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鋼見,李書生,潘廣,程亞萍
(1.開封東原康復醫(yī)院 神經內科,河南 開封 475000;2.通許縣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河南 開封 475400)
缺血性腦卒中屬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可導致患者腦組織出現不同程度壞死,影響神經功能,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等特點[1]。除腦神經保護、抗血小板凝集等基礎治療外,臨床多采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一定程度緩解腦組織損傷,但部分患者療效欠佳[2]。隨中醫(yī)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yī)的整體性、安全性原則已獲得臨床廣泛認可。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藥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機體恢復,是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本研究選取開封東原康復醫(yī)院收治的164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加味通竅活血湯聯(lián)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將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開封東原康復醫(yī)院收治的164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案分為兩組,各82例。研究組男45例,女37例;年齡46~71歲,平均(59.74±5.38)歲;合并疾?。焊哐獕?、糖尿病、高脂血癥、心房纖顫分別為39例、27例、18例、6例。對照組男44例,女38例;年齡48~72歲,平均(60.53±5.51)歲;合并疾?。焊哐獕?、糖尿病、高脂血癥、心房纖顫分別為37例、28例、19例、5例。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合并疾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開封東原康復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3],且經臨床癥狀、體征、頭顱CT等檢查確診;②首次發(fā)??;③發(fā)病時間≤6 h;④各項生命體征穩(wěn)定;⑤患者家屬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腦部疾?。虎陬^部CT檢查顯示腦部出血、存在大面積梗死;③近3個月內腦梗死、心肌梗死病史;④既往顱內出血史;⑤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⑥血液系統(tǒng)疾??;⑦伴有意識障礙;⑧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存在出血傾向;⑨近1個月內使用過抗凝藥物;⑩合并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或嚴重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使用禁忌證。
1.3 治療方法
1.3.1基礎治療 兩組均接受吸氧、降顱壓、營養(yǎng)腦神經等基礎治療,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其降糖、降壓、降脂治療。
1.3.2對照組 接受尿激酶(廣東星昊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407)靜脈溶栓治療:將100萬IU尿激酶溶于200 mL注射用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30 min內滴注完畢。滴注期間嚴密監(jiān)測患者情況變化,及時對不良反應給予對應處理。溶栓治療后24 h復查頭部CT,無腦出血征象后給予阿司匹林(四川德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304)進行抗凝治療,口服,每日100 mg。
1.3.3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加味通竅活血湯治療。川芎15 g,赤芍12 g,炒桃仁12 g,紅花、生姜各9 g,麝香0.15 g,大棗7枚,老蔥3根,加味:黃芪30 g,當歸15 g,丹參12 g,黃酒150 g,每日1劑,常規(guī)水煎,濃縮藥汁至200 ml左右,分早晚2次溫服。兩組均治療1個月。
1.4 療效評估標準基本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減少90%以上;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IHSS評分減少46%~90%;進步:臨床癥狀明顯減輕,NIHSS評分減少18%~45%;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病情加重?;救?、顯效、進步納入總有效。
1.5 觀察指標(1)總有效率。(2)中醫(yī)證候積分。包括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言語謇澀3項,每項均根據癥狀嚴重程度記為0(無)、2分(輕度)、4分(中度)、6分(重度),即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3)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約3 mL,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北京普利生,LBY-N6A型)進行測定。
2.1 總有效率研究組基本痊愈33例,顯效28例,進步1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34%(79/82);對照組基本痊愈24例,顯效29例,進步15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82.93%(68/82)。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7.941,P=0.005)。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治療后,研究組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血漿黏度和紅細胞比容治療后,研究組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比較
腦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的病理基礎,可導致患者血液成分發(fā)生改變,影響血流速度,進而形成血栓[4]。因此,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關鍵在于盡快使缺血區(qū)域血液循環(huán)恢復,進而抑制腦神經損傷,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患者預后。
尿激酶屬臨床常用溶栓藥物,屬人腎小管產生的一種活性蛋白,可直接作用于血栓,激活纖維酶原,使血栓溶解,達到疏通血管的目的,且具有來源豐富、安全性高等特點,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欠佳[5]。中醫(yī)認為,缺血性腦卒中屬“中風”范疇,多與氣虛、痰阻、寒凝等因素有關,可導致患者出現血瘀,使氣血逆而不降,因此,治療應以活血化瘀、化痰開竅、醒腦通絡為主[6]。通竅活血湯是出自《醫(yī)林改錯》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劑,主要含有川芎、赤芍、麝香等中藥,加味黃芪、當歸、丹參等可有效發(fā)揮益氣養(yǎng)血、化瘀通絡之作用[7]?,F代藥理學研究證明,加味通竅活血湯可促進脂質代謝,增強纖溶蛋白活性,提高機體抗氧化功能,抑制血管內皮組織損傷[8]。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均是血液流變學的重要指標,可有效反映血液流動狀態(tài),是評估血栓性疾病預后情況的主要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神志不清、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證候積分、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加味通竅活血湯聯(lián)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腦部血流狀態(tài),促進腦神經功能恢復。加味通竅活血湯中川芎、當歸、丹參、紅花等藥物均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腦細胞代謝等作用,與尿激酶聯(lián)合應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作用,抑制血栓形成,改善缺血區(qū)域血流狀態(tài),進而對神經功能起到有效保護作用,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加味通竅活血湯聯(lián)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在改善腦部血流狀態(tài)、恢復局部氧供、提升神經功能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