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
呼吸道感染作為臨床中的多發(fā)病及常見病,容易反復發(fā)作,以小兒較為常見,合并癥較多,對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據(jù)調(diào)查資料顯示,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微量元素、維生素缺乏、病原微生物感染、胃食管反流等諸多因素相關(guān),加之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本身與病原體具有密切的相關(guān)性,且不同的病原體在感染呼吸道之后非常容易導致機體向不同免疫方向所發(fā)展[1-2]。因此,面對不同類型病原體呼吸道感染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治療至關(guān)重要。本研究對不同類型病原體呼吸道感染患兒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進行了研究,旨在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結(jié)果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yī)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17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按照細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分組,其中細菌感染組56例,病毒感染組61例,選擇同期在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兒童作為對照組。(1)納入標準:①呼吸道感染患兒符合文獻[3]《諸福棠實用兒科學》關(guān)于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②對照組兒童體檢結(jié)果均正常。(2)排除標準:①合并器官及系統(tǒng)感染;②在進入研究前3個月內(nèi)使用過任何免疫調(diào)節(jié)方法治療;③因先天性肺、氣管、心臟畸形、胃食管反流、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者;④依從性較差;⑤臨床資料缺失。細菌感染組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1~12歲,平均(6.25±1.22)歲;上呼吸道感染15例,下呼吸道感染41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21例,鏈球菌感染20例,嗜血流感桿菌感染15例。病毒感染組中男34例,女27例;年齡2~13歲,平均(6.30±1.28)歲;上呼吸道感染18例,下呼吸道感染4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0例,腺病毒感染22例,人副流感病毒感染19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13歲,平均(6.29±1.20)歲。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 (1)細菌類型檢測:在患兒入院當日或者次日采集其咽拭子、痰液等標本,將其接種在血平板及嗜血桿菌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接種、分離及培養(yǎng)的操作均按照文獻[4]《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細菌類型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嗜血流感桿菌。(2)病毒類型檢測:采取同樣的方法收集到標本后,使用聚合酶鏈反應試劑盒對病毒類型進行檢測,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人副流感病毒。
1.2.2 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檢測 按照文獻[5]《WS/T 360-2011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指南》中相關(guān)標準進行,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2 ml,將采集到的血液放置在抗凝真空管內(nèi),采用貝克曼流式細胞儀對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檢測指標包括CD3+、CD4+、CD8+、CD3+CD8+、CD3+CD4+、CD3+CD4-CD8-、CD4+/CD8+。
對比細菌感染組、病毒感染組及對照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不同類型細菌感染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不同類型病毒感染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細菌感染組、病毒感染組CD3+、CD4+、CD3+CD8+、CD3+CD4-CD8-、CD4+/CD8+水平低于對照組,CD8+、CD3+CD4+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病毒感染組組間 CD3+、CD4+、CD8+、CD3+CD8+、CD3+CD4+、CD3+CD4-CD8-、CD4+/CD8+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三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
表1 三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病毒感染組比較,P>0.05。
組別 CD3+(%) CD4+(%) CD8+(%) CD3+CD8+(%) CD3+CD4+(%) CD3+CD4-CD8-(%) CD4+/CD8+細菌感染組(n=56) 61.98±7.89*# 25.99±1.67*# 26.98±1.34*# 24.61±9.51*# 36.14±7.13*# 2.91±0.88*# 0.96±0.23*#病毒感染組(n=61) 62.33±8.12* 26.33±1.45* 26.39±1.79* 23.66±9.25* 36.77±8.25* 2.78±1.32* 1.00±0.55*對照組(n=60) 68.12±8.25 39.33±1.61 20.21±1.25 30.51±8.12 30.20±6.52 4.89±2.11 1.94±0.45 F值 4.225 5.174 6.278 5.587 8.572 9.887 12.250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鏈球菌、嗜血流感桿菌感染患兒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4-CD8-、CD4+/CD8+水平高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兒,CD8+、CD3+CD4+水平低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鏈球菌感染患兒外周血CD8+、CD3+CD4-CD8-水平高于嗜血流感桿菌感染患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CD3+、CD3+CD8+、CD3+CD4+、CD4+/CD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細菌感染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
表2 不同類型細菌感染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
*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組比較,P<0.05;#與嗜血流感桿菌組比較,P<0.05。
組別 CD3+(%) CD4+(%) CD8+(%) CD3+CD8+(%)CD3+CD4+(%)CD3+CD4-CD8-(%) CD4+/CD8+金黃色葡萄球菌組(n=21) 58.21±11.65 20.25±2.85 32.91±1.39 21.60±6.52 38.21±10.21 1.02±0.58 0.62±0.25鏈球菌組(n=20) 61.56±10.24* 25.69±2.77*# 26.84±1.65*# 25.32±7.81* 32.25±9.28* 6.28±3.22*# 0.95±0.36*嗜血流感桿菌組(n=15) 63.69±9.85* 29.10±2.84* 22.98±1.76* 26.20±12.20* 31.64±9.15* 1.14±0.19* 1.26±0.60*F值 8.277 10.147 11.658 9.841 10.874 12.587 7.29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患兒外周血中CD8+、CD3+CD4-CD8-水平低于人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兒,CD4+/CD8+水平高于人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兒,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CD3+、CD4+、CD3+CD4+、CD3+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不同病毒感染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
表3 不同病毒感染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對比(±s)
*與人副流感病毒組比較,P<0.05。
組別 CD3+(%) CD4+(%) CD8+(%) CD3+CD8+(%) CD3+CD4+(%)CD3+CD4-CD8-(%)CD4+/CD8+呼吸道合胞病毒組(n=20) 61.25±10.25 26.48±1.51 22.67±1.75* 23.84±9.33 37.25±8.14 1.63±0.86* 1.17±0.65*腺病毒組(n=22) 61.98±5.60 27.10±1.47 23.10±1.84* 23.01±8.99 37.11±9.24 2.74±2.35* 1.17±0.52*人副流感病毒組(n=19) 62.77±6.87 26.10±1.28 30.39±1.84 23.96±9.50 34.52±6.25 3.65±1.99 0.86±0.51 F值 0.874 1.025 8.474 0.957 1.369 10.287 11.33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結(jié)合既往報道發(fā)現(xiàn),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且誘發(fā)因素也較多,在目前的臨床工作中,認為無論何種病原體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多會誘發(fā)并加重機體的免疫功能異常及免疫疲憊的情況,甚至容易導致患兒出現(xiàn)“感染-免疫紊亂、免疫疲憊-感染”的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6]。同時,也有臨床資料顯示,機體免疫系統(tǒng)在人體內(nèi)可因各類免疫應答的產(chǎn)生來對抗病原體的侵襲,且不同的免疫應答途徑多導致外周血淋巴細胞水平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變化[7]。因此,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狀態(tài)及功能展開相關(guān)研究具有重要臨床意義。T淋巴細胞作為人體中一類具有細胞免疫的效應細胞,同時也被當作是比較重要的免疫調(diào)節(jié)細胞[8]。CD3+代表成熟的T淋巴細胞,多用于反映及評價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狀態(tài)。CD4+可用于輔助誘導性T細胞亞群,可在與抗原協(xié)同的作用下,對B細胞產(chǎn)生較強的刺激作用而分泌大量的漿細胞。有資料顯示,當CD細胞減少時也可表明B細胞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及細胞免疫功能的降低[9]。CD8+是抑制性細胞及細胞毒性細胞亞群,以此用于代表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10]。而CD4+/CD8+多被用于評價及判斷人體Th與Ts之間所處在的功能平衡狀態(tài),同時也被認為是體現(xiàn)人體免疫系統(tǒng)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性的重要指標[11]。為此,在發(fā)生病原體呼吸道感染之后,抗原提呈細胞則會將外源性的抗原肽呈遞給T淋巴細胞并對其產(chǎn)生刺激激活的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不論是細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均會引起CD3+、CD4+、CD3+CD8+、CD3+CD4-CD8-、CD4+/CD8+水平降低,CD8+、CD3+CD4+水平升高(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旦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無論何種感染類型均會導致兒童的免疫功能出現(xiàn)明顯失調(diào)的現(xiàn)象,機體的免疫力及對抗病原的殺傷力也會明顯降低,無法更好地將體內(nèi)病原體清除[12-13]。同時,在對不同病原體及病毒感染患兒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進行對比時發(fā)現(xiàn),鏈球菌、嗜血流感桿菌感染患兒外周血 CD3+、CD4+、CD3+CD8+、CD3+CD4-CD8-、CD4+/CD8+水平高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兒,CD8+、CD3+CD4+水平低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兒(P<0.05)。推測可能與鏈球菌自帶的細胞壁莢膜多糖功能所引起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異常改變相關(guān),但具體作用機制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及研究[14]。另外,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患兒外周血中CD8+、CD3+CD4-CD8-水平低于人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兒,CD4+/CD8+水平高于人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兒(P<0.05),與文獻[15]報道基本一致,可用于臨床診斷及治療。
綜上所述,不同病原體呼吸道感染患兒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通過對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進行監(jiān)測可有助于反映及評價患兒的免疫狀態(tài),對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