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英 陳碧蓮
摘 要:選取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0.5%苦參堿、36%阿維菌素·吡蚜酮等環(huán)境友好農(nóng)藥,并與常用藥劑70%啶蟲脒、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噻蟲嗪、1.8%阿維菌素和50%吡蚜酮進行對比,探討不同作用機制的新型殺蟲劑對蔬菜的安全性,尋求更為有效安全的甘藍蚜蟲防治藥劑。結(jié)果表明:3種環(huán)境友好農(nóng)藥對甘藍蚜蟲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后10d防效均達90.43%以上,且對甘藍生長安全,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藥劑;甘藍蚜蟲;田間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6.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3-0067-02
近年來,甘藍蚜蟲以蘿卜蚜(Lipaphis erysimi)為主,兼有少量桃蚜(Myzus persicae)、菜蚜(Brevicor yne brassicae),屬同翅目蚜科,是上海市松江區(qū)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常見的害蟲[1-2]。蚜蟲以成蚜和若蚜刺吸菜葉汁液,可造成葉片卷縮變形、植物生長不良和萎縮,影響包心,并大量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嚴重影響甘藍品質(zhì),并使其失去商品價值[3-5],對蔬菜生產(chǎn)構成極大威脅。為此,筆者選取了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0.5%苦參堿、36%阿維菌素·吡蚜酮等環(huán)境友好農(nóng)藥,并與常用藥劑70%啶蟲脒、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噻蟲嗪、1.8%阿維菌素和50%吡蚜酮進行對比,探討不同作用機制的新型殺蟲劑對蔬菜的安全性,以尋求更為有效安全的甘藍蚜蟲防治藥劑。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設在上海云間大自然農(nóng)業(yè)科技示范基地,松江區(qū)泖港鎮(zhèn)興旺村。前茬為蔬菜。2016年5月23日開展試驗時甘藍蚜蟲發(fā)生較重,作物長勢均衡良好。試驗小區(qū)16m2,隨機區(qū)組排列,4次重復。所有小區(qū)栽培條件一致。采用山東衛(wèi)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衛(wèi)士牌3wjd-18電動靜電噴霧器,噴孔直徑0.7mm,針對蚜蟲的發(fā)生部位(葉子正反面)均勻噴霧,噴藥液量750kg/hm2。
1.2 供試藥劑 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chǎn)):45、60、75mL/hm2;70%啶蟲脒(ck1)(青島泰生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315mL/hm2;25%高效氯氟氰菊酯(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ck2)450mL/hm2;清水空白對照。0.5%苦參堿(山東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450、900、1350mL/hm2;30%噻蟲嗪(ck)(青島利爾農(nóng)化(集團)研制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chǎn)):315mL/hm2;清水空白對照。36%阿維菌素·吡蚜酮(陜西美邦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75、112.5、150mL/hm2;1.8%阿維菌素(ck1)(石家莊寶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900mL/hm2;50%吡蚜酮(ck2)(上海升聯(lián)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225mL/hm2;清水空白對照。
1.3 供試作物 作物為甘藍“京豐”品種,2016年2月10號播種,4月13日移栽,株行距為47cm×52cm,栽植密度45000株/hm2。5月23日試驗開始時甘藍處于16~18葉期,作物長勢均衡良好。
1.4 調(diào)查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 每小區(qū)采取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點查3株,調(diào)查整株甘藍葉片;藥前調(diào)查基數(shù),藥后3、7、10d進行防效調(diào)查。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對甘藍蚜蟲的防治效果 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對甘藍蚜蟲的防治效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3種劑量處理藥后7d、10d,對甘藍蚜蟲的田間防效均高達89%,劑量越高防效越好,且三者間防效差異均不顯著;藥后3、7、10d防效與對照藥劑70%啶蟲脒及25%高效氯氟氰菊酯相當,且差異均不顯著。
2.2 0.5%苦參堿水劑對甘藍蚜蟲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0.5%苦參堿水劑3種劑量處理藥后7、10d,對甘藍蚜蟲的田間防效均高達90%,劑量越高防效越好,且三者間防效差異均不顯著;中、高劑量藥后3、7、10d防效與對照藥劑30%噻蟲嗪相當,且差異均不顯著。
2.3 36%阿維菌素·吡蚜酮對甘藍蚜蟲的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36%阿維菌素·吡蚜酮3種劑量處理藥后7、10d,對甘藍蚜蟲的田間防效均高達88%,劑量越高防效越好,且三者間防效差異均不顯著;藥后3、7、10d防效與對照藥劑1.8%阿維菌素和50%吡蚜酮相當,且差異均不顯著。
3 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顯示:對于甘藍蚜蟲發(fā)生較重田塊,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45、60、75mL/hm2 3種劑量7d防效分別為89.07%、91.08%、92.30%,10d防效分別為91.51%、93.34%、93.56%,劑量越高防效越好,但三者間差異均不顯著;對照藥劑70%啶蟲脒315mL/hm2 藥后7d、10d防效分別為92.06%、93.38%,對照藥劑25%高效氯氟氰菊酯450mL/hm2藥后7d、10d防效分別為92.06%、94.14%,與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相當,差異不顯著。0.5%苦參堿450、900、1350mL/hm2 3種劑量7d防效分別為90.40%、92.51%、93.56%,10d防效分別為94.03%、95.32%、96.04%,劑量越高防效越好,但三者間差異均不顯著;對照藥劑30%噻蟲嗪315mL/hm2藥后7d、10d防效與0.5%苦參堿中、高劑量處理相當,且差異均不顯著。36%阿維菌素·吡蚜酮75、112.5、150mL/hm2 3種劑量7d防效分別為88.57%、89.29%、90.94%,10d防效分別為90.43%、91.68%、93.53%,劑量越高防效越好,但三者間差異均不顯著;對照藥劑1.8%阿維菌素900mL/hm2藥后3、7、10d防效與36%阿維菌素·吡蚜酮相當,差異均不顯著;中、高劑量36%阿維菌素·吡蚜酮藥后3、7、10d防效較對照藥劑50%吡蚜酮225mL/hm2好,但差異均不顯著。
由此可見,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0.5%苦參堿、36%阿維菌素·吡蚜酮對甘藍蚜蟲的田間防效較理想,藥后10d防效均達90.43%以上,且對甘藍生長安全,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上海地區(qū)蚜蟲發(fā)生盛期在4—6月及9—10月,使用25%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45、60、75mL/hm2,或0.5%苦參堿450、900、1350mL/hm2,或36%阿維菌素·吡蚜酮75、112.5、150mL/hm2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沈陽農(nóng)學院.蔬菜昆蟲學[M].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0:166-170.
[2]李惠明,趙康,趙勝榮,等.[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2:552-557.
[3]鄧建玲,王歡.園藝植物保護[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6:145-148.
[4]師寶君.7種殺蟲劑防治甘藍蚜蟲田間藥效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1(17):102-103.
[5]班玉才,馬明,徐扶南,等.不同藥劑防治甘藍蚜蟲的效果[J].農(nóng)技服務,2011,28(5):642-643.
(責編:徐世紅)
作者簡介:王繼英(1969—),女,上海人,高級農(nóng)藝師,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