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瑜 王曉群 李緒洪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有著發(fā)病快、發(fā)病率高等特點,且患者有著低齡化的趨勢[1-2]。氯吡格雷與既往常用的抗心絞痛藥物不同,可以通過抑制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發(fā)生活化現象,降低患者血液中的脂肪程度,起到一定抗氧化的作用,對心絞痛的治療有著理想效果[3-4]。且氯吡格雷還有著降低患者血管內部阻力,降低動脈內膜厚度的作用,還可以對患者的血管起到擴張作用,提高患者的血流量,從而起到改善患者內皮功能[5]。依折麥布作為一種膽固醇吸收抑制藥物,在心絞痛的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6]。本研究就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及其對內皮功能的影響進行討論,全文如下。
回顧性分析普寧市人民醫(yī)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符合文獻[7]《慢性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的診斷標準,且于本院確診;有完整病歷資料;有心絞痛病史,持續(xù)時間在5~10 min;患者的胸骨后、左前胸不適、放射至患者頸咽部、左臂等部位;患者的心絞痛發(fā)作可經自行休息及口服硝酸甘油緩解。排除標準:確診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另外原因導致的心絞痛;腎、肝、腦部有器質性病變;具有頑固高血壓病史或低血壓病史;具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根據有無依折麥布與氯吡格雷聯用分為對照組(n=38)與觀察組(n=42)。對照組女15例,男23例;高血壓患者7例,高血脂患者9例,缺血性心律失常10例,心血管疾病家族史12例;年齡40~68歲,平均(56.67±5.35)歲。觀察組女17例,男25例;高血壓患者6例,高血脂患者11例,缺血性心律失常12例,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13例;年齡42~68歲,平均(57.21±5.5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兩組入院后均口服硝酸甘油、阿托伐他汀等常規(guī)基礎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依折麥布[MSD Pharma (Singapore) Pte.Ltd.,國藥準字J20171023,規(guī)格:10 mg/片 ]口服,10 mg/(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氯吡格雷(法國Sanofi Clir SNC,國藥準字J20130083,規(guī)格:75 mg×7片)口服,75 mg/(次·d)。兩組均治療4周。
(1)觀察兩組患者心絞痛療效[患者的心絞痛等主要癥狀消失且心電圖恢復至大致正常為顯效;患者的心絞痛情況減輕或心電圖改善為有效;患者的心絞痛情況無改善或心電圖情況無變化為無效[8]。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和心電圖療效[患者心電圖情況改善至正常范圍為顯效;患者心電圖S-T段降低,治療后回升,患者房室或室內的傳導阻滯改善為有效;患者心電圖無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9]??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持續(xù)時間、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劑量)。(3)對比兩組一氧化氮(NO)、內皮素(ET)及血栓素B2(TXB2)水平,兩組治療前后抽取肘靜脈血10 ml靜置后以2 000 r/min 離心 15 min,放置于 -20 ℃冰箱等待測試,NO試劑盒來自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方法為硝酸還原酶法,ET試劑盒來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檢測方法為放射免疫測定,血栓TXB2試劑盒來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檢測方法為放射免疫測定。
研究中的數據均使用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絞痛和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絞痛和心電圖療效對比[例(%)]
治療前,兩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及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劑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均減少,心絞痛持續(xù)時間均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均少于對照組,心絞痛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2) 11.45±1.32 1.85±0.23* 9.21±0.68 2.11±0.18* 0.81±0.25 0.31±0.13*對照組(n=38) 11.51±1.28 4.86±0.52* 8.95±0.73 4.62±0.32* 0.83±0.18 0.65±0.16*t值 0.206 34.031 1.649 43.770 0.407 10.473 P值 0.837 0.000 0.103 0.000 0.685 0.000組別 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次/周) 心絞痛持續(xù)時間(min) 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劑量(mg/d)
治療前,兩組NO、ET及TXB2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NO水平均上升,ET、TXB2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NO水平高于對照組,ET、TXB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NO、ET及TXB2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NO、ET及TXB2水平對比(±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2) 46.36±9.31 83.68±10.62* 79.65±10.35 39.68±8.53* 210.69±80.32 166.85±55.67*對照組(n=38) 45.73±8.96 70.65±9.22* 78.86±9.98 46.12±6.95* 211.12±81.06 195.65±63.84*t值 0.307 5.831 0.347 3.678 0.024 2.155 P值 0.759 0.000 0.730 0.000 0.981 0.034組別 NO(ng/L)ET(μmol/L)TXB2(ng/L)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患病因素較多,常見病因之一為內皮功能障礙[10]。NO能保持血管內皮舒張活性,降低血管阻力和壓力,抗血小板聚集,同時可以抑制平滑肌旺盛活動,有效減輕冠狀動脈內部的微血栓情況導致的管腔狹窄[11]。ET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收縮因子,對于血管中的缺氧及缺血較為敏感,出現持續(xù)冠脈痙攣或血栓常引發(fā)冠脈狹窄,導致ET水平迅速升高,與此同時ET的過量分泌也會導致冠狀動脈的缺血情況加重及對心肌細胞的進一步傷害[12-13]。TXB2水平則直接影響血管緊張狀態(tài)與血小板的聚集情況,有研究顯示,出現心肌缺血與再灌注的時候,血小板的聚集會導致TXA2的活力增加,經半衰期加持后,TXA2則會轉化為TXB2,進一步維持著血管的收縮,使血小板聚集,TXB2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病程具有一定關聯[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心絞痛和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較好,且兩組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NO水平均上升,ET、TXB2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NO水平高于對照組,ET、TXB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顯示出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心絞痛的內皮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原因有:氯吡格雷可以抑制血小板受體與二磷酸腺苷發(fā)生結合,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中血栓形成的作用[16]??梢蕴岣逳O的水平,降低ET水平,減少TXB2的分泌,對冠心病心絞痛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且與依折麥布的聯合使用,對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血糖血脂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進一步減少患者血管內皮的脂化及血栓程度,進而減輕患者的血管痙攣,提高患者的內皮功能[17-18]。且本研究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均少于對照組,心絞痛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也顯示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使用可以提高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說明氯吡格雷的使用可以調整血管張力,降低患者血液黏稠程度并降低血小板的聚集作用,以減少患者心絞痛發(fā)作頻率,縮短患者心絞痛的持續(xù)時間[19]。減少了患者緩解心絞痛所需硝酸甘油劑量,正面反映了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氯吡格雷聯合依折麥布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以提高臨床效果,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