世界很多國家應用于實踐當中。之所以還沒有被廣泛應用,是因為利用自然環(huán)境進行高原訓練,合適的地理環(huán)境難以尋找。云南省昆明市海拔2000m左右,緊挨昆明市的玉溪市有多個縣海拔1000m以下,具有得天獨厚的高原訓練自然環(huán)境。建議云南省短跑運動隊采用體教結合方法,重視運動員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升運動員選材水平和訓練水平,提高運動員文化水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合適的高原訓練方式,在力量訓練中重視“神經支配能力”訓練,同時加強科研為訓練服務,相信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