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明
摘要: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工作更具有特殊性,它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年齡小、學段較長,而學生性格、習慣的差異性又使班級管理工作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偶然性,這需要小學班主任具備極強的教育智慧,用藝術的班級管理措施來推進各項工作,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那么,如何來具體開展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呢?結合長期一線的班主任工作,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良好習慣
引言: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順利開展的保證。小學班主任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階段,而小學生年齡小、差異性大,意味著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需要小學班主任發(fā)揮教育智慧,用愛心、耐心和恒心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一、抓好細節(jié),重視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細節(jié)決定成敗,針對現(xiàn)在獨生子女依賴性強,而獨立自主能力較差的現(xiàn)狀,需要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物,這一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做得不太好,班主任要有耐心、多鼓勵,如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能夠完成一些簡單勞動,這對學生來說都是鍛煉。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意識,學會遵守時間、珍惜時間以及合理安排時間,這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條件,班主任可以從每天按時到校這一件小事抓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意識。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了責任意識,他們才能夠知曉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壓力才可能減小。具體來說,教師在給學生提要求的同時,要陪伴學生。如每天班主任自己早晨、中午就早早到校,坐在前面收發(fā)、批改學生作業(yè)。當學生看到老師做出的榜樣,學生自然而然容易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之中。
二、疏堵結合,預見性地開展班級工作
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最頭疼的就是反復強調(diào)的問題學生依然是問題不斷。實際上,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看,完全避免出現(xiàn)任何問題是不太現(xiàn)實的,這也不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堵”與“疏”二者結合起來,不僅要“亡羊補牢”,更要“防患于未然”,減少班級管理中的被動。所以,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注意預見性開展工作。如在每學期開學初,學生經(jīng)歷了較為漫長的假期,生活和學習都比較懶散。對此,教師在開學初一定要注意對學生要求要“緊”,通過召開“新學期新開始”的主題班會,給學生樹立努力的方向,然后對于“重點”學生一定要多關注,嚴格要求,提升學生的緊張度,使學生順利融入新學期的學習中。
三、不斷提升班主任素質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保障
小學班主任一定要重視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育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班主任的教學能力也是展示教師魅力的重要途徑,用一堂堂優(yōu)質的課,能夠獲得學生極大的信任。重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要緊跟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要求,了解當前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使教師自身的班級管理理念與時代需求相一致。同時,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既需要教師的說教也就是言傳,還需要教師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也就是身教,而對于學生來說身教往往是更重于言傳。所以通過提升教師自身素質也能夠在無形中影響學生,教師對自我要求一定要嚴格,通過自身的示范來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特別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也要做好。例如,每天教師一定要按照學校要求準時到崗,并且引導學生做值日、準備早讀和午讀;課間有時間一定要按照要求及時到班里轉一轉,發(fā)現(xiàn)地上的紙屑教師自己就要撿起來,同時給學生必要的提醒;對于凌亂的講臺,班主任也要注意隨時整理;課間操班里無人,要隨手關燈,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班級的物品注意輕拿輕放,并且用完后要收歸原處,引導學生樹立愛護公物的意識。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形成一種教育和引領,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四、調(diào)動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班主任可以依據(jù)班級實際和學校工作要求來組建班干部隊伍,在進行班干部人員選擇時,要注意尊重學生的意愿,鼓勵學生積極自薦;同時,班主任也要注意觀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真正選出工作能力強、有表率和引領作用的班干部隊伍。在日常的班級事務管理中,教師要大膽鍛煉班干部;對于學生在班級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耐心指導,幫助學生盡快成長起來。這樣不僅能夠使班主任從繁雜的班級事務中解放出來,還能夠更好地發(fā)揮班干部的引領作用,促進班干部的成長。班級管理調(diào)動學生,還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班級氛圍對于班集體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給學生傳遞正能量,進而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要想使學生都關心、關注班級管理事務,需要用良好的班級風氣來影響學生,特別是要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鼓勵學生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同時班主任也要耐心聽取學生對于班級管理的建議或者意見,這樣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班級管理調(diào)動學生,也要使每一名學生都參與進來。部分學生會要么是對班級管理工作不理解,要么是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的負面情緒很容易影響其他同學,造成班級的不和諧。對此,班主任要注意把每一名學生都調(diào)動起來,逐漸培養(yǎng)“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的意識。如可以實施“值日班長制度”,讓班級中每一名學生輪流來擔任班長,每人至少擔任一天,來體驗班長的管理職責,也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這樣的崗位體驗,學生對班級管理工作的認同感會不斷提升,從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能。
結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愛心和智慧的工作,也是落實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需要廣大班主任結合時代新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來持續(xù)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相信一定能夠提升班級管理質量,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聶玉霞.陶行知思想理念下的小學班級管理[J].教育藝術,2021,(07):31.
[2]陳正永.情感管理: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徑[J].基礎教育論壇,2021,(21):21-22.
[3]薛蓮.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探究[J].新智慧,2021,(2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