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越,張 為,劉亮亮,李德慧,張江華
(1.煤與煤層氣共采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西 晉城 048012; 2.易安藍焰煤與煤層氣共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3.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晉城 048006)
構造煤是指煤層在構造應力作用下發(fā)生擠壓、剪切、變形、破壞或強烈的韌塑性變形及流變遷移的產物,絕大多數(shù)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地點都是有構造煤發(fā)育的[1-2]. 經過地質構造演化,構造煤中發(fā)育由扭壓性斷裂帶形成的瓦斯隔離帶,稱這些斷裂帶為低滲透斷裂帶。我國煤層普遍屬于低滲透煤層,隨著礦井開采向深部延伸,煤層由于受高地應力的影響,其滲透率非常低,而在這些低滲透煤層中可能存在一些低滲透斷層[3],一般發(fā)育在逆平移斷層或逆斷層的上盤。低滲透斷裂帶內低滲透斷層的存在可能導致采掘前煤層瓦斯抽采不均衡,在低滲透斷層兩盤煤層間產生較大的瓦斯壓力和瓦斯含量差而誘發(fā)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某煤礦為高瓦斯突出型礦井,主要可采煤層為15和18號,核定生產能力300萬t/年。采用工作面沿煤層走向推進的機械化采煤方法,立井開拓,進回風為設在礦區(qū)井田中央的并列式通風,主動使直接頂自然垮落. 18號煤層平巷掘進工作面,此巷道準備穿過南14號斷層到上盤做為開采11號煤層的總機道。煤層走向NE10°,傾角20°,煤厚20 m,巷道位于煤層中間,煤層頂板為砂巖,底板為砂頁巖。目前工作面為井田深部開采,瓦斯含量高、壓力大、涌出量大。根據(jù)瓦斯壓力、瓦斯含量以及始突深度,預測18號煤層-102 m以深為突出危險區(qū)。該礦在二水平-110總機道的掘進過程中穿18號煤層時,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突出煤量627 t,突出瓦斯量11 830 m3. 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繪出突出煤層剖面圖(圖1)和突出巷道平面圖(圖2).
圖1 突出煤層剖面圖
圖2 突出巷道平面圖
根據(jù)現(xiàn)場調查分析結果,未探測到工作面前方有一條正斷性低滲透斷裂帶,且進一步進行有效瓦斯抽放導致了事故的發(fā)生。
早白堊世到晚白堊世,礦區(qū)煤層沉積受到的主要構造控制從燕山晚期運動變?yōu)樘窖筮\動,表現(xiàn)為從北北東向構造左旋扭壓變成北北東向構造右旋張扭,目前EW向構造表現(xiàn)為左旋性壓扭。礦區(qū)內NW向構造表現(xiàn)為擠壓作用,受控于NE方向的現(xiàn)代構造應力場主應力,由此研究分析可知NW向的南14斷層具有明顯的壓扭性特點。按設計在18號層煤,穿煤60 m見南14號斷層,斷層落差為40~50 m,實際掘了75 m仍未見南14號斷層,只是接近于南14號斷層。根據(jù)井下現(xiàn)場觀察,斷裂帶附近煤層有大量揉皺和剪切構造破壞痕跡,形成局部構造煤隔離帶。
北西向的南14、17斷層受到區(qū)域構造應力場控制,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影響煤層瓦斯的運移、釋放,一定程度上控制著礦井瓦斯的分布。根據(jù)相關研究,構造煤的形成受到區(qū)域構造應力控制,煤體結構、煤巖力學性質、孔滲性以及對瓦斯的吸附特性等多方面性質都與正常原生煤體有巨大差異,并且其透氣性更差。該礦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很低,在掘進工作面由于斷裂帶附近18號煤層含有大量的構造煤,煤層的透氣性更低,因此這個低滲透斷裂帶就具有與常規(guī)原生煤迥異的特性,易形成瓦斯?jié)B流的隔離帶,在掘進過程中由于抽采的不均等而導致斷層兩盤煤層間形成高瓦斯壓力差和高瓦斯含量差[3]. 當掘進工作面掘進到斷層附近時,斷層另一端的高壓瓦斯由于放炮等原因的誘導突然釋放,導致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就成了必然結果。
利用RFPA軟件模擬巷道掘進工作面突出,建立數(shù)值模擬模型,該模擬的具體參數(shù)見表1.
表1 煤巖力學參數(shù)表
具體數(shù)值模擬模型見圖3.
圖3 RFPA數(shù)值模擬示意圖
從模擬結果可以看出,第二步開挖,隨著工作面的掘進,工作面的前方和頂?shù)装宥际峭旰玫?,說明采動沒有影響到斷裂帶范圍,沒有產生破壞作用;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開挖,采動的破壞范圍向前延伸,破壞范圍不斷擴大,這個范圍之外是不受采動影響的穩(wěn)定區(qū)。應力集中區(qū)、塑性區(qū)的分布范圍和破壞應力狀態(tài)通過采動影響單元的顏色變化體現(xiàn)。聲發(fā)射是煤巖層破壞的直接體現(xiàn)形式,隨著煤巖單元的弱化和破壞就會聲發(fā)射,開挖推進過程中煤巖發(fā)生破壞越劇烈聲發(fā)射就越密集,當煤巖體破壞達到一定程度后,使得其與周圍煤巖體接觸作用降低,從而使聲發(fā)射形成一定規(guī)模后漸漸降低。此時,掘進前方的煤巖體被完全破壞,失去了支撐保護,可能造成小型突出。
巷道開挖推進過程中煤層瓦斯壓力梯度隨著進度的變化見圖4—7. 從圖4—7可以看出,隨著工作面推進,煤巖層由于中應力場的改變導致發(fā)生扭曲變形、斷裂,形成裂隙直至可以和斷層溝通聯(lián)系。因為巷道的掘進導致斷層前方煤巖體被破壞,削弱了其支撐能力,從而使低滲透斷層另一盤的高能量瓦斯攜帶大量煤巖碎屑向工作面內異常大量涌入,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fā)生突出后,斷層另一盤煤體內瓦斯壓力得以釋放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
圖4 開挖第2步(1)瓦斯運移圖
圖5 開挖第3步(1)瓦斯運移圖
圖6 開挖第3步(7)瓦斯運移圖
圖7 開挖第3步(14)瓦斯運移圖
模擬結果表明,低滲透斷裂帶是煤層中瓦斯?jié)B流的天然隔離帶,使斷裂兩盤瓦斯無法自發(fā)地從一盤運移到另一盤。井下巷道推進具有方向性,若大巷推進或者采煤前方存在低滲透斷層,在沒有明確勘查構造的情況下通過常規(guī)瓦斯抽放手段進行抽采后,容易造成煤層中瓦斯壓力和含量失穩(wěn)。就是說針對已經實施了瓦斯抽放的一盤瓦斯壓力和含量大幅度降低,由于低滲透斷層阻斷瓦斯流通,在瓦斯抽放孔未能涉及的另一盤瓦斯壓力和含量保持不變,兩盤形成了很大的瓦斯壓力差,構成了煤與瓦斯突出的條件。這時候采掘工作面向前推進或者采煤,靠近低滲透斷層位置,擾動滲透斷層兩盤得以溝通,同時采掘工作面與高能瓦斯間的隔離煤巖柱不足以阻隔瓦斯壓力的釋放,瓦斯攜帶碎裂的煤巖向工作面的異常涌出,造成煤與瓦斯突出現(xiàn)象[4-5].
根據(jù)《防治煤與瓦斯突出》[6],在采掘突出煤層工作面時應先進行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采用鉆探取樣、地面物探相結合探明工作面前方地質構造發(fā)育及展布情況,采用敏感性指標和根據(jù)實際條件測定的一些輔助指標進行預測,多元化科學地深入分析研究工作區(qū)突出危險性,從而做出綜合預測和判斷。
當采掘巷道通過存在有低滲透斷裂帶的低滲透煤巖區(qū)域時,必須嚴格遵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中要求的程序進行施工。在掘進巷道距推測斷層一定距離時停止施工作業(yè),并向前布置數(shù)量足夠的前探鉆孔,以掌握低滲透斷裂帶的發(fā)育情況以及斷層上下盤煤層的厚度、瓦斯含量和壓力等參數(shù)的情況。在獲取的斷層位置及相應參數(shù)的基礎上,對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以及發(fā)生區(qū)域做出預測,針對性提出瓦斯抽放鉆孔結合其他必要的局部防突措施布置方案,通過鉆孔對低滲透性斷層兩盤進行均衡抽放,消除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確認實施安全防范措施后再進行采掘揭煤工作。
煤礦進入深部開采后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是制約安全生產最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表明,在低滲透斷層附近采掘過程中,如果不采取超前預測和探測,當采掘巷道跨越低滲透斷層時,受斷層兩盤煤層瓦斯含量差和瓦斯壓力差,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由此,務必科學地認識低滲透斷裂帶以及其潛在的危險性。采掘推進過程中,應加強探測掌控實際地質情況采取必要且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消除低滲透斷層帶來的突出危險性,確保采掘工作面對低滲透斷裂帶的安全跨越,保障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