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軍民融合》編輯部◎王躋霖◎陸金路
習近平主席2020年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卞X學森在其7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他勤奮、嚴謹、誠信、創(chuàng)新和擔當的科學精神。為此,本刊專訪了軍委科技委綜合局原大校、錢學森生前秘書顧吉環(huán)先生,他為我們講述了錢學森和他的科學精神。
編輯部:今年是錢老110周年誕辰,您作為錢老的秘書一定了解一個更立體、全面的錢老,在您心里他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我們不斷地學習、梳理錢老的精神和思想,我現(xiàn)在才愈發(fā)深刻地體會到錢老的偉大。我認為他的偉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顧吉環(huán)先生
一方面,他是一個有崇高信仰的人。人人都有信仰,對于普通人來說信仰也許是抽象的,但對錢老來說,卻具有深刻的含義。1955年,錢老一家在祖國的營救下,沖破美國政府的重重阻礙,得以回國,在船離美利堅時他說:“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祖國,讓我的同胞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边@對他來講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他一生都在忠實履行的承諾。錢老回國后,第一時間前往東北這個重工業(yè)基地進行考察,在參觀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時,時任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老非常堅定地回答說:“為什么不能搞?外國人能搞,我們中國人就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聽到這話,陳賡非常高興,他說:“我要的就是你這一句話,我們就馬上干吧!”正是因為錢老的這句話,中國航天事業(yè)得以開創(chuàng),錢老作為技術負責人奉獻了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兩彈一星”取得了圓滿成功,才有今天的大國地位,中國人的腰桿子也硬起來了,中國人真正獲得了尊嚴與幸福。
1982年,錢老退出了國防科技一線工作,已經71歲的他本應頤養(yǎng)天年,享受“兩彈一星”成功的榮耀與輝煌,但他并沒有這么做,因為他有著更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要為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途,國家民族乃至人類長遠發(fā)展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1991年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儀式,授予錢學森“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在致答謝詞時,錢老說到他有一個打算——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他要建立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去解決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的長遠問題,他的余生就想做這件事。晚年的錢老正是按照他自己的追求,勤奮工作,不懈努力,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最高概括、包含11個大部類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在這個體系的作用下,通過文化革命、政治革命和產業(yè)革命,他科學的預見,人類社會將在23世紀最終進入世界大同的共產主義。這是他把科學和哲學相結合,把科學和文化相結合,把科學和共產主義理想相結合,把科學和信仰相結合得出的,這是第一次由一位中國科學家,對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理論從科學意義上做出了精辟闡述,對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路徑和時間節(jié)點做了科學預見,規(guī)劃了實現(xiàn)共產主義大同世界的路線圖。
另一方面,他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人。錢老回國后,他將工資之外的所有收入,包括科學獎金、稿酬等大額收入全部捐出,小額收入用于交黨費、買書等辦公室日常開銷,而只用自己的工資補貼家用。1961年,作為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的他,給學生上課時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買不起計算尺,當時一個計算尺要3塊多錢?!皼]有計算尺怎么學力學呢?”因此錢老將他1958年出版的《工程控制論》中文版稿費,以及自己購買的國家公債,共計1.15萬元捐給中國科技大學,用來給學生買計算尺和其他的學習用具。1963年,錢老出版了兩本書,稿費的信封都沒打開,錢老就直接將這筆錢作為黨費上交組織,他說現(xiàn)在是三年自然災害,國家有難,應該為國分憂。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雖然錢老每次捐款都毫不猶豫,但對于自己家庭的開銷卻格外嚴格,家中的炊事員每個月的開銷都需要記錄,如果生活費超出預算,下個月還要節(jié)約開支以補上這個缺口。
對于地位,錢老也并不看中。1956年錢老就擔任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到了1960年,錢老發(fā)現(xiàn)這個院長不僅要對技術問題進行把關,還有許多行政工作需要協(xié)調處理,“航天有那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我哪有時間處理呢?”因此便給中央寫信,要求辭去院長一職。中央領導也發(fā)現(xiàn)不能這樣用一個科學家,及時將他改任副院長,專施科學技術問題。80年代,中國科協(xié)一致推薦錢老作為第三屆科協(xié)主席,但他卻堅決不當,后來經過中央領導多次做工作,他才勉強擔任了一屆主席,任期一到,他便立刻辭去。從這個問題上看,他并不看中地位的高低以及地位所帶來的生活等各方面待遇。他只想心無旁騖地為國家做點事,專心研究工作。
對于榮譽,他也毫不在意。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后,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錢學森的熱潮,報紙、電臺、電視臺等每天都在宣傳錢學森。宣傳了兩天,錢老便坐不住了。一天上班,他看見秘書涂元季還在忙,便和秘書涂元季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現(xiàn)在報紙、電臺天天都說我的好話,難道就沒有不同意見嗎?”一個跟隨他近10年的老秘書對他說道:“我今天早上在班車上,確實有人說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怎么就落實到錢學森一個人頭上呢?”當時我們都認為這是風涼話,但錢老卻不這么看,他說:“你說的這個問題就非常重要,現(xiàn)在我的名字已不完全屬于我自己,我必須謹慎,千萬不要因為宣傳錢學森過了頭而影響到別人的積極性,那就不是我錢學森個人的問題了,那就是涉及到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問題了……我看,畫個句號吧?!彼竺貢螂娫?,告訴那些媒體,從明天起把所有宣傳錢學森的稿子統(tǒng)統(tǒng)撤下來,不再宣傳了。
他自己曾說,和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相比,個人的榮譽地位都微不足道。從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錢老是個有崇高信仰的人,也是個超凡脫俗的人。他姓錢不愛錢,也不戀權,淡泊名利地位。自1960年搬家到航天大院普通單元房里,一住就是49年,直至去世。粗茶淡飯,布衣出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為國家民族富強、科學發(fā)展的方略上,用在了科學研究上。
編輯部:習近平主席2020年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您也曾在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揚錢學森的科學精神,那您可以給我們概括一下錢學森的科學精神是怎樣的嗎?
錢學森水力試卷
錢老的科學精神是他科研工作的靈魂,我將錢老的科學精神歸納為六個方面,分別是勤奮、嚴謹、奉獻、誠信、創(chuàng)新和擔當。這六個方面在錢老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勤奮。錢老從小天資聰慧,但僅靠天賦是不足以做出這么大的貢獻的。他的老友曾提到過,住在波士頓的人都知道,如果深夜有人家里還亮著燈,那就一定是錢家的書房。錢老當年出國的目標就是要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學到手回來報效祖國,所以他必須勤奮。在錢老晚年的27年中,他從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轉到研究社會科學,馳騁在社會科學的廣闊領域,為了實現(xiàn)建立現(xiàn)代科學體系體系和研究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問題,他給自己定了許多規(guī)矩,包括非本職工作不去外地出差等等,他說到做到,晚年的27年間,他只離開過北京兩次,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上。
第二是嚴謹。1933年,在一次水力學考試中,因為他的卷面書寫整齊,且所有答案完全正確,老師給他判了滿分,但卷子發(fā)下來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答題時把一處符號“Ns”誤寫成“N”,就立即主動向老師報告自己不是滿分,老師便將100分的試卷改為了96分。這件事給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將試卷珍藏了40多年,即便在戰(zhàn)亂的遷徙中,也一直將試卷存放在行李箱里。直到1979年,老師在??峡匆婂X學森要回學校訪問,便將試卷捐給了學校。一份試卷折射出錢老是多么的嚴謹??!
第三是奉獻。錢老曾對老秘書說過,我的興趣是搞學術研究,但回國后,國家讓我搞導彈、航天工程。錢老毅然放棄了自己的興趣,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國家的事業(yè)上?;貒跗?,只有他一個人搞過火箭和導彈,他就像一架知識的發(fā)動機、放射源,一個世界級的大科學家,開設各種導彈班、力學班、控制論班等等,傳授知識。有學員問他,“錢老師,您在國外一直發(fā)表有影響的論文,回到國內以后為什么不發(fā)表了?”錢老笑了笑說:“我的任務很重,比如辦這個班是要花精力的,籌備、教課都要花時間,我自己做研究、寫文章的時間自然就少了,甚至是沒了。這看上去好像是一種犧牲,其實不能這樣看。我教你們100多人,將來你們都成長起來了,都能做研究,都能發(fā)表很重要的文章。你們100多人發(fā)表文章,跟我一個人發(fā)表文章,誰重誰輕?所以,我認為這件事是值得的,很值!”為了民族的發(fā)展,這就是他無私的奉獻。。
第四是誠信。就是要遵守科學道德,堅決杜絕抄襲,尊重知識、尊重別人的優(yōu)先權。這是錢老特別強調的,他一生都在踐行這種道德觀。1938年,讀博士的他發(fā)表了一篇只有20頁的論文,但為了表明整篇文章都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他將250頁的演算手稿、導師的指導意見和修改,以及所有的參考文獻全部寄到了編輯部??梢娔贻p的錢學森堅守科學道德已到了如此地步。上世紀80年代,錢老在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的一次學術報告中,曾告誡廣大科研人員,科研工作必須重視科學道德問題,他指出:不要認為引用別人的東西是一件丟人的事,這恰好說明你懂行。別人的知識成果我們必須尊重,如果引用了別人的成果就必須要注明,哪怕是在兩個人討論中獲得的想法,也要注明。
第五是創(chuàng)新。錢老是一個特別強調創(chuàng)新的人,尤其是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沒有創(chuàng)新,科研工作則寸步難行。錢老曾說:“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chuàng)新。”他強調的創(chuàng)新,就是要敢于突破傳統(tǒng)觀念和思維定式,敢于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的科學前沿問題,而不是別人已經說過的東西我們知道,沒有說過的東西,我們就不知道,要不斷探索求新。他還說,所謂優(yōu)秀學生就是要有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死記硬背,考試成績再好也不是優(yōu)秀學生。從美國到歸國后所有工作無不閃耀著他那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地成果。
第六是擔當。擔當精神是錢老作為科學家的重要特質。他把國家和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時,他義不容辭站出來,為國分憂。1955年11月,在他歸國后第一個月的東北參觀過程中,面對工業(yè)基礎十分落后、科研力量十分薄弱、人才極為匱乏的現(xiàn)狀,在第一臺汽車還沒有造出來的情況下,他毅然決然地告訴問他中國是否可以搞導彈的陳賡大將:“我們怎么不能夠搞呢,我們中國人又不比他們矮一截,他們能搞難道我們就不能搞嗎!”他這句話,及時開啟了中國導彈、航天的歷史征程。正如有人對他的評價:錢學森的歸國,讓中國的科技進步了20年。
編輯部:錢老在科研中一直堅守著科學道德的底線,這也是今天我們科研人所必須學習的,您認為錢老在科研工作中有哪些故事是值得當今的科研人所學習的?
第一,他敢于認錯。1964年,遠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學院的一位年輕老師郝天護,發(fā)現(xiàn)錢老新近發(fā)表的一篇力學論文中有兩處錯誤,便鼓起勇氣給錢老寫信,指出他的錯誤。信發(fā)出了,讓這位年輕人忐忑不安。但不久他收到了錢老的回信,這讓他非常激動,沒有想到這位大科學家還會給自己回信。錢老在信中說:“我很感謝您指出我的錯誤!也可見您是很能鉆研的一位青年,這使我很高興。科學文章的錯誤必須及時闡明,以免后來的工作者誤用不正確的東西而耽誤事。所以我認為您應該把您的意見寫成一篇幾百字的短文,投到《力學學報》刊登,幫助大家,您以為怎樣?”這位年輕人根據錢老的建議,寫出了題為“關于土動力學基本方程的一個問題”的文章,由錢老推薦,發(fā)表在《力學學報》上。2005年,我們在上海采訪已是東華大學教授的他時,他激動不已,說錢老的這封信改變了他的一生,堅定了他一輩子從事科學研究的決心。
第二,他對待科學工作嚴謹扎實的作風。1962年,我國東風二號導彈發(fā)射失敗,錢老連夜趕到現(xiàn)場進行勘察,查找原因。經過反復研究查找,發(fā)現(xiàn)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就是控制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因此,他立即召集負責控制系統(tǒng)的航天二分院一部(現(xiàn)12所)同事,組成故障分析小組。在接下來故障分析的三個月中,錢老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動來到研究所聽取研究進展,討論技術問題。錢老說:“即使導彈沒有尾翼,像一支鉛筆似的,也要能穩(wěn)定飛行”,要求大家要在控制問題上殺出一條血路來。根據錢老的要求,故障分析小組對東風二號的首次試驗失敗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總結,并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64年,東風二號再次運往酒泉發(fā)射場,這次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揭開了我國導彈發(fā)展史上嶄新的一頁。通過這次事故故障分析,錢老還提出“把故障消滅在地面”,這句話也成為后來航天事業(yè)發(fā)展中的一條重要準繩。
編輯部:錢老在我國導彈、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思想理論,尤其是系統(tǒng)工程思想,您怎么看待系統(tǒng)工程對當今中國發(fā)展的影響的呢?
首先,在我國經濟發(fā)展落后、工業(yè)基礎差、人才匱乏、科研薄弱的情況下,系統(tǒng)工程將我國兩彈一星發(fā)展過程中的戰(zhàn)略、技術路線、實現(xiàn)路徑、資源配置、人才優(yōu)化、隊伍培養(yǎng)等方面統(tǒng)籌兼顧起來,從局部最優(yōu)調整到整體最優(yōu),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功,系統(tǒng)工程思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其次,系統(tǒng)工程在航天領域的成功運用,所形成的寶貴實踐經驗,為今天導彈航天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第三,錢學森把航天系統(tǒng)工程思想成功推廣到社會組織管理方面,使系統(tǒng)工程思想成為了組織管理的技術,極大推動了社會各方面的大發(fā)展,提升了社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此外,系統(tǒng)工程還大大地減少了資源浪費,使社會發(fā)展少走很多彎路,降低社會管理的成本,使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可能。
第四,系統(tǒng)工程的廣泛推廣與應用,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得到充分展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高舉馬克思主義哲學旗幟,把整個社會作為一個大的集合體,即作為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以從定性到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法,使成功解決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復雜性問題成為可能。
第五,系統(tǒng)工程思想對加強組織管理能力,完善科學決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面對當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社會管理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壓力等,系統(tǒng)工程思想對于如何做好頂層設計、科學決策、有效推行各項大政方針,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第六,系統(tǒng)工程中國學派的出現(xiàn)及成功實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賦予了新的內涵。正如錢老指出,系統(tǒng)科學是20世紀中葉興起的一場科學革命,而系統(tǒng)工程的實踐又將引起一場技術革命,這場科學和技術革命在21世紀必將促發(fā)組織管理的革命。這樣的革命將極大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向更高方向發(fā)展,社會主義道路的優(yōu)越性將得到極大體現(xiàn),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
編輯部:錢學森在1993年就暢想了21世紀的生活圖景:“所謂21世紀,都是信息革命的時代了,由于信息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靈境技術和遙作技術的發(fā)展,人可以坐在居室通過信息電子網絡工作”,可見錢老在做出重大科技貢獻的過程中亦提出許多創(chuàng)新思想,您認為錢老是如何培養(yǎng)這種創(chuàng)新思維的呢?
我認為錢學森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結合上。他在藝術方面的造就得益于他的家庭,在錢老小的時候,父母就為他營造了一個和諧而充滿文化的家庭氛圍,很注重培養(yǎng)他的文學素養(yǎng),琴棋書畫他樣樣都會,而且對藝術可以用“癡迷”來形容。1935年,他在《浙江青年》發(fā)表了一篇名為《音樂和音樂內容》的文章,其中就討論了音樂的形態(tài)與內容的關系。他在波士頓讀碩士的那一年,波士頓交響樂團的24場演出,他一場沒落。但對藝術的喜愛并沒有影響他的科學成就,相反,他認為正是從小對藝術的培養(yǎng),加深了他對于藝術作品中詩情畫意和人生哲學的深刻理解,也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思維。
錢老認為,科學上的創(chuàng)新僅靠嚴密的邏輯思維是不行的,因為創(chuàng)新思維往往開始于形象思維,需要我們大膽假設,隨后再用嚴密的邏輯來推導證明。形象思維如何培養(yǎng)?這來源于對藝術學習和理解,所以錢老強調:科學工作是先藝術,后才是科學。相反,藝術工作必須對事物有個科學的認識,然后才是藝術創(chuàng)作。在過去,人們總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學和藝術分了家,而其實是分不了家的,科學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科學。錢老為我們指出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之路。
編輯部:錢學森的科學家精神可以說體現(xiàn)在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的這種引領、示范和影響作用也影響了幾代人,您認為當我們應該如何用錢學森精神更好的培養(yǎng)下一代呢?
第一,要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教育,這是成為人才的根本,也是成為人才的動力源。從錢老的故事可以看出,沒有家國情懷,就沒有他的今天,也沒有我們國家的今天,家國情懷是錢老一輩子的守望。
第二,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應該糾正現(xiàn)在一些家長的理念,他們將學習藝術作為考名校的捷徑,但事實上,學習藝術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和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孩子廣闊的形象思維能力,真正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來。
第三,要培養(yǎng)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天賦只是成為人才的其中一個因素,對于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來說,還要具有刻苦學習、求知、勇于探索的精神。要把嚴謹治學,遵守科學道德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原則,使尊重科學,誠信做人做事蔚然成風。
第四,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像錢老那樣,把金錢、榮譽、地位看做身外之物,把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如果我們滿腦子里只有物質,只有享受,而沒有更崇高的信念和目標,我認為是很難有所作為的,更不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國家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
第五,要博覽群書。當今的科學技術發(fā)展迅猛,新科學、新技術層出不窮,各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一個科研,一項工程往往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識,沒有豐富的知識是很難做好工作的。應該像錢老學習,不僅要掌握本領域內的知識,相關領域的知識也需要了解,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應對21世紀科學技術發(fā)展所帶來的挑戰(zhàn)。
最后,要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錢老的嚴謹與認真和他從小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是分不開的。小時候他父親就對他嚴格要求,每天放學回家,書包、衣服鞋帽都必須擺放整齊,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yè)。要求他平時做事要認認真真,井井有條,不能夠馬馬虎虎。我們從錢老書寫整齊規(guī)范的考試卷子、科研手稿,都可以看出他對待科研工作的嚴謹態(tài)度,以及錢老晚年看報都需要疊對整齊,按序排好。這些看似不大的小事情上,都可以看出有個良好的習慣是如此的重要,這也是錢老成為大科學家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