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寬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普外科常見的臨床微創(chuàng)手術之一[1-2]。隨著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的提高,對醫(yī)療行業(y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常規(guī)間斷縫合,術后有切口愈合差、疼痛、瘢痕增生等問題,因而,在臨床中如何改善切口愈合效果成為當下研究重點[3]。研究發(fā)現(xiàn),皮膚表面粘合使用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可有效改善愈合質(zhì)量,術后不用拆線,并可減少瘢痕組織增生[4]。本研究將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治療,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20年1-8月本院行LC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影像被證實得膽囊結石,且無急性炎癥;(2)年齡18~70歲;(3)無膽管結石;(4)膽囊壁<0.4 cm,且無息肉。排除標準:急性膽囊炎、膽囊復雜性疾病、腹膜炎、肝硬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及上腹部手術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18~67歲,平均(53.63±4.28)歲;病程2個月~16年,平均(3.02±0.26)年;疾病類型:膽囊炎合并膽結石41例,膽囊結石19例。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18~69歲,平均(53.71±4.25)歲;病程3個月~17年,平均(3.06±0.27)年;疾病類型:膽囊炎合并膽結石43例,膽囊結石17例。兩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術前告知患者和家屬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手術均由同一術者、同一組醫(yī)生團隊實施,麻醉、術式、醫(yī)療器械相同,三孔法LC。仰臥位,取臍孔上緣上1 cm的弧形切口,切口皮膚,穿刺針刺孔,并建立氣腹。氣腹成功后拔除穿刺針,置入10 mm Trocar后進鏡探查。在腹腔鏡監(jiān)視和引導下行第2孔和第3孔穿刺。游離顯露膽囊三角,膽囊切除后自劍突下孔取出。
對照組予常規(guī)縫合技術:由內(nèi)到外對腹膜、筋膜、皮下脂肪層及皮膚層進行縫合。皮下與皮下組織選擇4號絲線間斷褥式縫合。待術后7~9 d切口愈合完全后拆除縫線。
觀察組:由內(nèi)到外對腹膜、筋膜、皮下脂肪層進行縫合,通過廠家提供的專用醫(yī)用膠涂抹器在切口創(chuàng)面皮膚均勻涂抹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生產(chǎn)企業(yè):泰科博曼(湖北)醫(yī)療技術有限公司,商品名:美無痕醫(yī)用膠],粘合皮膚組織。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12 h疼痛評分、傷口甲級愈合率及治療滿意度。(1)術后12 h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范圍0~10分。0分為無痛;≤3分為有輕微的疼痛,但能忍受;4~6分為疼痛影響睡眠,尚可能忍受;7~10分為疼痛感強烈,影響食欲和睡眠。(2)傷口愈合等級分為:甲級,切口愈合良好。乙級,切口愈合處存在炎癥反應,但未化膿。丙級,切口化膿,需引流處理。(3)采用Quinn分級量表評價瘢痕滿意度,優(yōu)良:瘢痕模糊或不宜看出;滿意:瘢痕明確可見,但是無過寬或無增生肥厚;不滿意:切口寬度異常、外觀明顯瘢痕或肥厚、增生,需進一步手術處理或繼續(xù)觀察[5]。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VAS評分對比 (±s)
表1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VAS評分對比 (±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VAS評分(分)對照組(n=60) 42.75±5.82 5.54±1.03 4.86±1.28觀察組(n=60) 37.61±5.63 4.03±0.94 3.58±0.73 t值 4.92 8.39 6.73 P值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無患者出現(xiàn)乙級和丙級愈合,甲級愈合率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傷口愈合等級對比 例(%)
觀察組瘢痕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瘢痕滿意度對比 例(%)
LC因切口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受到臨床醫(yī)師和患者的青睞[6-8]。隨著臨床微創(chuàng)手術的普及應用,微創(chuàng)理念也越來越被大家接受[4]。LC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如何更加美觀,如何提高愈合質(zhì)量縮短愈合時間,減少瘢痕產(chǎn)生,提高患者滿意度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所以,選擇合適的縫合技術,保持術后切口美感,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臨床獲益,成為當前臨床研究熱點[9]。
臨床應用腹腔鏡手術切口常規(guī)將皮膚及皮下組織間斷縫合或褥式縫合,術后易造成切緣內(nèi)翻、局部錯位、輪廓不規(guī)整,縫合時間較長且需要進行拆線處理,增加了患者的不適感,并且愈合后常出現(xiàn)瘢痕增生[10-12]。此外,縫合后切口需經(jīng)常換藥,縫錢也常會切割皮膚造成新的損傷。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是一種理想的化學合成的軟組織粘合劑[13]??朔松鲜龇N種缺點,具有粘合力強、膠膜不易脫落、膠膜柔韌性好的特點,此外還具有抗菌、消炎、瞬間粘合、操作簡單、不拆線、避免縫合瘢痕、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優(yōu)點,有效地避免術后縫線的排斥反應,從而降低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的粘合、止血作用原理是通過聚合反應,該組織粘合劑在空氣水分和血液中的陰離子作用下,快速聚合成2~3 μm的網(wǎng)狀結構與組織粘合,有效地組織血小板、血細胞通過,同時封閉斷裂小血管,達到止血和粘合組織的目的。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VAS評分、住院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甲級愈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有效規(guī)避了線結反應的發(fā)生,同時直接粘合簡化了縫合流程,節(jié)省了手術時間,減輕了術后切口疼痛,提高了切口甲級愈合率,縮短了住院時間。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瘢痕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使用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后,患者瘢痕組織的形成較輕。此外,筆者認為,使用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時,切緣準確對合是縮小愈合后瘢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涂膠量不宜過多,需均勻,涂膠動作需快速、準確;張力過大傷口應采用減張縫線處理后再粘合。
綜上所述,α-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組織粘合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切口粘合作用效果良好,操作簡單,可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