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芬, 利婉琳, 倫淑儀, 利漢其, 區(qū)建坤
(佛山市南海區(qū)人民醫(yī)院, 廣東 佛山528200)
肺部感染是我國兒童常見疾病之一, 其中重癥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及腺病毒肺炎等嚴重感染會造成氣道阻塞, 最終誘發(fā)慢性氣道疾?。?]。 多層螺旋CT (MSCT) 三維重建技術作為電子氣管鏡術前檢查, 能夠指導支氣管鏡手術及治療方案制定[2]。電子支氣管鏡對MSCT 診斷進行進一步評估, 觀察患兒黏膜與氣道變化,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留取灌洗液進行病原學檢查,緩解部分氣道阻塞狹窄[3]。 對此, 本研究旨在探討電子支氣管鏡聯(lián)合多層螺旋CT (MSCT) 三維重建在兒童肺部感染診治中的臨床價值, 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兒科收治的50 例肺炎患兒, 患兒均接受電子支氣管鏡及MSCT 三維重建。 納入標準: ①經檢查確診為肺炎; ②年齡6 個月~14 歲;③患兒家屬對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 ①合并其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 ②精神異常或意識模糊。
1.2 方法①MSCT 三維重建檢查。 患兒均采用美國通用公司Lightspeed Ultra 型128 層螺旋CT 機及其工作站, 檢查前予以10%水合氯醛0.5 mL/kg 口服, 待患兒鎮(zhèn)靜后取仰臥位。 掃描參數(shù): 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120 ~200 mA, 掃描層厚1.25 mm, 層間距0.625 mm, 管球旋轉1 周0.5 s, 掃描范圍為口咽部至肺底部, 圖像后處理采用Advantange Window 工作站進行多平面重建。 將一次掃描獲得的原始容積數(shù)據進行多平面重建處理, 分別在冠狀面、 矢狀面與任意斜面觀察, 調節(jié)窗寬窗位, 直至清晰顯示支氣管樹與肺組織情況。 ②電子支氣管鏡檢查。 選擇使用不同型號Olympus BF-XP260F (外徑2.8 mm, 內徑1.2 mm), 手術時患兒取仰臥位, 使用利多卡因行氣管內黏膜表面局部麻醉, 觀察順序為鼻、 咽、 喉、 氣管、 左支氣管、右支氣管及各葉段。 根據患兒病情需要進行支氣管內膜刷檢、支氣管肺泡灌洗檢查及相關治療。 根據病變種類、 部位及周圍情況選擇不同治療,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留取痰液病原學檢查, 組織活檢分毛刷刷檢。 支氣管肺泡灌洗: 操作者依次檢查各葉、 段及亞段口, 將支氣管鏡前端固定至病變部位段或亞段口處, 根據患兒年齡、 體重, 每次將1 ~3 mL/kg, 37 ℃生理鹽水注入病變肺段, 使用吸引器以25 ~100 mm Hg 負壓吸引回收至無菌硅化瓶中, 根據需要注入藥物治療。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送檢: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染色及分類。 病原學檢查:支氣管肺泡灌液送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 病毒抗原檢測、 肺炎支原體DNA 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電子支氣管鏡、 MSCT 三維重建與聯(lián)合檢查結果比較聯(lián)合檢查的肺部感染陽性率與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0.05); 聯(lián)合檢查的肺部感染陽性率高于MSCT 三維重建 (P<0.05)。 見表1。
表1 電子支氣管鏡、 MSCT 三維重建與聯(lián)合檢查結果比較 [n (%)]
2.2 病原學檢查病原菌分布與構成比送檢50 例支氣管肺泡灌液中, 檢出病原菌53 株, 其中前4 位依次為腺病毒22.64%、支原體18.87%、 合胞病毒16.98%、 流感病毒15.09%。 見表2。
表2 病原學檢查病原菌分布與構成比
支氣管鏡已成為臨床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檢查手段, 但由于兒童氣道狹窄, 在檢查過程中患兒配合度不高,受到一定限制[4]。 近年來, 電子支氣管鏡在兒科治療中發(fā)展迅速, 可彎曲支氣管鏡具有鏡體柔軟細小的特征, 方便插入患兒氣管與支氣管部分亞段支氣管[5], 對臨床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的難治性肺炎患兒而言, 在觀察有無氣道軟化、 狹窄、 異物阻塞等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 臨床中可直接采用支氣管鏡下表現(xiàn)進行疾病診斷與治療, 具有安全、 快速、 直接、 準確等優(yōu)勢[6]。 在本研究送檢50 例支氣管肺泡灌液中檢出病原菌53 株, 分離的病原菌中前4 位依次為腺病毒、 支原體、 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表明電子支氣管鏡應用于肺部感染患兒疾病診斷中, 能夠觀察氣道結構改變、 黏膜病變與分泌物性狀, 同時留取痰液病原學檢查, 指導肺部感染患兒后續(xù)治療, 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
MSCT 三維氣道重建技術可清晰顯示氣道及周圍組織結構,從多角度、 多方位觀察氣道路徑[7], 與傳統(tǒng)CT 比較, MSCT在其基礎上未增加放射劑量, 利用計算機后處理技術, 借助多平面重建技術對CT 掃描獲取數(shù)據進行氣道重建, 進而獲取橫斷面、 冠狀位、 矢狀位多平面圖像, 圖像具有較高分辨率, 便于觀察氣管支氣管壁、 管腔內與管外周圍結構形態(tài)學變化, 彌補支氣管鏡缺陷, 幫助臨床選擇合適治療方案、 氣管插管與支氣管內鏡檢查[8]。 本研究結果顯示, 聯(lián)合檢查肺部感染陽性率與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比較無顯著差異, 但高于MSCT 三維重建。 電子支氣管鏡聯(lián)合MSCT 三維重建優(yōu)勢互補, 可有效提高兒童肺部感染尤其是難治性重癥肺炎的診斷準確率, 為疾病治療及預后奠定重要基礎。
綜上所述, 電子支氣管鏡聯(lián)合MSCT 三維重建應用于肺部感染患兒中, 有利于提高肺部感染檢出率, 為患兒疾病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