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中學
2020年11月衢州、湖州、麗水三地市
高三語文教學質量檢測第6 題第(2)小題
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完成題目。(6 分)
(2)闡明漫畫構思的妙處。(4 分)
參考答案
借用典故,采用對比的方式,諷刺機械學習、機械模仿的現(xiàn)象。(答出漫畫的表現(xiàn)形式2 分,寓意2 分)
這道漫畫題的第(2)小題要求闡明漫畫構思的妙處。雖說漫畫形式的圖文轉換題并不新鮮,但就這道題而言,由于這幅四格漫畫元素較多,在對漫畫主旨寓意的把握上,同學們出現(xiàn)了諸多偏差。加之賞析“妙處”這樣的提問方式過去多見于文學類文本閱讀和詩詞鑒賞部分,在語用題中很少見,同學們可能對此感到陌生,不知從何下手作答,導致得分普遍不高。現(xiàn)以典型錯解為例,簡單梳理一下這類題型的答題要點。
有些同學抓錯了漫畫描繪的對象,把“電視”“網絡”當成漫畫的中心和重點,這意味著思考的出發(fā)點從一開始就偏離了,自然無法正確解讀漫畫的主旨寓意。比如以下答案:
①通過電視與現(xiàn)實兩個場景,將理想與現(xiàn)實分離。
②巧妙地將電視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諷刺電視節(jié)目不切實際。
③表現(xiàn)了當代電視中人物對孩子的影響深刻,希望給孩童觀看的電視要有良好的教育意義。
④漫畫以孩童、電視與母親三者為主體,通過電視上的字、孩童和母親的交流表現(xiàn)漫畫主旨,告誡我們網絡時代要明辨消息好壞。
圖/視覺中國
這類錯誤是此次考查中同學們犯得最多的。不少同學存在思維定式,只關注漫畫中的人物形象,一看到“孩子”就聯(lián)想到孩子是天真、無知、活潑的,加之后兩格漫畫中出現(xiàn)了“媽媽”的形象,有不少同學自然而然地將孩子與家長形成對比,認為漫畫的主旨關乎成人和孩子之間的代溝。比如以下答案:
⑤通過孩子與母親的對比,突出了孩子的純真。
⑥以孩子天真無邪的心性,化用典故,讀來幽默風趣。
⑦孩子將學習到的應用于實際生活,雖沒有加以理解,展現(xiàn)了孩子的天真與悟性高,并以母親的表現(xiàn)來襯托出孩子的天真。
⑧孩子在電視上看到“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后,向媽媽提出用鐵棒磨針,這樣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以及人物的夸張表情,反映了孩子的天真童趣。
題目問的“妙處”是指漫畫的構思,考查的是對這幅四格漫畫體現(xiàn)的寓意及其表現(xiàn)形式的理解。然而一些同學過多關注畫面上的細節(jié),答題重在解讀這些細節(jié),沒有指出漫畫整體的寓意、內涵。比如以下答案:
⑨夸張形象地刻畫母親的反應,增強漫畫的趣味性。
⑩漫畫善用夸張,孩子夸張的語言,媽媽夸張的動作。
?創(chuàng)造巧合,令“鐵杵成針”與“針用完啦”同時發(fā)生,有戲劇特色。
?電視中的名言與母親要縫衣針巧妙對接,流暢自然。
簡單的畫面蘊含豐富的內涵,這是漫畫的優(yōu)點。如何避免以上錯誤,將漫畫中高度凝練的寓意準確地解讀并且清晰地表述出來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思考。
首先,找準、找全漫畫中的元素。
每一幅漫畫都有一個主體形象和一些特殊部分,先要把這些元素全都找出來。找的時候要注意邏輯順序,避免遺漏,要特別關注漫畫里夸張的部分和文字信息。比如,這幅漫畫上有“孩子”“媽媽”“電視”這些畫面元素,文字元素有“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以及孩子對媽媽說的話,可以將它們一一圈畫出來。
其次,區(qū)分主次元素,解讀元素的象征義,推導漫畫主旨。
我們先要將找到的所有元素區(qū)分主次。在“孩子”“媽媽”“電視”和文字這些元素中,畫面的主題應該是圍繞著“磨針”,而非“電視”,“媽媽”這個元素也不如“孩子”具有表現(xiàn)力,所以,可以初步推斷“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一串文字和孩子的反應是畫面重點。
接著展開合理想象,解讀這些元素的象征義,并由此推導出漫畫的寓意。孩子為什么在媽媽縫衣針用完時說用鐵棒磨?因為電視里講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俗語本義是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做成,但是孩子只看到表面——針沒有了用鐵棒磨一根。由此順藤摸瓜,可以發(fā)現(xiàn)漫畫想要表達的主旨與“學習”相關:“學習”不能只看表面,不理解其本質、機械模仿就會鬧笑話。
最后,分析漫畫的表現(xiàn)形式。
解讀出漫畫主要元素的象征義及漫畫的主旨后,還需要在語言上進行整體提煉。當然,題目考查的是“漫畫構思的妙處”,除了解釋漫畫的主旨、寓意,對于漫畫是“如何巧妙地展示寓意”的,也需要我們指出,這就要思考漫畫的表現(xiàn)形式,而這與我們賞析文學類文本、古詩詞有相通之處。
在這幅漫畫中,“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是重點元素,漫畫是用對這一俗語的不理解和錯誤運用來諷刺機械學習、機械模仿的,這是用典的方法。同時,讓孩子機械學習、模仿帶來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與“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原意形成對比,達到諷刺效果。
有了以上理解,再根據題目要求組織語言,確保表達明白曉暢就可以了??偟膩碚f,解讀漫畫既需要細致入微,又要有全局高度,抓住元素,合理想象,注意知識的遷移和運用,最終定能將寓意揭示無誤。